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892章 蕩平土司之總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892章 蕩平土司之總結

    五華山,萬壽宮,朱皇帝的乾清宮,西暖閣。

    “咚咚咚”

    年輕有為的敏建伯祿益,感受到朱皇帝的恩重,渾身激動的顫抖,雙目飽含淚光。

    渾身使勁,一把掙脫朱皇帝的大鐵手,再次跪下去,繼續玩命磕頭,梗著脖子,嘶吼高呼︰

    “吾皇萬歲”

    “大明萬年,日月山河永在”

    “陛下恩典,末將無以為報”

    “寧州祿氏,願誓死效忠陛下,保家衛國,馳騁沙場,絕不辜負陛下之期望”

    “咚咚咚、、、”

    當真是磕頭如搗蒜,額頭一下子就紅腫了,血絲屢屢,沒有一絲疼痛感。

    是的,寧州祿氏,三代忠烈,在對抗阿迷州叛賊的戰事上,全族的男丁都快死絕了。

    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祿益感受到了朱皇帝的恩重,熱血沸騰啊。

    君以國士待我,吾必以國士報之,寧州祿氏,必須繼續效死大明,拼死沙場,報效皇恩。

    “呵呵、、”

    “啪啪啪、、”

    強勢強悍的朱皇帝,滿意至極,呵呵一笑。

    再一次彎身,低下去拉起祿益,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大聲,激勵鼓勵道︰

    “好好打,功勛等著你”

    “朕年輕,你們也很年輕”

    “大明的未來,都是年輕人的”

    “朕看好你,祿氏的希望,都在你的身上”

    沒錯的,做了那麼長時間的監國和皇帝,朱皇帝收買人心,有了足夠的經歷經驗。

    是的,這種忠臣猛將,可遇不可求啊,得好好拉攏著。

    年紀剛剛好,都是20多歲,忠烈之後,積極主動求上進,態度很端正。

    這種人,朱皇帝最喜歡培養了,養好了,以後能用幾十年呢,絕對的心腹重將啊。

    這一點,忠貞侯秦良玉的後代,就有點不如了,看朱皇帝給的編制,就知道了。

    如果,忠州秦氏,石柱馬氏,能有祿益的積極主動,朱皇帝肯定是另一個態度了。

    至少有一點,忠貞侯的這個爵位,肯定會留在秦氏或馬氏身上,而不是別的侯爵。

    當然了,還有一個年輕人,就是涪侯之子譚益,現在的敏東侯。

    老辣的朱皇帝,也是把他從川東,特意召回來重用,不但繼承了爵位,還給了兵權。

    大明皇帝的親軍系列,虎賁衛的主將,領左右兩衛,總計4千的大編制軍營。

    還有一點,涪侯的舊部,川東的舊將,也有十幾人,全部一起重用了,全部調入軍隊做副將。

    沒錯的,前年的重慶之戰,涪侯譚文領兵出征,被兩個弟弟刺殺身亡。

    但是,他的嫡長子譚益,還有他的舊部,一直躲在山窩里,在堅持抗清殺韃子。

    像這種忠貞志士,死守大明的江山,老辣的朱皇帝,當然要重用了,大大的重用。

    “咳咳”

    終于接見完了,朱皇帝也不留戀,回到龍座上,重重的咳了兩聲。

    醞釀了一下,才把目光放在左側,看著兵部尚書鄒簡臣,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鄒尚書”

    “此次川滇黔,土司圍剿戰”

    “你是兵部尚書,也是貴州的主帥”

    “說一說吧,總結一下,讓大家也听一听”

    是的,這個鄒簡臣,很久沒有出現在朝廷了,一直在貴州。

    這一次的川滇黔圍剿戰,他帶著貴州的1.5萬正規明軍,就是圍剿水西土司的主力。

    這不,戰役差不多了,朱皇帝就把他們這些主帥,都召回來了。

    同樣,朱皇帝的朝廷,也要為將來的東征,開啟真正的沖刺準備了。

    因此,作為兵部尚書的鄒簡臣,肯定得回來,主持兵部大局啊。

    當然了,此一時,彼一時,朱皇帝對待鄒簡臣,已經是公事公辦了。

    剛才就是如此,夸贊沐天波,那崇,祿昌賢,祿益等人,就是沒有夸贊鄒簡臣和龍世榮。

    沒辦法的,大明的兵部尚書鄒簡臣,聯姻繆烏郡王劉震蜀王府),永遠是朱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他們太過分了,身為大明中華王朝的第一外戚勛貴,竟然聯姻朝廷重臣,彼之娘之的玩意啊。

    這要不是,為了朝廷的穩定格局,為了大明的未來,朱皇帝肯定要下重手的,絕不會姑息。

    “哎”

    站在左側的鄒簡臣,也終于听到朱皇帝的點名了,臉上從容淡定,內心里,卻是深深一個嘆息啊。

    沒錯啊,再怎麼說,這一次的水西圍剿戰,他也是功臣吧。

    如果是一年前,鄒簡臣拿了這個戰功,朱皇帝肯定龍顏大悅,親自召見,問候親切不斷的。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場聯姻,搞沒了,內心懊悔又無奈。

