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山小荒島上,一個小茅草屋里。
曾經的魯王監國政權,四個大佬們,還是圍在一起,嘀嘀咕咕的,緊急商議對策,跟密謀似的。
沒錯的,刻不容緩啊,外面的大明皇帝使者,肯定等著回復大西南。
這其中,涉及到江浙軍隊改編,糧餉北上押送,江南人入朝,都是大事件,得來回折騰啊。
“不行”
“雲卿兄不能走了”
此時此刻,為首的張蒼水,眉頭緊皺,環顧三個大佬,態度堅決的搖了搖頭,反對派出徐孚遠的提議。
“雲卿兄”
“就是因為,你是松江徐首輔的嫡系後人”
“所以,才要留下來,上岸去各州府,聯絡那些世家豪門,孤臣遺老”
“你們要知道,江浙,南直隸,整個大江南,才是咱們的根本”
“失去了他們的支持,即便是入朝了,咱們的人,也是難于立足的”
“再有一點”
“老夫的義軍,孤懸海外,更需要雲卿兄的支持,居中聯絡,內外呼應,方能有一番大作為”
說完後,張蒼水還對這徐孚遠,拱了拱手,以示自己的歉意。
開玩笑,這種聯絡江南各州府世家的任務,可不是誰都能完成的。
如果是普通的人,別說是聯絡了,進大門都是個大問題,直接趕走了事。
徐孚遠,本來就是松江世家的代表之一,祖上又是大明的徐階首輔,身份夠了,地位也足夠的。
“再有一點”
“諸位老兄長啊,一個人太少了”
“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既然要派人入朝,至少也得三個以上,才能攻守相望,彼此呼應”
是的,一個怎麼夠啊,那個朝廷不是龍潭虎穴啊,沖進去以後,還不得被西南人吞掉啊。
所以說,老辣的張蒼水,也想通了,干脆多安排一些人吧,去大西南任職,替大江南人站台。
“三個?”
“是不是多了點?”
“陛下怕是難辦啊”
“也對,一個太少了”
“倉水兄,有什麼好人選?”
、、、
三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盧若騰,徐孚遠和沈�妣遄@脖幌帕艘淮筇 鋝灰選 br />
當然了,三個老家伙,也是很快反應過來了,紛紛開口,想知道張蒼水有什麼好人選。
“嗯”
已有定計的張蒼水,胸有成竹,點頭嗯的一聲,環顧三個老前輩,最後目光放在盧若騰身上,鄭重的說道︰
“第一個,當然是閑之兄了”
“你老是崇禎十三年的進士出身,才是真正的德高望重”
“歷任過崇禎朝的兵部主事,兵部侍郎,魯王監國朝的兵部尚書,資歷深厚啊”
“閑之兄,今年的貴庚,好像是六十有二吧”
“如果陛下,或是西南朝廷,有意實施真正的內閣制,以閑之兄的年紀和資歷,也是剛剛好的”
說完後,張蒼水又是雙手抱拳,對著盧若騰,拱了拱手,以示心中的敬意。
是的,他身上的東閣大學士,其實就是一個名義頭餃,不是真正的內閣大臣,不算數的。
而且,大明朝廷,也是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非進士出身,不得出任六部尚書和閣老。
徐孚遠是一個舉人出身,因為那個時候,崇禎朝亡了,天下大亂,根本沒有機會繼續考試。
所以說,徐孚遠並不是一個好人選,容易被人踢出來,尤其是爭奪後面的閣老位置。
“哎”
“倉水兄啊”
“這如何使得啊”
听到張蒼水提名自己,老翁盧若騰猛的嚇一跳,眼中精光一閃,面不改色,心不跳。
半響後,深嘆一口氣,指了指自己的手腳,又摸了摸發白的頭發,極度謙虛的回道︰
“你看看”
“老夫這都一把年紀,兩鬢斑白,垂垂老矣”
“雲貴大西南,沿途幾千里,道阻且長,山高水長,又要翻山越嶺”
“老夫這個,老胳膊老腿的,如何吃得消啊”
又頓了一下,臉色一正,繼續開口道︰
“不過啊”
“如果是,為了大江南朝堂上的未來”
“老夫也願一試,去稱一下,張佐宸和龔彝幾人的分量”
是的,說到最後面的時候,這個白頭翁,也就不再謙虛了。
甚至,放出豪言壯志,打算去大西南,會一會朱皇帝的六部大佬,張佐宸、龔彝扶綱等人。
沒錯的,剛才的時候,為何是他第一個提出來,要派人去大西南啊。
其實,他是很有想法的,進士出身,德高望重,又是資歷深厚,是這里面四人當中,最合適的人選。
當然了,文人嘛,講究的是面子,毛遂自薦的事情,太跌份了。
開玩笑,誰不想啊,一旦插進去了,六部侍郎肯定是穩得,將來更有機會入閣。
而且,年紀上也是剛剛好,62歲了,也是入閣的好年紀。
同樣,這個年紀,再不拼搏的話,就要入土為安了,永無出頭之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閑之兄”
“說的好,都是為了大江南”
