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03章 光復四川全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03章 光復四川全境

    公元1660年,大明中華元年,二月初一,傍晚。

    四川北部,保寧府閬中縣),古樸陳舊,蒼涼破敗,又不失威嚴的府衙內。

    大明中華王朝,四川成都和重慶,兩路大軍,匯集在此,終于收復了整個四川行省。

    川湖總督文安之,吏部左侍郎方獻廷,四川巡撫蔣尚鷹,參軍郭都賢。

    德安侯耿三品,總兵劉耀,總兵朱龍海,副將楊定,大將劉鼐,二炮司參軍包杰勛等等。

    一個個文臣武將,滿臉紅光,神情激動難耐,勝利的喜悅,溢于言表。

    沒錯,這個保寧府,四川的北面門戶,山川關隘,時隔10余年,終于回到了大明的懷抱。

    十年以前,公元1650年,永歷六年,順治九年。

    那時候的四川,那叫一個亂字了得,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相互攻伐,紛爭不休。

    就是在這一年,負責鎮守四川的明軍大將,是崇禎十年的武進士,華陽侯楊展。

    這個號稱四川王的楊展,曾大敗八大王張獻忠,對砍滿清肅王豪格的猛將,死于明將袁韜和武大定的內訌中。

    一時間,整個四川,各州府縣,立馬就進入了群雄無首,軍閥割據的狀態。

    袁韜,武大定,李佔春,李乾德,于大海,王祥等等,各路軍閥軍頭,也開啟了新一輪的攻伐兼並。

    此時的永歷王朝,拿下雲貴的大西軍,也經歷了幾年的休養生息,正是糧草充足,兵強馬壯。

    秦王孫可望,當機立斷,下令蜀王劉文秀,帶著王自奇和盧名臣等一眾大將,揮師北上,準備收復川南。

    強勢的劉文秀,北渡金沙江,破建昌,迫降袁韜和武大定,豪取嘉定府。

    隨後,大軍向西突進,繼續攻破于大海和李佔春,再取川東重鎮重慶府,合州和涪州。

    最後,留下猛將白文選,留守在嘉定府,劉文秀帶著大軍,回師雲南。

    第二年,公元1651年的年底,這時的天下霸主,滿清王朝,也不甘人後。

    平西王吳三桂,帶著都統李國翰,五六萬大軍,從漢中南下,開始攻略混亂不堪的四川。

    于是乎,整個四川,群雄匯聚,又開啟了新一輪的軍閥大混戰。

    滿清勢力,大西南的永歷政權,夔東的忠貞營,四川的本地明軍,還有一些地方武裝和義軍賊軍等等。

    就在這一年,老辣的吳三桂,憑借其強大的兵力,充足的後勤,兵械火炮優勢。

    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先後攻陷成都、重慶、嘉定、敘州,大西軍的跛腳猛將白文選,慘敗逃回貴州。

    這一年的夏天,丟了整個川南的大西軍,這個大西南的霸主,豈能善罷甘休。

    秦王孫可望,再次下令蜀王劉文秀,領大軍五萬,大將賀九儀,祁三升,武大定等人,北上川南,開啟全面反攻。

    當年的七月,劉文秀大軍,敗清將盧光祖,斬殺總兵南一魁,奪取敘州府。

    緊接著,往西攻重慶府,一戰破之,再北上圍攻成都府,斬殺滿清成都知府周基昌。

    形勢急轉而下,吳三桂親領大軍,增援成都,明軍再破滿清大軍,陣斬吳三桂的大將,白含貞和白廣生。

    八月,被圍困在成都府的吳三桂,率軍死戰突圍,往北逃亡綿竹,途中喪師精兵萬余,敗走川北保寧府。

    是的,這一次,強橫的大西軍,同樣是勢如破竹,一路北伐,把滿清的平西王,反推了回去了。

    自此,縱橫南北的滿清平西王,帶著一堆殘兵敗將,龜縮在保寧府,瑟瑟發抖中。

    也就是這一次,大明永歷王朝,距離全境收復四川,也是最近的一次。

    當然了,這個結局已經注定了,大名鼎鼎的劉文秀,大西軍三巨頭之一,屢勝輕敵,驕狂自大。

    最後,還是被老辣的吳三桂,窺視到破綻,聯合李國翰,導演了一場驚天大逆轉,大敗城外的劉文秀,最後一路反推,奪回成都府。

    從那以後,整個四川,就變成了大西軍和清軍的角斗場,你來我往,相互攻伐不休,打生打死七八年。

    “恭喜文總督”

    “底定四川全境,青史垂名”

    “賀喜文總督”

    “一戰定川蜀,豐功偉績”

    “恭賀文總督”

    “運籌帷幄,韃子聞風喪膽,丟盔棄甲、、”

