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部,保寧府閬中縣),破舊的府衙大堂內。
“哈哈、、”
“咳咳、、”
、、、
主位上的文總督,看到堂下跪著的一眾武將,心滿意足,神清氣爽,哈哈朗朗大笑啊。
緊接著,又是一陣急促的咳嗽聲,臉上的老樹皮,憋的通紅潮紅。
沒錯的,這就是去年重病的後遺癥,咳嗽太頻繁了,肺部跟拉風箱似的。
“好好好”
“德安侯,劉總兵,朱總兵”
“老夫沒看錯,你們都是大明的猛將忠臣啊”
平復了一會,志得意滿的文總督,眼中盡是豪橫之色,盡顯總督風範。
沒錯的,朱皇帝整編川東軍閥的時候,留了聖旨給文安之,恩賜了生殺大權啊。
所以說,下面的三個戰將,要是不听從號令。
有了朱皇帝做後盾的文安之,肯定會拿下他們,也敢拿下他們,甚至是剁了他們的狗頭,狄三品也不能例外。
沒看到嘛,案桌上的老參茶,就是朱皇帝賞賜的。
可以說,整個大明王朝,沒幾個人,能得到這種,潑天的恩賜和殊榮。
“不過啊”
“你們放心吧”
“老夫要是沒猜錯的話”
“米倉山,米倉關,七盤關,朝天關,應該沒有清狗子了”
“李國英不是傻子,不會浪費軍力,耗費在這里,做無謂的傷亡”
老辣的文總督,哄完幾句,又安慰了幾句,以免下面的戰將,胡思亂想啊。
頭發須白的他,活了六十多年,從政經驗,太豐富了啊。
下面的這些武夫,是真正的軍頭啊,即便是朱皇帝下令,改編安插了不少人。
但,他們的本質,還是軍頭武夫,容易炸毛的。
沒看到嘛,去年的朱由榔皇帝,都被滿清韃子,趕到了國境線上,他們也不會搭理。
所以說,威懾過後,文安之就會安慰他們了,不是讓他們去送死的。
沒錯的,四川的清軍,之所以撤退,還是後勤補給跟不上,否則跑什麼啊。
如果,李國英再傻乎乎的,把兵馬留在川北境內,幾個要塞關城,也于事無補,徒增傷亡而已。
半響後,暗爽了一把,文總督才把目光,看向地上的眾將,點了點頭,臉色鄭重的說道︰
“這樣吧”
“德安侯,劉總兵留下”
“朱總兵,你辛苦一下”
“帶上本部兵馬,連夜出發,去增援巴中南江的陳將軍”
“一路上,多派出一些探哨,也要及時回報進展”
“一旦遇到了伏兵,不要急,不可浪戰,要把消息傳回來”
“本總督,會派出大將,前去接應你部”
、、、
沒錯的,老辣穩重的文安之,早有定計了啊。
一個米倉道,一個金牛道,每個方向,派出四五千人,追擊逃跑的清軍,就足夠了。
大後方的保寧府,閬中縣,就是明軍的大本營了,至少得留1.5萬大軍,策應兩個方向。
再有一點,德安侯狄三品,朱皇帝也比較信重,是成都方面的主將。
老辣的文安之,也不想過于得罪,需要留上一些臉面,以後好相見啊。
如今,大明王朝,拿下了保寧府,收復了整個四川盆地,能守住戰果,就已經差不多了。
當務之急,是搶佔大巴山的關城要塞,堵死漢中的清軍,再次南下的通道。
沒錯的,他已經猜出來了,朱皇帝根本沒心思,從四川發兵,打通漢中通道,進逼關中。
道理很簡單,整個川北,大明的精銳軍隊,也就是兩三萬人,還想打關中,那是做夢呢。
“咳咳”
一刻鐘後,待眾將散去,幾個四川的文臣武將首腦,又很快聚集在府衙後堂。
川楚總督文安之,四川巡撫蔣尚鷹,吏部左侍郎方獻廷,德安侯狄三品,總督參軍郭都賢。
四方桌子上,穩重老辣的文總督,慢慢的站起身,輕咳兩聲,端起小茶杯,對著其他三人,開口說道︰
“來來來”
“蔣巡撫,方侍郎,德安侯”
“喝口茶,解解乏”
“老夫跟你們說啊”
“這可是陛下御賜的老參茶,可帶勁了”
“喝上幾口,文某這個老頭子,那都是精神抖擻,生機勃勃啊”
說完以後,穩重的文總督,還不忘向著雲南方向,躬身行禮,以示對朱皇帝的敬重。
沒錯的,這就是官場,跑到了哪里,都不忘顯擺一下,即便是老頭子文安之。
古人都說過了,官場如戰場,一點都不假啊。
在場的三個大佬,可以說,是整個四川,最大的領頭人了。
巡撫蔣尚鷹,去了一趟雲南,參加朱皇帝大朝會,又回到了四川,繼續做巡撫,讓人摸不透啊。
吏部左侍郎方獻廷,六部重臣啊,也是成都方面軍的副帥,深受朱皇帝信重,今天也是第一次見面。
