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李晉王的甲魚
公元1659年,永歷十三年,12月30日,晚上。
五華山,萬壽宮,翊坤宮,燈火通明,張燈結彩,洋溢在過年的氣氛中。
今天是30,也是永歷十三年的倒數第二天,等同于後世的年二十九,稱之為小年夜。
現在,整個大內皇宮,甚至是昆明城,都處在春節元日的氣氛里,裝扮的非常精致,紅紅火火。
是的,這是朱皇帝重生明末,登基以來,度過的第一個春節元日。
當然了,朱皇帝的賞賜,也早就準備好了,交給劉皇後發放下去。
俗話說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有錢的朱皇帝,肯定不至于苛待宮里人。
如今,這個元日春節,整個皇宮,各個大小宮殿,內宮太監宮女,都是無比的重視。
是的,如今的大明王朝,打贏了滿清韃子,逆轉了國運,國力逐漸強盛,軍力豪橫。
不再是去年的永歷王朝,過年期間,都能听到前線噩耗,四處逃亡,惶恐不得終日,淒慘無比。
但是,身為大明皇帝的朱雍瀃O 詞敲揮幸歡〉愕拇航諂 鍘 br />
沒錯,太忙了,忙的腳不沾地,事情太多了。
即便是有了侍從室,每天的奏章和政事,也是忙個沒完沒了。
更何況,他的核心地盤,大明親軍、騎兵營和二炮營等等,都在進行改編擴編。
這可是頭等大事啊,容不得半點馬虎。
所以說,即便是再忙,朱皇帝也要抽出時間,隔幾天就去一趟兵營,提升士氣,精選中層將領。
就像今天,上午和中午,忙完了接見荷蘭使臣,擬定了大致的條款。
下午傍晚,臨近天黑的時候,朱皇帝又去了一趟騎兵營,看一看吳氏的家將,到底融入的如何。
此時此刻,忙完一天政事和兵事的朱皇帝,終于可以歇下來了。
又是馬不停蹄,來到了翊坤宮,吃晚宴,準備寵幸李晉王的嫡女,德妃李海岳。
當然了,現在的皇宮,朱皇帝的後宮妃嬪,還算是人少的。
因此,有空的時候,他都會去妃嬪的宮殿,吃飯寵幸她們,氣氛更好一點。
更何況,皇後和四大妃嬪,僅有李晉王的嫡女,沒有懷孕啊。
心中同樣焦急的朱皇帝,也不辭辛勞,來這邊比較勤快。
沒辦法啊,這個李定國,是大西軍的扛把子,肱骨重臣,戰功赫赫。
即便是,朱皇帝肢解了大西軍,廢掉了李定國的大部分兵權。
但是,有些東西和影響力,不是靠手中的權勢,軍中的兵力,就能完全根除的。
更何況,李定國也是忠臣典範,抗清大英雄,千古大名人。
兩世為人的朱皇帝,即便是再忌憚其影響力,也會繼續重用他,給出一定的信任度。
否則的話,當初錫箔江的時候,朱皇帝就沒必要留下李定國,更不會娶李海岳做四大妃嬪之一。
一句話,所有的重臣大將,朱皇帝都是兩手準備,既要用,也要防,兩手都不能片刻松懈。
“陛下啊”
“慢點吃,後廚還有不少”
“細嚼慢咽,對身體腸胃好”
“陛下啊”
“臣妾,敬你一杯”
“喝幾口,解一下油膩、、”
、、、
天色漸晚,東暖閣,精雕細琢,古樸考究的紅木餐桌上,擺放著精致的四菜一湯,色香味俱全。
精心打扮的小少婦,宮殿的主人,德妃李海岳,端坐在側,明艷動人。
看著主位上的朱皇帝,大快朵頤,狼吞虎咽,胡吃海喝的樣子。
這個美艷的小少婦,還是忍不住,端起小酒杯,小聲勸了幾句,想讓自己的男人,吃的慢一些。
只不過,她的眼神,卻是出賣了她的擔憂,眼眸深邃,蘊藏著無盡的溫柔與深情。
沒錯,在一起的時間越長,自家的這個男人,身材和氣質上,越是像李晉王,兵痞老武夫。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殺伐果斷,一言九鼎,是真正的武夫皇帝。
當然了,在性格秉性上,三個李定國,綁在一起,也不是朱皇帝的對手,心思太深沉了。
武夫世家出身的李海岳,第一次就給了朱皇帝,當然是更加欣賞了。
很簡單,她就是在亂世中長大的,跟著李定國和兩個兄長,顛沛流離,朝不保夕。
因此,李海岳更懂的,更加珍惜現在的好時光,彌足珍貴的安穩幸福日子。
就像現在一樣,朝廷在擴兵,朱皇帝的內帑,也支出不少錢糧,用于宮內和軍隊開銷。
所以說,一直提倡節儉的朱皇帝,經歷不少的李海岳,也效仿的很好。
偌大寬敞的餐桌上,僅僅四菜一湯,三個葷菜,一個時蔬小青菜,再搭配一個枸杞老參烏雞湯。
沒辦法啊,晉王府,其實並不算寬裕,底蘊錢財,被掏空的差不多了。
沒錯,豪橫的李晉王,忠肝義膽,以前的積蓄,大部分用在親信軍隊的糧餉支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其在滇西,銅壁關的時候,打了敗仗的晉王軍團,又被岷王監國,卡住了一部分糧餉。
所以說,僅僅靠朱皇帝的賞賜,皇後劉盈的分配月例,錢財用度上,李海岳是比較節省的。