    、、、

    此時此刻,文臣武將,分列左右兩排,對著主位上的川湖總督,躬身行禮,大聲恭賀道喜。

    是的,成都的明軍,重慶的明軍,在保寧府匯合以後,軍隊最大的頭,就是這個總督文安之。

    這一次,大明的兩路大軍,沒有經歷什麼大戰役,也沒有血腥的攻防戰,更沒有什麼天量的繳獲。

    但是,畢竟是整個四川啊,丟失了十幾年的川蜀盆地,天府之國,全境收復了。

    當然了,要是沒有之前的川南大渡河勝利,川東重慶府的大勝仗,滿清韃子,肯定不會放棄四川的。

    因此,在文武眾人的眼里,這是一項大功績,豐功偉績,可載入史冊,傳頌後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錯的,今年的元宵節,川陝總督李國英,四川巡撫高民瞻,四川提督鄭蛟麟,接到了北京城的聖旨。

    四川北面,順慶府,潼川府和保寧府,三個府的滿清韃子,總計2萬多兵馬。

    在李國英的帶領下,整齊有序,灰溜溜的,迫不及待的,全部北撤了,逃回了他們的老巢,漢中府。

    沒辦法啊,滿清在四川的戰局,太難了,強勢的滿清王朝,也有點耗不起了。

    整個四川的清軍,2萬精銳,上萬的輔兵丁壯,所有的糧餉兵械補給,都要從陝西各州府起運。

    這個糧餉補給線,要翻越秦嶺山脈,穿過羊腸小道,才能進入漢中府。

    歇息一段時間後,繼續南下,又是穿越崎嶇小山道,翻過大巴山,最後才能進入川北保寧府。

    所以說,在四川這個地盤上,面對背靠雲南,強大支持的大明軍隊,滿清的幾萬軍隊,根本耗不起。

    沒錯的,在強勢的大明中華王朝面前,單憑一項補給線,滿清就沒有任何的優勢。

    當年,也就是大西軍內訌太嚴重,四川軍頭太多,吳三桂和李國英,才有可乘之機。

    更何況,大明王朝的戰略,這個四川戰線,本來就是小戰場,用于拖垮滿清的戰爭泥潭。

    在戰略上,明軍只是派出少量的精銳,統籌四川的大小軍閥,再配上足夠的糧餉補給,就能實現拖死四川清軍。

    “呵呵”

    主位上的文總督,東閣大學士,滿頭白發,紅光滿面,眼眸里卻帶著一絲絲的疲倦。

    看著下面,一眾文官武將,莊重嚴肅的恭維,臉上浮現出興奮激動,又有一些無奈的表情。

    半響後,才緩緩的站起來,呵呵微笑,朝著雲南方向,恭敬的拱著手,沉聲開口道︰

    “諸位同僚”

    “諸位將軍”

    “謬贊,謬贊,老夫愧不敢當啊”

    “這光復四川全境的戰功,是全賴陛下的恩典,信重”

    “咱們這些出征在外的將士,才有好機會,拿下這個天府之國啊”

    “吾皇萬歲,大明國祚萬年”

    “陛下英明神武,勤政愛民,指揮若定,運籌決勝,才是真正的明君聖君”

    說完後,這個白發蒼蒼的忠臣楷模,又對著昆明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心中,對朱皇帝的敬重敬仰。

    沒錯的,這個收復四川的戰功,他是真的沒膽子,也沒有那個想法,去愧領的。

    自家事,自己知曉,他這個川楚兩省總督,有一點不夠稱職啊。

    前年,年底的時候,滿清十萬大軍,一路平推,打穿了整個大西南,永歷王朝,變的朝不保夕。

    大名鼎鼎的文總督,奉了永歷皇帝的皇命,出使川南,夔東十三家。

    就是想號令夔東的各路軍閥,出兵攻擊重慶,圍堵吳三桂的後路,實現圍魏救趙的戰略,拯救永歷王朝的國祚。

    可惜啊,費盡心思,搞到的夔東軍閥聯軍,還沒有走到重慶,就听到水師的噩耗。

    正在重慶城下,圍攻滿清的涪侯譚文,被兩個弟弟反殺了,一戰沒了所有的水師。

    迫不得已,沒了水師的聯軍,只能灰溜溜的滾回夔東,自那以後,文安之的話,再也沒人听了。

    上一次的重慶之戰,明軍之所以能夠大勝,還是因為緬甸的朱皇帝,能號令川東軍閥啊。

    如果沒有朱皇帝的威望,朝廷的糧餉,朝廷的軍隊,單憑一個文安之,這輩子都別想出夔東了。

    同樣,大明王朝,在四川的軍隊,之所以能壓著滿清打。

    還有因為有朱皇帝,威望盛隆,足糧足餉,兵械犀利,能一直支持川南,反攻滿清的總督李國英。

    最重要的一點,文安之也是進士出身,非常懂的朱皇帝的戰略,四川的清軍,就是被大明王朝,活活拖垮拖死的。

    “對對對”

    “吾皇萬歲”

    “陛下威武”

    “大明萬年”

    “日月大明,江山萬年,國祚永存”

    “陛下聖明,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

    看著老辣穩重的文總督,一臉的鄭重莊重,堂下的文臣武將,也不敢有半點怠慢了。

    四川巡撫蔣尚鷹,吏部左侍郎方獻廷,德安侯耿三品,大將楊定,劉鼐,包杰勛等等。

    紛紛轉過身,朝著昆明大致的方向,躬身行禮,高呼萬歲聖明,一大堆的恭維屁話。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03章 光復四川全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03章 光復四川全境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