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848章 大明番薯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848章 大明番薯王

    “呼哧、、”

    茅草屋內,四方桌子上,老辣的張煌言,深吸一口氣,緩解一下,內心中的激動和自豪。

    是的,說起大西南的朱皇帝,這個抗清大英雄,那是一個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試問一下”

    “諸位老兄長”

    “如此聖明,英武的大明皇帝”

    “可不是膽小懦弱,昏庸無能,婦人之仁啊”

    “如此聖明,怎麼可能被鄭氏拿捏,入廈門這個巨坑”

    頓了一下,環顧三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都是一臉凝重的表情,張蒼水點了點頭,繼續開口說道︰

    “你們要回想一下”

    “這十幾年來,廈門鄭氏,又是如何對待大西南的”

    “晉王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滿清听了都是瑟瑟發抖”

    “大勝之下,李晉王的兵馬,南下攻打兩廣的時候,兩次邀請鄭氏出兵”

    “可是,廈門鄭氏,又是如何做人的?”

    “兩次誠心相邀,兩次承諾同意,兩次臨時再毀約,兩次功虧一簣啊”

    是的,福建廈門鄭氏,就是一個軍閥集團,風吹兩邊倒,賣隊友的高手。

    當年,強勢的大西軍,戰功赫赫的李晉王,兩蹶名王,震驚整個九州中原大地。

    攜大勝之勢,南下兩廣,特意邀約福建的鄭氏,一起攻打廣東的尚可喜。

    這個延平王,心中肯定是非常忌憚,強大的大西軍,還有戰功赫赫的李晉王。

    迫不得已之下,身為大明的臣子,只能在表面上,答應李晉王的邀戰。

    但,到了關鍵的時候,鄭氏又毀約了,硬是不出兵,坐看李晉王兩次兵敗,功虧一簣。

    “還有,去年的時候”

    “滿清大軍,三路打穿了整個大西南,永歷朝廷,瀕臨滅絕了”

    “這時候,廈門的鄭氏,又在干什麼呢?”

    “對吧,又是沒有出兵,攻擊兩廣大後方,策應大西南反攻”

    “最讓人氣憤的,是調轉大軍的槍頭,直接北伐南京,棄大西南朝廷而不顧”

    對事不對人,老辣的張煌言,也是實話實說,一把掀開了延平王的虛偽。

    是的,抗清十幾年,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他還是對去年的北伐,耿耿于懷,心中長滿了倒刺。

    福建的延平王,舟山的張蒼水,都自詡是大明的忠臣志士。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他張煌言自己,肯定是做到了,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但是,福建的鄭氏,就沒那個資格了,畢竟,他們做的事情,太混蛋了。

    以前,延平王坐在廈門,放李晉王的鴿子,還能說是政見不同,派系有別。

    但是,滿清平推大西南的時候,形勢就不一樣了,那是要斷大明的國祚啊。

    這時候,手握重兵的延平王,又是再一次,不理不睬,坐看大明國祚滅亡。

    “更何況”

    “陛下的大軍,南征北戰,幾萬里征途啊,攻城略地”

    “即便是鐵人軍隊,也得停下來,歇一歇吧”

    “那個時候,如果再同意出兵福建,一個不小心,就是崩潰的邊沿”

    “試問一下”

    “如此勇武聖明的陛下,深知廈門鄭氏的為人”

    “怎麼可能,會同意出兵福建,入廈門鄭氏的巨坑啊”

    “諸位啊、、”

    “陛下年僅20歲,是弱冠之年,但也沒那麼傻的”

    說完後,老辣穩重的張蒼水,還特地的,對著西南方向,雙手抱拳,深躬一下,以示心中的敬仰。

    是的,自從前年,他接受了永歷皇帝的委任,就是大西南明朝的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

    食君祿,忠君事,身為人臣的他,不敢忘了根本。

    是的,大西南的明廷,沒有給他糧餉補給,更是沒有兵械軍隊補充。

    但是,別忘了,張煌言的大旗,是打著大明朝廷的旗幟,官印也是大明兵部尚書,這就夠了。

    如今,強勢的大明中華王朝,繼承了永歷王朝的正統。

    很自然的,他張煌言,身為大明的忠臣,就該替大西南皇帝說話,這叫立場堅定。

    “哎”

    看著長篇大論,侃侃而談的張蒼水,盧若騰、徐孚遠和沈�妣遄@靄追 罄校 ㄓ形弈蔚囊⊥罰 凍 渙車目嘈Αbr />
    想不到啊,大名鼎鼎的張蒼水,竟然如此推崇,大西南的弱冠皇帝。

    同樣,又是如此貶低,看不起廈門的鄭氏王爺,滿臉的不屑。

    沉默了一會,還是那個徐孚遠,徐階的嫡系後人,看著對面的張蒼水,開口說道︰

    “蒼水啊”

    “老夫幾個,兩鬢斑白,活了一大把年紀,早看透了生死榮辱”

    “說說看吧,你有什麼打算”

    “老夫相信,以你的謀略智慧,遠見卓識,絕不是那種引頸就戮,任滿清宰割的蠢貨莽夫”

