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群島,懸山小荒島上,一個小茅草屋里。
“嗯”
看著自信滿滿的朱皇帝使者,舊港侯張蒼水,嗯的一聲,無奈的點了點頭。
心中感慨不已,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說的就是江浙義軍,屢戰屢敗,殘兵敗將啊。
沒辦法,一個梁化風,在江浙義軍眼里,就是一座小大山,崇明島,更是過不去的長江要塞。
但是,在大西南朝廷的眼里,這個梁化風,也就是一個普通猛將而已,沒啥大不了的。
“接下來”
“老夫就說一說,常州府和鎮江府”
自嘲了一會後,張蒼水就不再理會唐平了,把目光指向崇明島的上面,繼續解說到︰
“這個常州府”
“上面有鎮江要塞,下面有甦州駐防營”
“所以,常州府的兵備,反而是最少的,最弱小的”
“現在的鎮守大將,叫劉芳名,寧夏人,就任江南右路總兵官”
“麾下的兵力,有左中右三個標營,兵力3600人”
“當然了,還有綠營兵,也是3千人”
“所以說,這個常州府,總兵力大概是6600人左右”
看地圖就知道,這個常州府的位置,是比較尷尬的。
上面有鎮江,下面是甦松,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點,咽喉之地。
唯有中間的常州,不上不下,所以,滿清也不怎麼上心,駐防的兵力,比較少,僅僅六千多人。
沒錯,這都是常識問題,明軍或義軍,要攻打江南,首選的地方,肯定是長江口,或是南京城。
中間的常州府,即便是丟了,上面鎮江和下面甦松,也可以南北夾擊,很容易收復。
事實上,也是如此,魯王舊部和鄭氏集團,攻打江南的時候,從來沒打過常州府。
“去年的北伐之戰”
“這個劉芳名,跟在梁化風後面,在南京城下和崇明島,都立了不少戰功”
“因此,他也得到了岳樂的器重,成為常州府的主將”
“不過,很明顯,這個劉芳名,不如梁化風器重”
“主要原因,還是出身的問題”
“這個劉芳名,降清之前,是宣府柳溝的總兵”
“甲申天變的時候,狗賊劉芳名,就投降了李闖王,一起跟著殺進了北京城”
“韃子入關以後,打贏了一片石之戰,佔領了京城,這個狗賊又投降新主子,做了滿清的狗奴才”
“隨後,被滿清任命為寧夏總兵,一直鎮守在那里”
“前年,滿清開始西征,抽調了不少江寧的兵馬,導致江南空虛”
“于是,滿清就抽調這個狗賊,從寧夏南下,駐守在江寧城,歸郎廷佐調遣”
嗶哩吧啦的,張蒼水像是竹筒子倒水一樣,嘩嘩嘩的說了一大堆。
這就是他的價值,抗清十幾年,對整個大江南的形勢,清清楚楚,了如指掌。
狗賊劉芳名,以前是大明的總兵,後來投降了李闖王,接著又投降滿清韃子,變成了三姓家奴。
同樣,這也是滿清最忌諱的一類降將,投來投去,根本沒有忠心忠誠可言。
最明顯的對比,就是梁化風了,這個順治朝的武狀元,從一而終,一直忠心滿清韃子。
北伐南京一戰,崇明島一戰,他們的戰功,其實都是差不多。
但是,最後恩裳的時候,梁化風直接升了甦松提督,劉芳名還是一個普通總兵,兵馬少了一半。
沒辦法,明末清初幾十年,明軍、農明軍和清軍,一個個戰將,投來投去,風吹兩邊倒,韃子也害怕了。
尤其是現在,尚可喜投降了大明,開了異姓王投明的先例,滿清更是忌憚漢將了。
“劉芳名”
“劉芳亮”
“他們是兄弟嗎?名字太相似了”
“劉芳名是寧夏人,那個劉芳亮,應該也是關中人”
听到這里的唐平,眉頭一皺,突然又插了一句話,再拱了拱手。
沒錯,這都是職業毛病,出身錦衣衛,最喜歡調查別人的隱私,以便將來的某一天,萬一用得上。
同樣,劉芳名他是沒怎麼听過,但听過大名鼎鼎的劉芳亮,那是李闖賊的大將侯爺。
所以說,靈機一動的他,很自然的,脫口而出,就問了一句,他們是不是兄弟啊。
“呵呵”
听到這話的張蒼水,終于不再繃著臉了,呵呵一笑,拱手回道︰
“唐將軍,你多慮了”
“劉芳名是寧夏人,劉芳亮應該是西安人”
“兩人之間,中間隔著延綏,陝西,幾千里的路程呢”
沒錯的,眼前的朱皇帝使者,應該是30歲不到的樣子,確實是個武夫啊。
很明顯,對全國的山川地理,還有一些名人的資料,收集掌握不夠啊。
同樣,這也證明了,大西南的朱皇帝,底蘊不足啊,手頭上能用的人,其實是不足的。
