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841章 敲打分化安南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841章 敲打分化安南國

    “嘿嘿”

    元宵節,當天的下午,乾清宮,西暖閣,大殿里。

    搞定了安南阮氏,龍座上的朱皇帝,臉色一變,目光陰冷,看著站立不安的鄭根,嘿嘿直笑。

    “安南北部”

    “鄭氏使臣,你听好了”

    “其一,此次入貢的錢糧,3個嫡女,全部帶回去”

    “鄭氏3個,阮氏3個,還有朕的莫貴妃,算起來就是7個”

    “這樣下去,你們安南人,是想霸佔朕的後宮啊,還是免了吧”

    “朕之所以,收下阮氏的貢賦,那是他們獻城有功,有功就得賞賜”

    “其二,阿迷州余孽的問題”

    “朕剛才就說了,要麼你們自己搞定,要麼大明派出軍隊,除惡務盡”

    “你們記住了”

    “阿迷州一眾土司,是一幫反賊余孽,不是明朝人,跟朕的大明王朝,沒有一丁點的關系”

    沒錯,朱皇帝的後宮,不可能塞進那麼多安南人,即便是他也有寡人之疾。

    開玩笑,這幫安南人,一家出三個美女,兩家就是6個,再加上莫氏,就是7個了。

    用心何其歹毒,這是要睡死朱皇帝的節奏啊,戰場上打不贏,就像用女人吹枕頭風,榨干朱皇帝。

    “咚咚咚”

    听到朱皇帝,把貢賦和美女,全部退回來的時候,站在左側的鄭根,徹底慌神了。

    二話不說,又是雙膝一軟,直接跪下去,磕頭蹦蹦響,眼神中帶著祈求,用近乎哀嚎的語氣,大聲說道︰

    “大明皇帝陛下”

    “這可是安南都統使,也是家父的一片孝敬啊,忠心孝心啊”

    “外臣懇求陛下,笑納一二、、”

    “咚咚咚、、、”

    、、、

    當真是磕頭如搗蒜啊,玩命磕頭,鄭根的額頭,直接紅腫了,滲滿了血絲。

    可以說,這一次出使大明王朝,肯定是他這一輩子當中,跪地磕頭最多的一天,甚至把下輩子的頭,也磕完了。

    這就要人命了,貢賦和鄭氏嫡女,全部退回來了,回去以後,他該如何交代啊。

    不出意外的話,回去以後,他的老子西定王鄭柞,肯定要扒了他的皮啊。

    沒看到嘛,沒對比更是沒得傷害,南北安南,兩大軍閥,同時朝貢大明王朝。

    雖然,阮氏的嫡女,也是全部退回去了,但是他們的貢賦,大明皇帝收下來了啊。

    甚至是,阮氏軍閥,還得到了大明皇帝的認可,邀請他們,可以經常來大明,加強交流啥的。

    要知道,安南國,黎朝才是代表著正統啊,鄭氏才是真正的大軍閥,軍政一把抓的權臣。

    “閉嘴”

    “放肆”

    “狂妄”

    、、、

    看到地上的鄭根,打斷了朱皇帝的口諭,老炮筒程源,不待朱皇帝發話,直接站出來,大聲呵斥︰

    “陛下的口諭,輪不到你插嘴”

    “這里大明王朝的宮殿,不是你們鄭氏的後院”

    大明禮部,掌管朝廷禮儀,這時候,肯定要站出來,打斷鄭根的哀嚎。

    沒錯,這個程炮筒,跟了朱皇帝,快一年時間了,算是非常了解他的作風和脾氣。

    任何的朝議,無論大小,剛開始,朱皇帝都會給機會,讓大家先說一說,發表各自的意見。

    但是,到了最後面,收尾的階段,朱皇帝就會給出總結性的口諭,一言九鼎。

    這時候,交出所有籌碼的鄭根,再站出來,跪地求饒,已經晚了啊,搞不好要鬧出大事來。

    沒錯的,這個老炮筒,也看出來了,朱皇帝要分化南北安南,打壓強勢的北方鄭氏,扶起弱勢的南方阮氏。

    程源的態度,就是告訴鄭根,先听完朱皇帝的口諭,回去以後,再慢慢考慮解決辦法吧。

    現在,整個朝廷六部,都非常清楚一點,滅佔城國可以,打安南國,還不是時候啊。

    “嘿嘿”

    坐在龍座上面的朱皇帝,對下面的一切,盡收眼底,嘴角上翹,露出溢于言表的冷笑。

    沒錯的,這就是赤裸裸的陽謀,分化瓦解打壓大軍閥,區別對待安南仔鄭氏,也是一樣的手段。

    安南莫氏,勢力最小,是安南都統使,還冊封了一個莫氏皇妃。

    安南阮氏,是千年老二,朱皇帝認同他們的朝貢資格,也是一種扶持手段。

    安南鄭氏,黎朝正統,勢力最強大,朱皇帝直接選擇打壓,打擊他們的統治威望。

    至于那個宣光保主,呵呵,先扛住沙普余孽再說吧,能不能存活下來,還是兩說呢。

    如此一通手段打下去,安南國的格局,肯定更是亂的一塌糊涂,鄭氏就別想翻天了。

    “其三,是那個黎維祺”

    “你們安南國,到底是藩屬國,還是土皇帝啊”

    “一個個的,什麼黎太祖,黎太宗,黎仁宗,黎世宗,西定王,還搞什麼永壽永祚年號”

    “怎麼的?你們是想試一試,比肩大明的先帝,永歷皇帝,還是想做兄弟皇帝?”

