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09章 狡詐的方獻廷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09章 狡詐的方獻廷

    四川北部,保寧府閬中縣),府衙後院的大廳里。

    “哎”

    四方桌子上,為首的川楚總督文安之,眉頭深陷,左右看了看,深嘆一口老仙氣啊。

    心中很無奈啊,面對這兩個,躺平任操,有些抵觸情緒,消極怠工的四川大佬,有點難搞啊。

    “蔣巡撫”

    “方侍郎”

    “收復川北三府,這個戰功啊”

    “剛才,老夫就說了,是陛下和朝廷的功勞啊”

    “如果沒有陛下,中央朝廷,天量的錢糧,犀利的兵械,上萬的精兵支持”

    “單憑咱們幾個,手頭上的這些兵馬,想收復川北,那真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啊”

    沒錯,這就是大實話,沒有摻一滴水的老實話。

    整個四川,丟了十幾年,滿清韃子,大明軍隊,地方軍閥,農民義軍,混戰了十幾年啊。

    這不,即使是這樣,打了十幾年,還是老樣子。

    最後,還是朱皇帝派兵北上,收編忠貞營,提供天量的糧草,才徹底把滿清韃子,逼出四川省。

    所以說,文總督的意思,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這個所謂的收復四川功勞,不是他們幾個,前線大佬的功勛啊。

    “呼、、”

    說到這里,老辣穩重的文總督,點了點頭,又深吸一口氣。

    突然站起來,一臉的嚴肅,對著雲南方向,拱了拱手,鄭重的說道︰

    “吾皇萬歲”

    “大明萬年”

    “陛下以弱冠之年”

    “滇西起兵,團滅滿清西征大軍,平定滇黔桂”

    “下兩廣,出兵中南半島,佔城國,舊港府,豪取整個大西南,威懾整個東南亞”

    “如此英明神武,勤政愛民,又殺伐果斷的明君聖君”

    “咱們這些,領兵在外的重臣,或是地方省府大員”

    “如果覺的,可以高枕無憂,消極怠工,或是毫無作為,誤了陛下和朝廷的大事”

    “你們兩個,都是見過陛下的,應該都知道,天威難測,聖心如淵啊、、、”

    又停頓了一下,文總督又看了看,兩個臉色略微尷尬的重臣,點了點頭,端著馬臉,繼續嚴肅的說道︰

    “再有一點”

    “老夫已經老了,風燭殘年,沒幾年活頭了”

    “你們就不一樣,正是當打之年啊,追隨陛下的日子,還長著呢”

    終于說完了,狠辣的文總督,又拱了拱手,再淡定的坐下去,留給他們兩個躺平的人,好好思考一下。

    沒錯的,這個話,已經說的很重了,就差指著臉謾罵,罵罵咧咧了。

    當然了,大家都是讀書人,是體面人,有些活,點到為止吧,不要撕破了臉面。

    是的,穩重的文總督,即便是沒有回雲南,也能猜出朱皇帝是什麼樣的人。

    看他的過往,就能知道,絕不是等閑之輩啊。

    在滇西,永歷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愣是搞出一支軍隊,神不知鬼不覺的。

    在磨盤山,力排眾議,聯手李晉王,把縱橫天下無敵手的滿清平西王,斬于馬下。

    再一路平推,直接翻盤整個大西南,收編軍頭軍閥,最後出兵緬甸,一舉奠定霸主之位。

    這一路走過來,也就是一年多時間,砍殺了無數的頭顱,京觀景觀啊。

    所以說,遇到如此殺伐果斷,老成謀國,帝王心術的朱皇帝。

    他們這些臣子,如果想躺平,躺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那就真的要死了,被朱皇帝砍頭剁首。

    反正,文安之已經一把年紀了,活不了幾年。

    但是,下面兩個磨洋工的重臣,就不一樣了,也就是四五十多歲左右。

    這個年紀的文臣,正是當打之年啊,能有一番作為的年紀,竟然想躺平任操,那怎麼行呢。

    “咳咳”

    此時此刻,坐在下首的方獻廷,這個降臣出身的謀士,一直低著頭,被噴的滿臉燒紅啊。

    再也淡定不下去了,輕咳兩聲,甚至喝了一口老參茶,用于掩飾內心的尷尬和不安。

    半晌後,扭捏了一下,才慢慢站起來,對著雲南方向,拱了拱手,臉色嚴肅的說道︰

    “文總督”

    “說的好,說的妙”

    “吾皇萬歲”

    “大明國祚萬年”

    “吾輩當奮發圖強,早日助陛下,光復中原”

    沒辦法啊,上頭的文總督,都把朱皇帝抬出來了。

    這不,躺下去裝死,準備消極怠工的方獻廷,只能再次爬起來,高呼朱皇帝萬歲。

    沒錯的,他們的權勢,都是朱皇帝給的,沒有朱皇帝,他們屁都不是。

    倘若,忍無可忍的文總督,把這里的情況,上報給朱皇帝。

    不出意外,他們這兩個四川重臣,立馬就會被擼了,被錦衣衛押解回朝,解職下獄都是輕的。

    “哎”