話聲剛落,徐孚遠就站出來,大聲贊賞盧若騰的豪言,勇于挑戰大西南的領頭人。
沒錯的,自家事自己知,他的威望,確實是不如盧若騰,差的太遠了。
之所以,能混到這個位置,還是跟祖上有很大的關系,沾了徐階的光輝啊。
更重要的一點,他是舉人出身,限制了他的上限,入閣肯定沒希望了。
還不如留在江浙,說不定還能跟著張煌言,立一些戰功啥的,拉攏更多的人脈。
“嗯”
看到盧若騰同意入朝了,張蒼水滿意的點了點頭,也就不廢話了,繼續開口說道︰
“第二個”
“就是顧寧人,亭林先生”
“寧人兄的大名,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
“他的名氣才氣,完全可以媲美衡州的姜齋先生,余姚的太沖先生”
“他的一句名言,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響徹宇內,震驚天下”
他口中說的顧寧人,亭林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顧炎武。
清初三先生,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都是鐵桿的抗清義士,至死不渝。
所以說,抗清大英雄張蒼水,跟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等人,也都是老朋友了,惺惺相惜。
這個時候,既然要舉薦大江南的人才,入朝大西南,于公于私,張煌言也會大力舉薦的。
“再有一點”
“亭林先生,也是抗清義士,抗清十幾載,矢志不渝,忠貞不二”
“陛下聖明”
“既能重用姜齋先生,以寧人兄的才華和名氣,肯定也會得到重用的”
“更何況,無錫顧氏,也是江南名門世家”
“其祖上,是三國東吳的丞相,顧雍老先生”
“萬歷年間,顧東林老先生,他創建的東林,更是響徹天下,是無錫顧氏的代表人物”
“寧人的太祖父,舟卿老先生,是正德年間的進士,做過朝廷的刑部給事中”
“寧人的祖父,行之老先生,是嘉靖年間的進士,萬歷年間,做過南京的兵部侍郎”
“凡此種種,身份,世家,才氣,名氣,寧人都有了,入朝後,肯定有一番大作為的”
是的,大名鼎鼎的顧炎武,也是名人之後,世家豪族的嫡系後人。
沒錯,這也是江南世家的底蘊,狀元進士舉人,數不勝數,一代接著一代,基本上被世家壟斷了。
就像這個顧炎武,他的祖父和太祖父,都是進士出身。
如果,不是因為崇禎王朝崩亡了,以顧炎武的才氣,驚人的意志力,肯定也是進士出身了。
所以說,這個忠臣義士顧炎武,有足夠的威望,才氣名氣,立足大西南的朝廷。
“第三個”
“就是如皋冒氏,闢疆先生”
眼看著,三個老頭子,也沒人反對了,老辣的張蒼水,又開口了,提出第三個人選。
闢疆先生,就是冒襄,也是江南大名鼎鼎的人物之一。
沒錯,這個冒襄,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花花公子,跟秦淮名妓董小宛的愛情故事,廣為人知。
“闢疆先生,大家也是非常熟悉了”
“江南四公子,復社領袖之一,爭斗閹黨,響徹大江南,德高望重,資歷深厚”
“如皋冒氏,也是江北豪門世家,更是名門之後”
“闢疆先生的祖父,官至雲南寧州知州,也算是淵源頗深了”
“闢疆先生的老父親,是崇禎元年進士,歷任山東兗西道,升山東按察使,督理七省漕儲道”
“再有一點,是闢疆先生的民族氣節,忠貞不二,毀家紓難”
“韃子霸佔江南後,他們的督撫御史,屢次舉薦,想拉攏重用闢疆先生,都被他斷然婉拒,不再出仕”
“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公無私,盡忠報國”
“當年,滿清韃子南下,把冒氏家族的家產和田產,洗劫一空”
“即便是如此,闢疆先生還是義不容辭,籌措糧餉,暗中資助義軍,接濟抗清義士的遺孤”
“老夫相信,以陛下的聖明,是絕不會錯過這種,忠貞不渝的抗清大才”
沒錯的,這個如皋冒氏,也是江南豪族,家財萬貫的名門望族。
是的,這個冒氏家族,祖上是元太祖忽必烈,第九子鎮南王脫歡的後代。
元朝的時候,冒氏的祖宗,世襲兩淮鹽運司丞,積累了大量的錢財和人脈。
明朝推翻元朝統治後,冒氏的鹽業,當然做不下去了,于是,開始轉型,往文壇上面發展。
冒闢疆的老子,就是進士出身,做了一輩子的朝廷官員。
當然了,這種豪族,在亂世中,滿清肯定是不會放過的,南下的時候,順手掃蕩一遍。
歷史上,整個江南士族,名門望族,之所以反清抗清,家產被滿清劫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