    沒辦法啊,蜀王府是他舊恩主,人不能忘本啊。

    回想那一天,收到劉皇後的信箋後,老辣的鄒簡臣,也是想了幾個晚上,寢食難安,最後才正式同意婚事的。

    也就在那個時候,他就預見了,今天的局面,肯定會被朱皇帝冷落。

    因為,他是看著朱皇帝成長的,非常清楚皇帝的為人,外寬內忌,心狠手辣,英武果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回稟陛下”

    “此次的川滇黔圍剿戰”

    “雖有瑕疵,也有不足之處,更有些許漏網之魚”

    “但在總體上,還是符合戰前的籌劃謀劃,甚是超額度的完成戰略目標”

    規規矩矩,一本正經的鄒尚書,彎身弓腰,雙手行禮,對著上面的朱皇帝,先總結性的回應一下。

    沒錯的,即便是被朱皇帝冷落,他還是兵部尚書,本職工作,必須得做好。

    是的,身在貴州前線的他,也能收到一份兵部的戰報邸報,整個朝廷的軍隊情況,這就是他的權利。

    所以說,領兵征伐水西的同時,鄒簡臣還要操心,整個川滇黔的戰局。

    同時,還有湖廣和四川,甚至是佔城國的戰事,他也要操心,時刻提出戰略規劃。

    沒辦法,朱皇帝太強勢了,自身就是武夫皇帝,勤政務實,宵旰圖治。

    同樣,他們下面的朝廷重臣,肯定也得勤政,往死里干活,否則就得滾蛋的結局。

    “微臣先說一說,雲滇的土司戰局總結”

    “整個雲南的圍剿戰,分滇西,滇西南和滇西北,三路大軍”

    “滇西一路”

    “主帥是黔國公,統領茶山司的早昌將軍,潞江司的線崇毅將軍,總兵力兩個營6千人”

    “這一路,進展最快,沒什麼反復,跟預計的戰略差不多,戰果累累”

    “一個月以前,這一路大軍,就結束了圍剿,開始回師永昌,增援滇西北的麗江府”

    是的,滇西一路,也就是最簡單的一路,沒什麼反復波折。

    畢竟,這是沐王府的老巢,歷朝歷代,有很多聯姻盟友,都是利益共同體。

    沒看到嘛,當初的沐天波,被沙普余孽追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能逃亡滇西。

    同樣,永歷王朝,瀕臨絕境的時候,也是選擇滇西邊境,而不是北上四川。

    鄒簡臣,身為兵部尚書,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因此說的非常簡單。

    同時,他的話語中,也帶著一點點的暗示。

    左側的第一人,黔國公沐天波,這一戰的功勞,其實不咋地,朱皇帝有點不公道啊。

    “滇西北一路”

    “主將是高得捷將軍,統領吳承爵將軍,鶴慶府的董堂蔭將軍”

    “總兵力,有3個營,總計9千人”

    “這一路,剛開始就遇到了麻煩,麗江木氏叛賊,北撤山區雪域,全部躲起來了”

    “不過,這些難題,兵部之前就預見了,也有足夠的戰術準備,按部就班就是”

    “後來,黔國公的大軍,增援過去了,戰事就變的順暢起來了”

    “如今”

    “本朝的大軍,已經拿下了,滇西北所有的疆土”

    “麗江府,永寧府,還有北勝州,蒗蕖州和巨津州,臨西縣等等”

    “木氏余孽,殘兵敗將,幾千人左右,全部困在最北部”

    “革甸,香羅甸,剌次和,瓦魯之,四個長官司,邊境高山地區”

    “據前線的高將軍戰報”

    “木氏土司的一些家將,是斬殺了不少,頭顱就在大殿內”

    “但是,他們的首腦,木懿阿寺阿春,木氏的其他嫡系宗親”

    “應該是離開了境內,逃入了青藏高原,投靠了雪域的和碩特汗國”

    “所以說,朝廷的兵馬,還得繼續留在滇北”

    “既能一邊圍剿木氏殘部,同時,也要防衛和碩特的兵馬,突然從雪域殺出來”

    嗶哩吧啦的,兵部尚書鄒簡臣,出口成章,把戰事總結,捋的一清二楚。

    如今的朱皇帝,有五個戰略謀臣,鄒簡臣,龔銘,金光,劉玄初和方獻廷,都是當世的頂尖謀士人才。

    鄒簡臣和劉玄初,是大西軍劉文秀的謀士,後來劉玄初跑了。

    龔銘是李定國的謀士,金光是尚可喜的謀士,劉玄初和方獻廷,也是吳三桂的謀士。

    所以說,當今天下,要說戰略謀士這一塊,沒人比得上朱雍遬X某  br />
    像這種戰略總結,在他們這幫老辣的謀士眼里,不用太簡單了,很多事情,戰前都能猜出來。

    更不要說,如今戰事結束了,進入了收尾階段。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892章 蕩平土司之總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892章 蕩平土司之總結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