德安侯狄三品,是朱皇帝任命的,成都方向的主將,也是唯一的勛貴。
所以說,文安之就必須拿出,朱皇帝賞賜的老參茶,去招待這三個大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了,你們都不是小蝦米,算是得到了朱皇帝的信重。
但是,他這個川楚總督,更是不差,得到朱皇帝的賞賜,特意恩賜的老參茶啊。
所以說,你們兩個得老實點,別給我炸毛,尤其是方獻廷。
四川的四巨頭,得齊心協力,更不要搞事情,以免朱皇帝發飆。
“啊、、”
坐在桌子上,三個大佬,蔣尚鷹、德安侯和方獻廷,听完文總督的話,瞬間就驚到了。
臉色微變,驚詫驚呼,霍的一下猛地站起來,好似屁股下,扎了大鐵釘子似的。
半晌後,才反應過來,端著手里的小茶杯,微微顫抖著,相互對視一眼,重重的點了點頭。
轉過身,對著雲南方向,躬身行禮,滿臉的赤誠,口中高呼道︰
“吾皇萬歲”
“陛下聖明”
“陛下勤政愛民”
“陛下體恤臣子,明君聖君啊”
、、、
說完後,三個老狐狸,更是手上用勁端穩,擔心撒掉手中的老參茶啊。
沒錯的,這三個首腦,也是心里有鬼的,听到朱皇帝的參茶後,才會嚇了一大跳。
蔣尚鷹,覲見了朱皇帝,但是被嫌棄了,再次打發回四川,其實是失了皇帝的信任。
沒錯的,之前,四川搞得一塌糊涂,軍閥遍地走。
他這個四川巡撫,責任也是不小的,至少民政上,沒啥過人的政績,朱皇帝當然嫌棄了。
方獻廷,即便是做了吏部左侍郎,也是趕鴨子上架,無人可用的情況下。
但是,這都快一年了,朱皇帝好似忘記了他啊,根本沒有召回朝廷,一次都沒呀。
有時候,方獻廷都懷疑,精明過人的朱皇帝,是不是忘了他這個人,曾經的岷王府右軍師啊。
但是,不可能啊,很多事情,是有關聯的。
沐天波在的時候,方獻廷是副帥,狄三品做主將的時候,他方獻廷,還是副帥。
這就證明,朱皇帝還記得方獻廷,且記得很清楚。
為啥一直是副帥啊,不就是降臣出身嘛,是吳三桂的重要謀士啊,得不到朱皇帝真正的信任啊。
再有一點,漢中的吳氏一族,南下四川,經過成都府的時候。
他這個平西王,曾經的謀士,也是出力不小,精明過人的朱皇帝,肯定也知道啊。
所以說,方獻廷的心里,也是有不少的疑慮,藏著小鬼啊。
“呵呵”
主位上的文總督,淡定從容,臉色的老樹皮,露出一絲絲微笑,躬身再行禮,呵呵說道︰
“對對對”
“陛下聖明,大明國祚萬年”
“來來來”
“諸位,干了這杯茶,咱們再好好聊一聊”
沒錯的,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啊,就是用朱皇帝的威信,穩住四川的格局。
強勢霸道的朱皇帝,為何要重用自己,甚至親賜老參茶。
夔東的臨國公李來亨,是朱皇帝的老丈人之一,又是忠貞營的領頭人,就很適合,做四川的一把手啊。
眼前的四川巡撫,吏部左侍郎,都是三品大員,也是適合的。
所以說,朱皇帝重用自己這個,川楚總督,還是因為老資歷,忠于大明王朝啊。
如今的四川,明軍佔盡優勢的情況下,又收復了川北。
老辣穩重,忠心耿耿的文總督,只要搞定了內部,守在了川北,就是對朱皇帝,最大的回報啊。
“呵呵、、”
過了一會,四川的四巨頭,終于喝完參茶,坐好了位置。
又相互對視幾眼,呵呵微笑著,但是,就是沒人站出來,率先開口說話啊。
尤其是老辣的方獻廷,根本不想出頭,已經慢慢低頭了,又準備數螞蟻。
沒錯的,他身後的吳氏家族,在大明中華王朝,還沒有徹底站出來,正在蟄伏階段。
同理,他這個吳氏曾經的謀士,又霸著六部重臣的位置,太晃眼了啊。
所以說,老謀深算的方獻廷,只想裝聾作啞,盡量保證不出錯就行,繼續熬資歷就夠了。
至于四川的格局,還輪不到他出頭啊。
上面有文總督,也有德安侯狄三品,這個成都方向曾經的主將。
更有四川本地的封疆大吏,巡撫蔣尚鷹,也是一等一的重臣。
最重要的一點,四川的格局,方獻廷也看透了。
大明王朝,已經穩住了,出不了什麼大岔子,更拿不到什麼大功勞。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