    “還有啊,你們的那個國都,也叫什麼升龍府”

    “呵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要不要,朕給你們,御賜一個名字啊”

    “干脆叫升天府吧,得道升仙,西天極樂世界,最是適合你們的土皇帝”

    嗶哩吧啦的,龍座上的朱皇帝,冷言冷語,繼續用言語,敲打臉色發黑發紫的鄭根。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鄭氏世子,這一趟大明進貢旅程,肯定是一場大惡夢,能困擾他一輩子。

    沒錯,朱皇帝的話,已經說的很重了。

    小小一個安南國,皇帝廟號一大堆,永壽永祚年號,還搞什麼升龍府。

    說實在的,這已經踐踏朱皇帝的底線了,完全騎臉輸出大明王朝啊。

    以前,永歷皇帝,國力不行,戰場上一塌糊涂,那就沒辦法了,一坨屎也得吞下去。

    現在,不一樣了,朱皇帝要搞定東南亞,怎麼能忍受啊。

    “記住一點”

    “要朝貢,就得先擺正你們自己的位置”

    “到底是做安南藩屬國王,還是做你們的土皇帝”

    “要想做大明的藩屬國,那就先去帝號,再談其他”

    “還有一點”

    “不要自作聰明,更不要把朕的大明,當成瞎子傻子”

    “昆明府,距離你們的升天府,很近的,幾百里路程而已,元江下去,就是紅河”

    “紅河啊,雨水豐潤,盛產米糧,那可是好地方啊”

    說到這里,龍座上的朱皇帝,故意停頓了,抬起頭,眯著眼,做出遙望安南國方向的樣子。

    紅河流域,平原地區,雲南元江的下游,產糧聖地,狠辣的朱皇帝,垂涎三尺啊。

    如今的大明王朝,立足大西南,還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產糧地區,米糧一直是弱點。

    所以說,朱皇帝的意思,很簡單了。

    要朝貢,做藩屬國,那就先把帝號去掉,給東南亞小國,做個好榜樣。

    要麼,就不好意思了,昆明距離升龍府很近的,順著元江,一口氣就能殺下去。

    跟那個沙普余孽一樣,大明的軍隊,也是能做到,赤裸裸的威懾。

    “再有一點”

    半響後,龍座上的朱皇帝,瞥了一眼,鄭根的黑臉,搖了搖頭,自顧自的,繼續敲打說到︰

    “既然是藩屬國”

    “那咱們就該好好算一算了,以前的貢賦,又該如何給一個說法”

    “區區20萬白銀,20萬石米糧,就想做大明的藩屬國”

    “你們這些土皇帝,是把朕的大明朝廷,當成了要飯子啊”

    “如果,不是藩屬國”

    “那就不好意思了,安南都統使的封號,朕的大明,就要收回了”

    “你們黎朝鄭氏,不要的東西,朕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會喜歡的,心心念念啊”

    說完後,朱皇帝還特意看了一眼旁邊,那個激動難耐的阮福順。

    沒錯的,軍政一把抓的他,還是死要地盤,死要錢。

    這個鄭氏,既然那麼怕死,又如此不上道,朱皇帝當然要下死手了。

    區區20萬兩白銀,20萬石米糧,再搭上3個小美女,就想得到朱皇帝的認可,簡直是白日做夢啊。

    如果,繼續如此不上道,朱皇帝就會撤掉安南都統使。

    反正,旁邊就站著一個阮氏,望眼欲穿啊,肯定心心念念這個封號。

    “最後一點,是海貿關稅問題”

    “無論你們是鄭氏,還是阮氏,如果選擇做大明的藩屬國”

    “大明所有的戰船和商船,都可以停泊你們的港口,所有的關稅,一律減半”

    “這就是大明王朝的規矩,其他的馬六甲藩屬國,也是這個待遇”

    “如果,有誰不服的,可以的,沒問題的”

    “你們可以去找歐洲紅毛鬼,或是福建的滿清韃子,讓他們做主”

    “朕的大刀,早就急不可耐了,也想找他們試試刀鋒”

    是的,這就是朱皇帝的規矩,當初在阿瓦城立下的規矩。

    大明的商人,進出藩屬國的關城港口,所有的關稅,必須減一半。

    這就是所謂的天朝上國,朱皇帝的霸道蠻橫,拿藩屬國的利益,補貼本國商人的利益。

    商業發達了,貿易繁榮了,大明的關稅,戶部的倉庫,自然就鼓起來了。

    “散了,散了”

    “都別待著了,散朝了、、”

    口諭說完了,朱皇帝也顧不得兩個發呆的安南仔,大手一揮,金口一開,準備起身散朝了。

    沒錯的,今天是元宵節,後宮的皇後,一眾妃嬪們,還等著他呢。

    更何況,殿外還有三個老將軍,龍世榮、袁宗第和許名臣,挨了幾十個軍棍,朱皇帝也需要去安慰一下。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841章 敲打分化安南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841章 敲打分化安南國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