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758章 殺父之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758章 殺父之仇

    儲秀宮,西暖閣內,朱皇帝的侍從室小會議,還在持續進行中。

    “哦”

    “寧州土司官”

    “好樣的,不愧是大明的好臣子”

    “想不到啊,雲南這個地方,還能出現這種忠臣志士”

    “好好好,得嘉獎,大書特書”

    龍座上的朱皇帝,听完鄒的匯報後,表情一亮,眼楮里盡是意外驚喜,大夸特夸一番。

    他怎麼也想不到,龍世榮的這一路兵馬,竟然搞出這麼多花樣,意外和驚喜。

    不但炸出了一堆沙普余孽,更是炸出了一個忠臣志士,主動參與朝廷的土司圍剿戰。明末清初,雲南州府土司形勢圖  “沙定洲”

    “阿迷州”

    “呵呵”

    “沙普余孽”

    “這幫天殺的土王八,該死該殺”

    “朕估摸著,這個土司之亂,都經歷了幾十年吧”

    “說一說吧”

    “這個沙普之亂,到底是怎麼回事?沒完沒了的,陰魂不散啊”

    夸完了寧州土司,朱皇帝的臉色一正,口氣瞬間變的陰冷,對著沙普余孽,罵罵咧咧的。

    沒錯,重生永歷朝末年以來,已經快一年時間了。

    每次談事情,只要涉及到沐王府,雲南的土司,就會牽出這個沙普之亂,沒完沒了的。

    所以說,朱皇帝已經听煩听厭倦了,要徹底搞定這個沙普余孽。

    這個沙普余孽,就像雲貴川邊境的水西土司,是大明西南朝廷的附骨之疽,心腹之患。

    “回稟陛下”

    “這個沙普之亂,還有永寧土司”

    “他們的動亂根源,可以追溯到萬歷皇帝年間”

    看到一臉殺氣的朱皇帝,惡狠狠的樣子,鄒也不敢有半點的遲疑,立馬站出來,大聲回應。

    沒錯,這個沙普之亂,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萬歷年間,50年前的舊事。

    剛開始,侍從室的所有人,大部分都是20多歲,都不清楚這一段歷史。

    沒辦法,他們只好去找六部的尚書,希望能搞清楚,其中的恩怨原委。

    最後,還是戶部尚書龔彝,出身滇西南的順寧府,才道出這里面的歷史由來。

    “萬歷四十二年”

    “阿迷州的土司官普名聲,他的祖父和父親,普者輅和普維藩,霍亂滇南邊境”

    “于是,雲南巡撫,就抽調昆明駐軍,還有寧州土司祿厚,合兵圍剿阿迷州土司之亂”

    “那一戰,祿厚將軍,身先士卒,作戰勇猛,一鼓作氣,就沖破了敵營,陣斬普者輅和普維藩”

    “也就是那一戰,寧州土司和阿迷州的普名聲,結下了深仇大恨,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

    沒錯,大明朝廷的雲南省,兩三百年里,土司作亂是家常便飯。

    上次沐天波就說過,大明開國以來,冊封了500多家土司。

    但是,到了永歷朝的時候,也就是剩下300多家了,其他的全部清理掉了,改土歸流。

    這些被清理掉的土司,大部分也是起兵作亂,反抗明廷的統治,只是規模大小的問題。

    特別是,到了萬歷晚年,五大征過後,明朝國力衰退嚴重,已經力不從心了。

    最典型的戰役,就是大明朝廷,跟緬甸的戰役,大將鄧子龍和劉挺,反擊緬甸入侵滇西。

    那一戰,明軍雖然打贏了,但失去了木邦和緬北土地,因為國力不允許,鎮不住這些地方。

    也就是那一場大戰,滇黔邊境的土司,開始蠢蠢欲動了。

    羅雄州的土司者繼榮,眼看著大明朝廷不行了,拒絕了朝廷的軍令,扈從反擊緬甸人。

    當然了,那時候的明軍,戰斗力非常強大,一戰就平了羅雄州,徹底改土歸流,變成了羅平縣。

    同樣,阿迷州的土司,普名聲的父親和爺爺,也以為到了時機,開始禍亂雲南的南部地區。

    于是乎,這幫自以為是的家伙,很快也被明軍干掉了。

    但是,也就是那一場平叛之戰,阿迷州的普氏,跟寧州土司祿氏,結下了生死大仇。

    “天啟二年”

    “當年一月,川西南的敘永廳,永寧土司奢崇明反叛”

    “當年二月,貴州西南的水西土司,安邦彥也跟著反叛了”

    “那一場叛亂,就是奢安之亂,波及到川黔雲桂四省,死難百萬余眾”

    “戰亂中,四川巡撫徐可求戰死,貴州巡撫王三善戰死,貴州總兵陣亡于貴陽城下”

    “還有,被稱作西南大將之冠的魯欽將軍,也兵敗自刎”

    “當年三月,奢安之亂,愈發不可收拾,波及的州府越來越多”

    “前線告急,川湖雲貴,四省總督張我續大人,立馬上書朝廷,要求征調鄰近省府的精兵,鎮壓奢安之亂”

    “于是,時任雲南總兵,黔國公沐昌祚,開始征調雲南的1萬兵馬,前往支援前線”