“呃、、”
“愛妃,用心了”
“酒水甜糯,入口醇香”
“四菜一湯,色香味俱全”
“尤其這個紅燒甲魚,食材新鮮,肉質肥美”
終于填飽肚子的朱皇帝,狠狠灌了一大口果酒,打了一個長長的飽嗝,身心俱爽。
再看向旁邊,充滿愛意,眼神琉璃的美少婦,心滿意足的夸了幾句。
心中感嘆不已,晉王府的嫡女,確實是不錯,身材一流,人美又懂事,溫柔體貼人。
再有一點,這個美少婦,很懂得節儉,跟劉皇後差不多,嚴格執行朱皇帝的號召。
是的,後宮有一些妃子,這方面就做的不是大好。
黔國公府的小郡主,永昌楊氏楊狐狸,尚氏的兩個美艷雙胞胎。
她們幾個宮殿,就是典型了,背靠豪橫的家族,擁有雄厚的家族底蘊,有足夠的陪嫁和錢財。
當然了,兩世為人的朱皇帝,肯定也不會刻意打壓冷落,畢竟她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講究個排場問題。
“對的”
“這個甲魚啊”
“叫什麼漢壽甲魚,是湘湖那邊的特產”
“這種甲魚啊,體薄片大,裙邊寬而厚”
“肉質純正,細嫩鮮美,有嚼味,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滋陰補腎”
“黃州府的東璧先生,文林郎,就在《本草綱目》上,做了詳細的介紹”
提到這個甲魚,美少婦李海岳,瞬間來了精神,挺起規模不大的雙峰,興致滿滿的介紹。
沒錯,這就是家喻戶曉的漢壽甲魚,也是皇宮大內的貢品之一。
甚至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功勞,她還把大名鼎鼎的李時珍,都抬了出來。
沒錯,這個李時珍,就是明末萬歷年間的大人物,有名的醫學巨匠,被朝廷封為文林郎,四川蓬溪知縣。
剛好,李時珍也是湖廣黃州人,當然會在他的著作上面,特意交代漢壽甲魚,醫用價值很不錯。
“半個月以前”
“家兄奉陛下的諭旨,去了一趟常德前線”
“臨走的時候,家父特意交代了”
“讓家兄和兄弟們,多帶了幾籮筐甲魚,全部送進宮里來”
“家父說了,陛下宵衣旰食,勵精圖治,日夜操勞,得多補一補”
“還特意交代,讓妾身多煲湯,做一些甲魚母雞老參湯,調養陛下的龍體”
“陛下啊,可以等一會”
“宮里的御廚,正在煨湯甲魚,稍稍晚一點,就是今晚的宵夜,讓陛下品嘗一下”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各有千秋,每個後宮娘娘,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這不,錢財不算充裕的晉王府,嫡女李海岳,就有自己獨特的固寵手段。
大朝會的前夕,李海岳趁著朱皇帝留宿,哭訴告發,李晉王被滿清血滴子離間,流言滿天飛。
不出意外,爆發了錦衣衛和東廠的大窩案,把朱皇帝氣的暴跳如雷。
于是,為了給晉王府,前線的李晉王,後宮的李貴妃,三方一個交代,朱皇帝肯定要處置相關負責人。
乖巧懂事的李貴妃,不忍心錦衣衛百戶掉腦袋,更擔心得罪錦衣衛,開口求情朱皇帝,不要殺錦衣衛的負責人。
最後的窩案結果,就是死罪能免,活罪難逃。
朱皇帝吩咐晉王世子李嗣興,帶著錦衣衛和東廠的負責人,去湖廣前線,交給李晉王處置。
同時,朱皇帝還特意吩咐,賞賜一些金銀玉器,宮中御酒,帶給前線的李晉王,略表愧疚心意。
回程的時候,深感朱皇帝恩典的李定國,也讓自己的兒子,帶上幾大籮筐,湖廣的特產,漢壽甲魚,送到女兒宮中。
當然了,這是誰提出來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甚至是,李貴妃轉述那些話,也不一定是李定國說的,他的腦子沒那麼活絡。
“哎”
“晉王啊,朕這個老丈人吶”
“國之重臣,國之棟梁,朕之股肱”
“確實是古往今來,忠臣之典範,忠貞不渝啊”
“身處前線,統領三軍,抗擊滿清韃子,死戰老賊頭洪老狗”
“這個湖廣大戰,一打就是快半年了,勞苦功高啊”
“說實在的”
“今天,朕能安穩的坐在這里,陪你吃晚宴,老丈人才是大功臣吶”
听完李貴妃的陳述,朱皇帝這個老狐狸,臉上也是微微動容。
半晌後,望著桌上的紅燒甲魚,也是深嘆一口氣,口中感慨不少啊。
小小一個甲魚,無論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假意,朱皇帝都該好好感謝李晉王啊。
如果沒有李晉王,頂在湖廣前線,他的雲貴川大後方,肯定不會如此安穩,有時間整頓內外朝。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