    內心感慨了一會,暗嘆一口氣,方獻廷的表情一正,開始變的正經起來了,拱手開口說道︰

    “文總督”

    “說到這個四川土司”

    “其實,你老啊,也是多慮了”

    “整個四川的土司,主要集中在川南,川西和川西北,川東有一點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川南,川東,靠近滇黔楚邊境的土司,像馬喇、威龍、昌州、烏蒙、烏撒、永寧,西陽等等”

    “這些土司,在本次的川滇黔圍殲戰中,已經清理的差不多了”

    “如今,整個川蜀,像樣點的土司土人,也就是川西中部,川西北方向”

    沒錯的,方獻廷,本來就是謀士出身,輔佐過平西王吳三桂啊。

    去年,他被朱皇帝派到川南,輔佐黔國公沐天波,做大軍的副帥。

    沐天波走後,又做狄三品的副帥,一直給川南的軍隊,出謀劃策。

    所以說,川南到川中的形勢,沒人比他更熟悉了,每天都要看地圖,研究清軍和土司。

    之前,他只是不想說而已,想躺平任操,可惜啊,遇到了狠辣的文安之,直接抬出朱皇帝。

    頓了一下,方獻廷低下頭,指著破舊地圖上,中間的位置,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川西中部”

    “天全六番招討司,黎州安撫司”

    “再往西,那邊的寧遠宣慰司,董卜韓胡宣慰司,就屬于朵甘都指揮使司了”

    “近十幾年,川南地區,那麼多軍頭,來回征戰折騰,地盤都快打爛了”

    “這個黎州安撫司,地處交通要道,被軍頭爭來爭去,所剩無幾,老弱病殘幾百上千人”

    “已經無濟于事,就等著朝廷改土歸流了”

    沒錯的,這個黎州安撫司,應該早就被打殘了。

    明末幾十年,農民起義軍,八大王,清軍,四川本地的軍閥,輪番上陣。

    這幫軍頭軍閥,從北殺到南,再從南殺到北,來回折騰,交通要道上的土司土人,也不能幸免于難。

    就說川南吧,四川王楊展,攻打八大王張獻忠,就從成都殺到了川南。

    楊展死後,本地的軍閥,袁韜,武大定,李佔春,于大海,王祥,又輪番征戰,爭搶地盤。

    隨後,大西軍北上,蜀王劉文秀,領兵打下川南和重慶,搞定之後再回師。

    緊接著,漢中的吳三桂,又從川北南下了,一路打到川南,攻佔了大部分的地盤。

    又緊接著,不服氣的大西軍,再次從雲南發兵,反攻川南川中,一路殺到川北,最後功虧一簣。

    所以說,地處交通要道的黎州安撫司,土人沒有死絕,就算不錯了,該燒高香了。

    “至于這個天全六番”

    “地處邊境,位置比較偏僻,反而保存的比較完整,沒有經歷過多的戰火摧殘”

    “但是,他們的戰斗力,也是值得懷疑的”

    “這一點,德安侯,你應該比較清楚,畢竟交過手”

    說完後,這個老辣精明的方獻廷,立馬對著狄三品,拱了拱手,點了點頭。

    沒錯的,整個四川的四大巨頭,他方獻廷的官職不算小,但資歷最低啊,還是要低調啊。

    躺平裝死,已經行不通了,那就把大家一起拉下來吧,一起分擔責任。

    反正,他已經想好了,近幾年時間,低調行事,積攢資歷為主。

    只有等下去,等大明王朝的吳氏,正式站到前台,或是吳妃生下皇子以後,方獻廷才會發力。

    沒辦法,他老子是方一藻,大明崇禎年間的吏部尚書,兵部尚書,遼東寧錦巡撫。

    那時候的吳三桂,就投入了方一藻門下,軍閥聯盟朝廷重臣,兩家的關系不要太好。

    所以說,即便是做了吏部左侍郎,方獻廷身上的吳氏烙印,一輩子也別想洗掉的。

    最重要的一點,老辣狡詐的方獻廷,也是很有信心的。

    在他眼里,大明中華王朝里面,遼東吳氏派系,一點都不弱,未來前途很光明的。

    後宮有吳氏妃嬪,還有大名鼎鼎的陳圓圓,同時侍候朱皇帝,枕頭風一點都不弱。

    文臣方面,有他方獻廷,還有一個,有一些香火情的劉玄初,也是不錯的。

    至于大將,那就不用說了,吳應麒,吳三風,夏國相父子,高得捷,王屏藩等等。

    還有一個大將,就是五姓家奴王輔臣,跟吳氏派系,也是淵源不錯,香火情不少。

    最後是,這一次吳氏分家南下,帶了好幾百個吳氏親兵,家丁,一大堆基層將校,全部被朱皇帝吸收了。

    所以說,大明中華王朝,遼東吳氏派系,文臣武將,勢力非常均衡,要啥有啥,一點都不怵別的派系。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09章 狡詐的方獻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09章 狡詐的方獻廷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