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啊”
“要三思啊,不能再打了”
鐘粹宮,東暖閣里,老炮筒程源,這個禮部尚書,也開始站出來,勸諫朱皇帝,不要再打下去了。
“雲貴川,土司圍剿戰,改土歸流”
“川南那邊,忠貞營的軍隊,在大改編”
“重慶和成都的軍隊,也在對峙滿清韃子,打打停停的”
“湖廣那邊,李晉王和咸寧侯,已經打了大半年,耗費無數,已經形成了僵局糜爛戰”
“他們那邊的大戰,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沒錯,已經說的很明顯了,就差指著朱皇帝,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啊。
大明朝廷的尚書,都是進士出身,能文能武的全才,只是分工不一樣而已。
權勢滔天的朱皇帝,如此好戰,不顧朝廷將士的死活,絕不是朝廷的幸事啊。
說不定,將來的某一天,朝廷的軍隊,一下子就崩了。
老炮筒程源,已經很客氣了,沒有開炮亂轟。
沒辦法啊,他們被朱由榔搞怕了,膽小懦弱,無能又怕死。
這下好了,繼任的朱雍翧Q實郟 苯臃垂 矗 麼笙補Γ 畋 蛭洌 萸漬魘羌頁1惴埂 br />
所以說,皇帝怕死,朝廷大臣,就跟著流浪受罪,擔心被滿清砍頭剁首。
皇帝好戰,這幫朝臣們,還是擔心耗費過度,有亡國的前兆啊。
“陛下,不能再打了”
“吾皇聖明,三思啊”
“陛下,勞民傷財啊”
“陛下,等一等吧”
、、、
緊接著,張佐宸,朱企 ,楊昌彥等人,紛紛跟著站出來,開口勸諫朱皇帝。
其他的五軍都督府首腦,則是一臉的糾結,不知道該不該勸說。
他們都是剛剛上任,具體的工作,還沒有開展,就遇到這種事情,非常懊惱啊。
原則上,他們是代表軍方,肯定是希望打仗立大功,但又擔心錢糧出問題。
“停停停”
“朕還沒有說怎麼打,也沒說打哪里”
“你們一個個的,著什麼急?”
站在上面的朱皇帝,滿臉的黑線,實在听不下去了,大手一揮,制止他們抱怨下去了。
再來到宮殿中間,大手一指,對著大幅精美地圖,沉聲開口說道︰
“都看看吧”
“是這里,佔城國”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這個道理,朕是知道的”
“怎麼樣?大家看一看,能不能打?”
郁悶啊,朱皇帝想不到,這幫人現在的抵觸情緒,如此怨念打仗。
17世紀,可是大爭之世啊,不打仗的話,那就只能等死。
現在的滿清韃子,將來的歐洲紅毛夷人,都會把漢人的骨頭,啃成渣渣啊。
“呃”
看清楚朱皇帝的目標後,殿下的一眾重臣大將,勸諫的聲音,戛然而止。
一個個震驚不已,面面相覷,臉色略微有點尷尬的樣子。
沒錯,這里是鐘粹宮,都是老狐狸啊,好像精明過頭了,有點誤會朱皇帝了。
他們本以為,血氣方剛的朱皇帝,听信了莫氏小公主的讒言,要發兵攻打安南呢。
那可不是開玩笑啊,安南可不是小蝦米啊。
元朝的時候,元世祖忽必烈,就惦記安南了。
于是,派出自己的第九皇子,鎮南王脫歡,領兵20萬南征安南。
可惜,20萬大軍潰敗,十幾個大軍陣亡,傷亡慘重啊。
明朝開國初期,永樂大帝朱棣,也惦記安南了。
于是,派出開國功勛,成國公朱能,英國公張輔,黔國公沐晟,三個國公的豪華整容,號稱80萬大軍,征伐安南。
最後,雖然是打贏了,也拿下了安南,但耗時一年多,朱能也病亡軍中。
結果呢,20多年後,永樂大帝的好聖孫,蛐蛐皇帝朱瞻基,就把安南敗掉了。
“啟奏陛下”
“這個,好像不大好吧”
沉默一會後,還是禮部尚書程源站出來,皺著眉頭,猶豫了一會,還是開口反對出兵。
“老臣記得,佔城國的使臣,就在昆明的驛館”
“老臣要是沒記錯的話”
“龔尚書和鴻臚寺的人,上次就說過,佔城國進貢了不少錢糧”
“如果擅自發兵,師出無名啊,有損大明朝廷,天朝上國的仁義之名”
沒錯,上次開會的時候,龔彝就提過東南亞小國,朝貢的事情。
所以說,這個時候,各個小國的使臣,還待在昆明府,處理後面的朝貢貨物問題。
這時候,如果擅自出兵佔城國,那些小國家,會怎麼看哦。
“哦”
站在地圖面前的朱皇帝,沒有絲毫的尷尬,僅僅哦了一聲。
“你們呢,怎麼說?”
