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
景陽宮,東暖閣里,身材高大魁梧的朱皇帝,嘴角上翹,眯著龍眼,嘿嘿直笑。
張開的血盆大口,對著老辣的吳三風,似乎在嘲笑他的不識抬舉。
“吳老將軍啊”
“朕之所以能打敗滿清,靠的是大明雄獅,還有身後的錦衣衛呢”
“對與不對,錯誤與否,朕心里有數的”
“放心吧,用心說,盡管說”
“不知者,無罪嘛”
頷首點頭,示意老狐狸吳三風,不用擔心害怕,可以放心大膽的說。
反正,大明有百戰精銳,也有間諜錦衣衛,可以攻城掠地,也能探查情報。
同樣,這也是告誡老狐狸,別玩什麼花招了。
朱皇帝的朝廷,能打贏滿清,靠的是大明軍隊,跟他們這些降將沒關系,別不識抬舉了。
其中的警告意味,十足的明顯,要麼老實說,要麼滾蛋吧。
“咚咚咚”
“末將該死,末將死罪”
“陛下說的對”
“末將年紀大了,老糊涂了”
“末將,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感受朱皇帝的不滿,還有嘿嘿冷笑,老狐狸吳三風,立馬嚇了一大跳,趕緊繼續跪地磕頭,信誓旦旦。
心中暗道,他娘的,不好糊弄啊。
好強勢的大明皇帝啊,殺氣盈盈,殺氣好重啊,難怪能打下這麼大的地盤。
“回稟陛下”
“永歷元年的時候,滿清就設了陝甘三邊總督”
“後來,大西軍崛起,四川的局勢糜爛,又設了川陝總督,提督陝西,甘肅和四川的軍務糧餉”
“如今,川陝總督是賊子李國英,正在川北的潼川府”
“這個川陝總督,下轄的兵馬,也比較復雜”
“按照以往的慣例”
“川陝總督李國英,下轄的兵馬,大概有2萬綠營”
“陝西提督王一正,下轄的兵馬,大概有1.5萬綠營兵”
“西安駐防營,下轄的滿蒙兵丁,大概有5千多人,但家屬奴才,有2萬多人”
“平西王府,下轄的兵馬,有2萬多人,下面的家屬丁口,也有2萬多人”
“瓖藍旗漢軍營,也就是李國翰的舊部,大概有7千人,綠營兵8千左右”
“再加上,其他的七七七八,總計有10萬以上的兵將”
沒錯,川陝總督,下轄的兵馬,就有10萬以上的兵力。
因為,整個防區太大了,涉及到四川,關中,甘肅等等,必須有這麼多兵力,才能保證安穩。
更何況,四川一直在打仗,需要的兵力和糧餉,基本上都是關中調撥。
否則的話,滿清也不會把大軍閥吳三桂,從關外調到關中,一邊鎮壓義軍,一邊打擊大西軍。
這個吳三風,別看他是老將,兩鬢斑白,一副老邁的樣子。
其實呢,他也是吳三桂集團的核心呢,深受信任,清楚很多的核心機密情報。
否則的話,吳三桂也不會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吳三風做兒子。
“但是”
“這兩年,川陝總督的兵馬,也征調了不少,進入四川和大西南”
“前年的時候”
“平西王府和瓖藍旗漢軍,西安駐防營,總計抽調了4萬大軍,從漢中南下川北”
“這一路兵馬,已經被陛下擊敗了,就在磨盤山和楚雄府”
“去年的時候”
“滿清為了鞏固川北的戰果,進一步進攻川南”
“賊子李國英,就帶著一萬多人,繼續從漢中南下,一直打到了川南”
“當然了,這一路兵馬,也被黔國公的兵馬擊敗了”
“後續,李國英又從陝甘地區,抽調了幾千人,南下川北,補充了一部分兵力”
“如今,他們就在潼川府,殘兵殘將,應該還有一萬多人吧”
沒錯,當初滿清西征永歷朝廷的時候,陝甘關中的兵馬,就是其中的一路大軍。
自古以來,征伐四川和大西南,出兵的方向,其實就兩三個方向。
關中地區,從漢中南下,湖廣地區,從貴州殺進來,還有一個廣西,可直搗雲南腹地。
滿清王朝,攻殺永歷王朝,剿滅忠貞營,還有後來的三藩之亂,都是這三路出擊,平定大西南。
“回稟陛下”
“現如今,整個川陝甘三邊,關中地區”
“真正的大兵團,也就是剩下川陝總督李國英,陝西提督王一正,還有滿清的西安駐防營”
“王一正的兵馬,應該變化不大,大概還有1.5萬左右”
“西安駐防營,這個就比較復雜了”
“他們有家眷和旗丁,包衣奴才,還有不少綠營兵”
“再有一點,滿蒙的糧餉,三邊總督府,也是優先撥付,不敢有半點的克扣”
“滿清韃子的三路大軍,全軍覆沒,貴州和兩廣又相繼失守,因此駐防營的兵力補充,肯定非常迅速”
“末將估計”
