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陛下”
“微臣接下來,說一下,第二路大軍”
“這一路是西路大軍,就在滇北和川南邊界上”
儲秀宮,西暖閣內,站在中央的楊旭,躬著身,彎著腰,一本正經的對著朱皇帝講解。
在侍從室,也就是十幾個人,大部分的奏章,大家都會看到,給出自己的意見,最後再匯報給朱皇帝。
所以說,戰局戰事的發展,楊旭也是一清二楚,回答沒問題。
“這一路大軍”
“總兵王有功將軍,元字營那嵩將軍,吳國安將軍,總兵陳貴榮將軍,烏蒙土司官,祿昌賢將軍”
“5個營,總兵力1.5萬人,其中土司營3個”
“此路大軍的統帥,是總兵王有功將軍”
“王將軍以前是咸寧侯的部將,一直鎮守在羅平洲,雲貴邊境,也熟悉川南的地理環境”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就是考慮到王將軍,戰陣經驗豐富,也是沙場老將”
是的,剛剛進入侍從室不久的楊旭,回答問題,一板一眼的,擔心出丑出錯了。
就像這個問題,回答的極其詳細,兵力多少,領兵大將是誰。
領兵的統帥又是誰,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為啥選王有功做統帥,都說的一清二楚。
沒錯,能力一般的他,可不敢犯錯啊。
他丟臉犯錯沒事,後面的楊萱,永昌楊府沒面子,才是真正的大事。
“此路大軍”
“戰前,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都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同樣,也是采用並分三路,最後一起合擊,水西土司西北側的戰術”
“只要到達了戰略目標,就能與貴陽的鄒尚書,一起清剿水西的所有老巢”
“再有一點”
“根據戰前的探查,水西土司的老巢”
“就四個地方,納雍城,織金城,黔西城和大方城”
“其余的六枝城、普定城和金沙城,都是邊沿地區,算不上核心,不足為慮”
沒錯,這一次的川滇黔,三省的土司圍剿戰,大部分都是分路合擊。
滇西的沐天波,分兩路圍剿,滇西南的龍世榮和那崇,分三路圍剿。
滇西北的高得捷,迫不得已,也變成了分兩路圍剿戰。
是的,大明朝廷的出兵,這次很有突擊性,大部分的土司,都是蒙在鼓里。
因此,沒有成規模的土司,更沒有聚集在一起,明軍只能分路合擊,一個個去圍剿清理了。
當然了,一個月的時間都不到,有異心的土司,也沒有足夠的準備去勾結,最後再集結謀反。
更何況,明軍的主力,十幾萬人,聚集在昆明府,沒那個傻子土司,有那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一路大軍,也是如此,就是奔著水西的四個老巢去的。
分兵三路,從西向東,從北到南,合擊納雍城,織金城,黔西城和大方城。
兵部的尚書和侍郎,五軍都督府的5個左都督,構思了半個多月,精心計算的戰略。
這個水西土司,幾百上千年的毒瘤頑疾,這一次是插翅難飛了,除惡務盡啊。大西南,川滇黔圍剿戰,示意圖 “嗯”
“不錯,說的很好”
“繼續吧”
看著第一次站在這里,侃侃而談的楊旭,朱皇帝時不時的點了點頭,表情很滿意啊。
有理有據,頭頭是道,條理清晰,回答的很不錯。
是個人才啊,楊氏算是後繼有人了,即便是考試成績一般。
很明顯,這是一個厚重的人,辦事踏實,肯努力上進,將來至少是個州府人才。
沒錯,這就是世家子弟,花大代價培養出來的讀書人。
即便是再普通,其見識和談吐,放在寒門里面,是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所以說,有心打破世家壟斷的朱皇帝,頓時覺的難搞了。
心中暗道,要想真正的打破世家壟斷,至少得耗費十年以上的時間吧,甚至更長時間。
“陛下過譽了”
“微臣楊旭,愧不敢當”
听到朱皇帝夸贊的楊旭,眉頭暗喜,目光清澈,對著上面的朱皇帝,小聲謙虛了一下。
楊氏嫡女,他的親妹妹楊萱,是朱皇帝後宮的三大貴妃之一,很是得寵,又懷上了身孕。
但是,楊旭才是楊氏的嫡長子,以後是要繼承家業的,能得到朱皇帝的認可,才是最重要的大事。
“呼”
深吸一口氣,穩定心神的楊旭,繼續弓著腰,繼續開口講解道︰
“回稟陛下”
“其中一路,是在川南的敘永府”
“領兵的人,是總兵陳貴榮將軍,吳國安將軍,還有敘永知府,降將奢保受將軍”