“朕听說了,佔城國的兵馬,也就是一萬多人”
“即便是有所出入,肯定也不會超過2萬”
“畢竟是一個小國,丁口也就是十幾萬而已,問題不大的”
這個話,他是問兵部的幾個人,畢竟都是謀士出身。
天賜良機,朱皇帝可不會管那麼多了,先發兵拿下再說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要怨恨的話,只能怪這個佔城國,位置太好了,抱著一個金疙瘩,大家都會惦記的。
“回稟陛下”
“老臣鄒簡臣,支持打”
果不其然,兵部尚書鄒簡臣,第一個站出來,大聲支持朱皇帝。
他也是苦逼啊,白天大朝會,晚上嫁女兒,忙會了一整天。
剛剛從繆烏郡王府,回到自己的府邸,還沒有喘口氣,又被朱皇帝召進了皇宮。
明天,他又要騎馬去貴州,準備發兵攻打水西土司。
當然了,兵馬早就準備好了,就等著大朝會結束,雲貴川一起發動。
“本朝的海貿路線,是個大問題”
“下緬甸,阿拉干,距離馬六甲的舊港府,大概有5千余里”
“舊港府,再到廣東地界,最近的瓊州,也有5千余里”
“路程太遠了,戰船和商船的中途補給,如今是個大問題”
“特別是中間的馬六甲,現在形勢嚴峻,歐洲的紅毛夷人,虎視眈眈”
“如果,本朝拿下了佔城國,將來的某一天,就可以快速增援舊港府”
“還有一點”
“佔城國的地理位置,太優越了”
“上面的安南國,還有下面的柬埔寨,丁口幾百萬,國力不容小覷”
“只有這個佔城國,國小兵寡,大小也剛好合適”
鄒簡臣,可是謀士戰略家啊,當然是同意發兵了。
單純的,從軍事角度上,位置優越的佔城國,是必須拿下的。
現在的馬六甲,可是風雲變幻莫測啊。
一個月以前,朱皇帝下令軍隊,滅了壕境的葡萄牙人。
所以說,大明朝廷跟歐洲紅毛夷人,關系很微妙的。
特別是馬六甲城的荷蘭鬼畜,一直在打舊港府的鬼主意,虎視眈眈啊。
“回稟陛下”
“微臣龔銘,贊成發兵”
“只要拿下了佔城國,本朝的航線,就能短一半”
“到時候,廣州府,佔城國,舊港府和阿拉干,就連成一片了”
緊接著,兵部左侍郎龔銘,也跟著站出來,大聲回應,支持朱皇帝出兵,攻打佔城國。
明擺著的,地圖就在朱皇帝身邊,佔城國的優勢,一目了然啊。
“回稟陛下”
“微臣金光,支持出兵”
“佔城國,這個國家太小了”
“周邊群狼虎視,遲早也會滅亡的”
“他們的兵馬,如果只有一萬多人”
“本朝只要發兵幾個營,不出一個月,就能順利拿下”
不出意外,兵部右侍郎金光,也站出來,大聲支持朱皇帝的出兵戰略。
他們都是謀士出身,在戰略上,都是一等一的高手,當然清楚佔城國的戰略地位。
更何況,金光認為,大明朝廷即便是不出兵,佔城國也要滅亡的。
其中的意味,與其便宜別人,還不如大明吃了它。
反正這麼小的國家,幾個營的兵力,就能滅了它,沒有一丁點的壓力。
“嗯”
“說的好”
听到兵部的大佬們,都同意出兵了,朱皇帝的臉色,立馬緩了不少,點頭夸贊了一下。
不出所料啊,這幫大佬人精,都是一群老狐狸,很快就轉變了立場。
不愧是頂尖謀士,一眼就能看清,佔城國的戰略優勢位置。
此時此刻,朱皇帝才想起來,立國之初,靖難皇帝朱棣,為何要進攻安南了。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還是跟鄭和下西洋有關聯,大明朝廷的海貿,需要一個合適的中轉站。
“龔侍郎,你怎麼看?”
“出兵打仗,是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事”
“但是,軍隊的錢糧,還是得你們戶部出啊”
沉思了一會,朱皇帝的目光,才轉向另一邊,看著沉默的龔彝,再次開口發問。
沒錯,兵部的三個大佬,已經沒有意見了。
至于五軍都督府的左都督,都是統兵打仗的,肯定沒有一絲問題。
更何況,袁宗第,秦翼明,朱 正和王維讓,剛剛坐上位置呢。
特別是袁宗第和秦翼明,都沒有接觸過馬六甲,兩眼一抹黑,發表個錘子意見啊。
“回稟陛下”
“老臣沒意見”
“出兵攻打佔城國,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戶部的錢糧,絕對沒有問題,足糧足餉”
听到點名的龔彝,早有所料了,立馬站出來,大聲支持朝廷出兵。
沒錯,剛才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他,也改變了立場,沒有一絲的猶豫不決。
很簡單,龔彝也是進士出身,非常有眼力勁,知道佔城國的好處。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