    “說出來吧,讓老夫幾個,也參詳一二”

    徐孚遠相信,眼前的張蒼水,拿出了寶劍,抬出了棺材,表明了立場堅定。

    又嗶哩吧啦的,說一大堆,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畢竟是江浙義軍的扛把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果,這個張蒼水,是蠢貨莽夫,那江浙義軍,早就不存在了,被滿清狗子,屠戮殆盡。

    “好”

    看到三個老頑固,終于不再勸說南下了,張蒼水也是松了一口氣,重重的回了一個好字。

    不容易啊,費盡口舌,甚至黑漆漆的棺材,都抬出來了。

    “這樣吧”

    “先說一說,南下的弊端吧”

    “剛才,復齋說了,延平王願意歸還魯王殿下的舊部”

    “這一點,是就有待商榷的”

    “這麼多年以來,平夷侯,肅虜伯,平西伯,蕩湖伯兄弟,他們的舊部兵馬”

    “老夫要是沒猜錯的話,肯定都被兼並,分化的差不多了”

    “即便是歸還我等,也是于事無補的”

    “真正的忠貞之士,都被清理的差不多了,能用的兵將,少之又少”

    “你們一直在那邊,應該更清楚這一點”

    說到這里,張煌言還左右看了看,發現他們的眼神,都有一點點微微躲閃。

    是的,十幾年來,江浙的抗清力量,損失慘重,能留下來的,本來就不多了。

    這些魯王舊部,奉魯王的命令,全部南下福建,歸延平王調遣指揮。

    但是,他們過的並不怎麼樣,頭鐵的,不听話的,早就被清理完了,這些都是軍閥的常規手段。

    其中,名氣最大的定西侯張名振,就是如此,突然暴死在軍營里,死的不明不白。

    “延平王”

    “這個時候,提出這種,看似優待的條件”

    “其實,真正看中的,並不是老夫,也不是浙江義軍,兵馬寡眾”

    “真正的,是需要這桿江南抗清的大旗幟,還有身後的整個江南抗清力量”

    “他這是想拉攏咱們,增加籌碼,去跟大西南的朝廷,分庭抗禮啊”

    “所以說,老夫即使是死,也不能南下,成為鄭氏的手中刀,引起大西南朝廷的猜忌”

    “說不定啊,將來的某一天,朝廷就打出來了”

    “到時候,咱們的所作所為,陛下肯定是要清算的,包括所有的江南直隸人”

    說到這里,張蒼水就暫時閉嘴了,留些時間,讓他們三個好好消化一下。

    沒錯,跟延平王打交道十幾年,算是看透了這個人。

    尤其是北伐之後,把江浙義軍,當做垃圾一樣,隨意丟棄,根本看不上一眼。

    如今,又開出這種條件,正是應證了,事事反常必為妖啊。

    道理很簡單,還是大西南朝廷的原因,太強勢,太能打了,那個朱皇帝是有實權的。

    鄭氏海盜集團,北伐慘敗,龜縮在廈門,心驚膽顫了,想拉攏江浙勢力,以便將來對抗大西南。

    “啪、、”

    白發蒼蒼的盧若騰,一掌拍在桌子上,猛的抬起頭,目光陰沉,盯著從容的張蒼水,大聲質問︰

    “手中刀?”

    “對抗大西南?”

    “拉攏,打出來,大清算?”

    “倉水,咱們義軍怎麼辦?魯王還在金門啊”

    當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所有的疑惑不解,也都連上了。

    難怪啊,向來強勢的延平王,突然扭轉了態度,對魯王舊部,變的關懷之至啊。

    原來啊,這個延平王,是感受到大西南的壓力,太強勢的帝王。

    這麼一搞,就是把浙江抗清力量,變成鄭氏的手中刀,去墊背硬扛朱皇帝的怒火啊。

    想到這里,這個前兵部尚書,也是渾身發冷發顫,驚出了一身冷汗。

    “哎”

    “魯王殿下啊”

    “這個才是最麻煩的,投鼠忌器啊”

    “老夫可听說了,島上的人,已經有人叫殿下,是番薯王了”

    “倘若不是擔心殿下的安危,老夫也會勸你們留下來的,別去廈門了”

    “這就是咱們,最大的破綻,怎麼說,也是撇不清關系的”

    說完後,老辣的張蒼水,臉色又變的陰郁無比,眉頭都卷成了麻花。

    是的,一場北伐大戰,他看透了延平王的軍閥本質,也看透了鄭氏缺乏堅決的抗清決心。

    今天,張煌言看到三個魯王舊臣,德高望重的前輩,也想勸他們留下來,趁機脫離鄭氏的掌控。

    但是,沒轍啊,江浙義軍,最大的牌面,魯王殿下,就在金門島,跑不掉的。

    更慘的事情,張煌言听說了,島上的魯王殿下,缺少米糧,竟然天天吃番薯,被人戲稱為番薯王。

    是的,這也是張蒼水,痛恨福建鄭氏,另一個主要原因。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848章 大明番薯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848章 大明番薯王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