道理很簡單,這種招撫收編江浙義軍的大事,至少也要派出一個六部重臣,或是文官系統的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想了一下,他也就釋然了,大西南朝廷的格局,問題不小啊。
朱皇帝沒有派出文臣,或是考慮到派系的問題,那幫西南文人,不願意接納江南人。
因此,迫不得已,擔心壞了大事的朱皇帝,只能用錦衣衛聯絡這邊。
當然了,這也讓舊港侯張蒼水,更是堅定了投誠朱皇帝,讓大江南的文人,在朝堂上,佔有一席之地。
“咳咳”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言的老頭子盧若騰,也適時的咳嗽兩聲,站出來拱手行禮,小聲說道︰
“唐將軍”
“老夫想提醒一下”
“這個劉芳名是寧夏人”
“以前在宣府和寧夏,都做過總兵,現在是滿清的江南右路總兵”
“十幾年來,跟著滿清韃子,南征北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重用”
“就像去年的大戰,他和梁化風的戰功,其實是差不多的”
“所以說,這就是錦衣衛的突破點”
“將來,即便是不指望他起兵反清,能駐足觀望,其實就很不錯了”
沒錯,這個老頭子,眼楮賊亮的很,知道唐平的想法。
肯定在打劉芳名的主意,就跟剛才的祖永烈和馬逢知一樣,想勸降或是聯絡上。
道理很簡單,張蒼水剛才都猜出來了,朱皇帝打算東征北伐了。
這個唐平,是江浙這邊錦衣衛的負責人,肯定想立大功的。
到時候,明軍兵臨大江南,如果能策反一些清將,或是勸他們駐足觀望,錦衣衛就立大功了。
就像這個劉芳名,做過大明的總兵,投降過李闖王,又做了滿清的總兵。
但是,十幾年來,兢兢業業,卻是一直是原地不動,官職上沒有一絲的晉升。
甚至是,連一個新人梁化風都不如,肯定會一肚子的怨言和不滿,這就是突破點啊。
“如今”
“大西南的朝廷里,有不少的大西軍舊將,忠貞營也入朝了”
“老夫要是沒猜錯的話,朝廷里有一大堆延綏,陝西和寧夏的文臣武將”
“李晉王,就是延綏榆林人”
“前工部尚書王大人,也是延安府膚施人”
“鞏昌王白將軍,好像也是延綏榆林人”
“淮國公馬將軍,就是陝西平涼府人”
“本朝立國以來,陝西、延綏和寧夏,都是九邊重鎮,軍中勢力,盤根錯節”
“這些大西北的邊防重鎮,相距幾百里,都是比較近的,總兵參將武將,相互熟悉的很”
“錦衣衛完全可以稟告陛下,聯絡那些大將,找出一些其中的關聯”
沒錯,這個老家伙盧若騰,做了一輩子的官員。
在崇禎朝的時候,就是兵部主事,魯王監國的時候,更是做過兵部尚書,當然很了解軍隊。
更何況,剛開始的時候,魯王派系,永歷王朝,也是不對付的,肯定要研究對手的資料。
這個劉芳名,是寧夏人,又做過寧夏的總兵,其中的聯系,就非常大了。
大西軍和忠貞營,起家的地方,都是在陝西延綏幾個地方,就在寧夏的旁邊,非常近啊。
如今的大明王朝,收服了大西軍和忠貞營,隨便搞搞,七大姑八大姨的,估計就能聯系上劉芳名。
“啪”
“對哦”
“末將都糊涂了”
听完這些話的唐平,拍了一下大腿,猛的抬起頭,眼楮發亮,驚喜交加,大叫一聲。
醒悟過來的他,趕緊雙手抱拳,對著眼前的白發老頭,躬身行禮道︰
“多謝盧老先生指點,末將感激不盡”
“剛好,末將也要傳信回昆明,順便請示一下,丁指揮使大人”
沒錯的,這個唐平,想戰功想瘋了,否則的話,也不會千里迢迢的,跑到這個荒山小島啊。
當初,磨盤山大戰之前,有200多個岷王府的親衛,跟著丁仁出征滇西騰沖州,打劫朱由榔皇帝的行營。
這些人當中,已經有人立大功,干到了錦衣衛千戶,甚至是轉職做到了軍中大將,領兵3千。
唐平也想啊,一個小小的百戶,太小了,滿足不了他的野心。
“呵呵”
“唐將軍,客氣了”
“你是江浙錦衣衛的負責人,老夫也要入朝,覲見陛下的”
“說不定,將來啊,咱們打交道的地方,還是非常多的”
老辣的老頭子盧若騰,眼眸深邃,呵呵一笑,擺了擺手,隨意的回了幾句。
沒錯的,盧若騰是江浙義軍的老桿子,也是義軍的核心成員,背後的江南集團派系,在新朝沒啥地位啊。
如果,能交好這個錦衣衛,陛下的親信核心,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