    “此戰,阿迷州的普名聲,王弄土司的沙源,石屏土司龍在田,寧州土知州祿洪,全部參與了平定之戰”

    “也就是那一次的從征,阿迷州和王弄土司,得到了大量的丁口財物繳獲,實力大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啟年間,延續了萬歷晚年的國勢頹廢,內憂外患。

    萬歷年間,最出名的三大征,寧夏戰役,朝鮮之戰,播州戰役,耗盡了大明軍隊的精銳和國庫。

    萬年晚年的時候,一場薩爾滸之戰,徹底打掉了明軍的底氣,讓關外的韃子,開始冒頭崛起。

    朝廷內部,黨爭不斷,東林黨,浙黨,楚黨,亂七八糟的黨派一大堆。

    外面的藩屬國,關外的韃子,西南的土司,聞到明朝腐朽的氣息,就趁機而起,攻伐不斷。

    特別是大西南,雲貴川的土司,天高皇帝遠,鐵打的土司,流水的皇帝,向來桀驁不馴,不服王化。

    “崇禎二年”

    “遼東的韃子,繞開關寧防線,繞道遼西蒙古邊境,分別從喜峰口、龍井關、大安口、洪山口入寇”

    “當年十一月,韃子佔領遵化,兵峰直逼京師,整個京畿之地戒嚴”

    “于是,崇禎皇帝,下詔天下各鎮兵馬,入京勤王,抵御韃子肆虐關內”

    “寧州土知州祿洪,听到消息後,響應崇禎皇帝的征召,听從雲南巡撫王伉的號令,領精兵三千出滇”

    “出鎮的時候,他就說過一句,君父有警,臣子安能束手坐觀?赴湯蹈火,亦所不辭”

    “到了京師以後,滿清韃子皇太極,已經回師關外”

    “祿洪將軍,收到崇禎皇帝的恩裳,升任大明參將”

    “同時,他的兵馬,調往密雲牆子嶺口,護衛朝廷邊牆,防衛韃子再次入侵”

    沒錯,崇禎二年的時候,天下烽煙四起,韃子已經破關而入了。

    剛愎自用的朱由檢,眼看著韃子殺到了京城,迫不得已,只能號召天下的兵馬,入京勤王護駕。

    遠在雲南南部的寧州土司官祿洪,四川南部的石柱土司秦良玉,就是這個時候,听從朝廷的號召,入京勤王。

    “天啟二年”

    “奢安之亂的時候,普名聲跟著黔國公,從征水西,立下了不少戰功,升任守備”

    “同年五月,普名聲的長子,普祚遠也受到朝廷的恩準,襲封阿迷州土知州”

    “奢安之亂後,阿迷州的普氏一族,兵多將廣,實力更加強勁,日益驕橫,目空一切”

    “王弄土司,教化土司,八寨土司,牛羊、枯木等等,一眾邊境土司土寨”

    “這些滇南邊境的土司,一直依附普氏父子,也趁機糾合在一起,勢力更是豪橫”

    奢安之亂,牽扯到四個省,波及到上百萬的死傷,對大明王朝來說,也是一場大浩劫。

    此戰過後,國力大損的朝廷,肯定要更加倚重,那些從征的西南土司。

    石柱土司秦良玉,石屏土司龍氏,寧州土司祿氏,還有反復無常的阿迷州普氏。

    這些大西南的土司,大戰過後,都得到了朝廷的封賞,獲取了大量的丁口和財物,實力更上一層樓。

    特別是阿迷州的普氏,從征圍剿戰的時候,首鼠兩端,投機取巧,更容易保存實力。

    同時,這些天高皇帝遠的土司,世襲幾百上千年,最是懂的察言觀色。

    中原的皇帝,天朝上國,一旦衰弱了,他們就會依附強者,聚集在一起,試圖瓜分地盤利益。

    “崇禎四年”

    “天下危機四伏,雲南巡撫御史趙宏範,巡視滇西南土司,防範境內的土司作亂”

    “趙大人到了臨安,普名聲父子,阿迷州的土司部眾,拒不出寨出迎,態度蠻橫無比”

    “不久過後,他們父子兩人,又派出大量的土司兵將,延綿數里,試圖威懾臨安府的趙大人,讓他知難而退”

    “時任雲南巡撫王坑大人,在昆明听聞消息後,拒不妥協”

    “于是,馬上派出雲南布政使周士昌大人,帶著十三名參將,總計一萬七千兵馬,進逼阿迷州”

    “很快,雙方的幾萬兵馬,就在阿迷州爆發了大戰”

    “此戰,周大人中銃身亡,十二名參將全部陣亡,迫不得已之下,朝廷的軍隊,只能徐徐後撤”

    “戰後,雲南的駐軍,更是力有不逮,阿迷州的戰事,普氏父子的叛逆,也就不了了之”

    沒錯,這幫鐵打的土司,天高皇帝遠,雞賊的不得了。

    幾年前,大明朝廷,為了平定聲勢浩大的奢安之亂,不惜借助大西南土司的兵將。

    那就證明了一件事,大明的中央朝廷,兵備不足了,實力不行了。

    于是,阿迷州的普氏父子,桀驁不馴,實力強勁,肯定要試探一下,雲南本地駐軍的實力。

    這不,試了一下,立馬就知道了,雲南的駐軍,一敗涂地,損兵折將啊。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758章 殺父之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758章 殺父之仇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