“新任的西安駐防總管都敏,可指揮的滿蒙兵將,應該有五六千人,綠營兵也不會低于這個數”
“因此,整個川陝甘,滿蒙漢的精銳,至少還有四五萬兵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了”
“整個關中地區,各州府縣,還有不少綠營兵,幾百上千的城防兵,肯定少不了的”
老辣的吳三風,本就是吳氏軍閥的核心頭腦,冷靜下來後,說的比較詳細。
特別是西安駐防營,是滿清韃子的地方駐兵,其實也是一個軍閥性質,有兵有糧餉,還有家屬旗丁。
本質上,他們這些駐防營,跟三藩的結構,是一樣的。
所以說,即便是抽調了5千人,南下四川,西安駐防營的兵力,也是很容易補充。
更何況,陝甘的綠營兵,也不是蝦兵蟹將。
川陝總督李國英,陝西提督王一正,他們自身就是軍頭出身,麾下的綠營兵,也是百戰精銳。
“嗯”
“說的還不錯”
“數據也對得上”
“吳老將軍,費心了,起來吧”
“再說說西安,漢中的情況”
頂盔摜甲的朱皇帝,听完這些後,心中默默核算了一下,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即,再次彎下身,把老狐狸吳三風拉起來,以示親近。
順便再催促他,把西安和漢中的情況,再詳細說一說。
將來的北伐,走不走漢中這條線,還沒有最後的定論,但肯定要心里有數啊,不能糊里糊涂的。
別看眼前的吳應麒,是吳三桂的嫡子,算是吳氏的領頭人。
但,真正的老狐狸,是這個吳三風啊,久經沙場和官場,思維清晰,經驗豐富的很。
兩世為人的朱皇帝,可不會被簡單的幾句萬歲,就被他們糊弄過去。
“陛下威武,陛下聖明”
老狐狸吳三風,站起來後,也不敢有半點輕視之心,低頭彎腰躬著身,再次恭維拍馬屁。
心中暗忖,盛名之下無虛士啊,朱皇帝威名赫赫,當真是不好糊弄。
一邊是極限威壓吳氏,敲打納投名狀,一邊又是彎腰拉人,以示恩寵吳氏。
一軟一硬,深沉老辣,妥妥的帝王心術啊。
“回稟陛下”
“曾經的平西王府,兵力最強盛,有兩萬多人”
“但是,現在就不行了,僅有3千多人,也就是一個營的規模”
“平西王府旗下,是有不少的旗丁家奴,有一兩萬左右”
“但是,自從西征大軍失利後,滿清的撫恤銀和糧餉,也出了大問題”
“除了西安駐防營的韃子,平西王的舊部,瓖藍旗的漢軍旗,陝甘三邊的綠營,都出現了拖欠糧餉的問題”
“家佷應熊,已經奉命,帶著3千舊部,回防西安城”
“還有,整個平西王府,包括下面的旗丁和家奴,全部搬遷回了西安,漢中的一切,都清理完畢”
沒錯,前面就說過了,漢中的平西王府,已經沒有了。
道理很簡單,吳三桂沒了,他的精銳沒了,關寧軍閥集團,也就灰飛煙滅了。
漢中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四川和關中的連接點,戰略要地,兵家必爭之地。
滿清的孝莊白虎太後,四大輔臣,沒一個是傻子,肯定會安排自己的人,去接手這個戰略要地。
更何況,滿清的貴州和兩廣,相繼丟失了,滿清中央朝廷,也就更害怕啊。
剛好,平西王府完蛋了,時機剛剛好,直接踢開平西王府。
“據末將所知”
“西安駐防總管都敏,已經派出了兩個參領,領著3千滿蒙兵丁,2千綠營兵,接手漢中的防衛”
“如果,再加上原有的一些綠營兵,各縣城和鎮堡的駐軍,漢中的兵馬,應該不少于1萬人”
“現在的西安,王一正的西安鎮台衙門,有1.5萬綠營兵”
“都敏的西安駐防營,應該還有3千多人”
“再加上家佷的3千,其他州府縣的綠營駐兵,至少還有3萬左右”
嗶哩吧啦的一大堆,吳三風最後還是老老實實的,和盤托出。
把關中最重要的漢中府,府城西安,知道的東西,全部說出來了。
沒辦法,朱皇帝剛才的敲打,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數據對得上嘛。
意思很簡單,大明朝廷的錦衣衛,也掌握了一部分情報,不是瞎子呆子。
沒看到嘛,為了套出吳三風的情報,朱皇帝直接把吳阿珂和陳圓圓,都趕出去了。
一心投明的吳氏,要想取得朱皇帝的信任,只能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說出來了。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