沒錯,即便是有心算無心,明軍也是做足了準備,以免在大明腹地翻車。
這個永寧宣撫司,是兩百年前,奢香夫人的老家,按理來說,也是跟朝廷一條心的。
但是,萬歷末年,天啟初年的時候,奢安之亂,就是永寧土司發起的。
所以說,有心無大錯,有心算無心,明軍還是調了2個營,6千兵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甚至是為了保險起見,還帶上了永寧土司的前任土司官,光頭降將奢保受,現在的敘永知府。
“這一路明軍”
“有兩個營,6千兵馬,圍剿川南敘永的永寧宣撫司”
“依據戰前計劃,待陳將軍和吳將軍,拿下永寧土司後”
“他們的兵馬,就可以從川南的敘永,直插貴州西北部,赤水衛和畢節衛”
“最後再南下,攻擊水西的大方城,這就是水西土司北面的老巢之一”
“當然了”
“如今,這一路的進展,也是非常不錯的,跟川東南的西陽宣撫司差不多”
“更何況,永寧宣撫司,是奢香夫人的老家,大部分的小土目,也沒什麼異心”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預計,這一路的捷報,也很快能收到”
沒錯,永寧前任土司頭目奢保受,也是錦衣衛的戰功之一。
用這些有異心的前任土司官,在前面開路,去誘降勸降,瓦解他們自己的土司。
實在不行的話,後面的明軍,就會扛著長槍大炮,沖上去轟殺,最後再剿滅。
因此,這一路的明軍,進展也是非常不錯,很快就能拿下永寧宣慰司。
“另外一路,是在滇東的曲靖府”
“領兵的人,是元字營的那嵩將軍,兵馬三千”
“之前,元字營,一直鎮守在東川府,也熟悉雲貴邊境的山川地理”
“這一路明軍,就是沿著滇黔官道,途徑黔西的普安衛、安南衛、安莊衛”
“最後,再從黔西方面,伺機攻擊六枝城,這就是水西土司的南側據點”
“只要拿下了六枝城,那嵩將軍的大軍,就可以往北,進攻水西的老巢之一,織金城”
“這一路的兵馬,是比較少一點”
“但是,行軍的路線,都是滇黔官道,沿途各衛所,也是朝廷控制的據點小城”
“因此,那崇將軍的元字營,也很快到了六枝城,正在圍攻此城,相信不久就能拿下”
這一路明軍,兵力最少了,只有元字營的三千人。
但是,這條行軍路線,是雲南通往貴陽的官道,一直由朝廷控制,肯定沒什麼難度的。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之所以派出元字營,熟悉山川地理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為了徹底圍剿水西土司,四面八方圍過去,不能跑了一個土司兵丁和頭目。
當初,在沐王府開會的時候,朱皇帝就發話了,除惡務盡。
可以想象一下,明朝從中後期開始,大西南就是叛亂不斷,天高皇帝遠,耗費太多的國力了。
如今,朱雍遬X鬧謝 醭 拼笪髂希 鎏 訓茫 隙ㄒ 槐樗 械耐了盡 br />
“嗯”
“那氏,很好”
听到這里的時候,上面的朱皇帝,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大聲夸贊了元江那氏。
“元字營,那嵩將軍,戰斗力沒問題”
“元江的那知府,也在滇西南,領兵作戰”
“這一次,他們父子二人,也算是上陣父子兵了”
“很不錯,那氏土知府,在大西南,也算是忠臣志士的典範了”
“潘公公,你記一下”
“會議過後,你去陳少府那邊,領一些金銀珠寶,玉器美酒,賞賜給昆明的那府”
“期頤他們父子兩人,戒驕戒躁,更加勤勉,盡忠職守,繼續建功立業,為大明王朝,添光爭彩”
這個元江那氏,在這一次土司圍剿戰,表現的很好,很不錯啊。
別的土司在造反,元江那氏土司,則是在盡忠職守,替皇室沖鋒陷陣,拼死殺敵。
有功就得賞,有過才能罰,這是亙古不變的大道理,朱皇帝當然清楚。
但是,兩世為人的他,更是外寬內忌,知曉掌握權術的平衡性。
元江那氏土知府,是雲南三大土司之一,實力強勁的很,也很忠心。
但是,朱皇帝已經給了不少了,一個知府,一個正統明軍元字營。
朱家皇室,還有一個皇叔朱 正,娶了那氏的嫡女,正室夫人待遇。
因此,朱皇帝只會賞賜一些金銀珠寶,玉器美酒,略表心意吧。
至于侯爵伯爵,朱皇帝也會給的,但不是時候,得慢慢排隊吧。
寧州土知府祿益,冊封為敏建伯,那是因為兩代忠烈,傷亡太重了,得補償一下。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