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戌時一刻19點15分),也就是明軍兵臨廣州城下,一個月時間後。
此時此刻,廣州西城外,大明皇帝的行營內,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幾十上百個文臣武將,齊聚一堂。
站在前面的是,廣國公賀九儀,吏部右侍郎胡璇,禮部左侍郎扶綱,兵部左侍郎龔銘,虎賁將軍王興,副將沐忠平、線國安等等。
一個個挺直背脊,屏氣凝神,目光堅毅,神情莊重肅穆,等待今天的御前軍議開始。
沒錯,經過一個多月的征伐,兩路外出的分兵大軍,線國安、魏豹、馬雄等大將,都已經回到了廣州城下。
這些回師的大軍,不但帶回了本部兵馬,還押來了大量丁壯和降卒,錢糧物資。
還有廣東水師,4個水師總兵,經過十幾天的整頓和籌備,也配好了各自的將校兵丁,還有火炮戰船縱火船,就等著一聲號令了。
再有,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整,廣州城下的正規明軍,副將陳仁的步兵後營,邵爾岱的海西營,也得到了兵力補充,進入了滿編滿員狀態。
此時此刻,廣州城的正規明軍,兵力達到了2.7萬人,10個土司明協軍3萬人,4個水師營1萬人,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6.7萬。
如果再加上4萬以上的丁壯、民夫和降卒,大軍總人數已經超過了10萬,已經達到了會戰條件。
同時,廣州城的外圍,幾個關鍵的州府,粵東、粵西和粵北,3個防守方向,明軍布置了不少兵馬,1萬人左右。
粵東方向,潮州府,饒平縣的分水關,最是緊要的地方,是福建進入廣東的關隘。
留守的大將,是廣昌侯高文貴,本部是一個騎兵營,1500人。
還配了一個土司明協營3千人,是從廣州城下抽調過去的胡順都,總兵力4500人,幾千丁壯降兵。
粵北方向,韶州府和南雄府,梅關巡檢司,防守的方向是江西的綠營清軍。
留守的大將,是豐城侯李茂先,從粵西回師後,又被大明皇帝派出去了,領兵北上南雄府。
當然了,為了彌補這個忠心耿耿的大明勛貴,朱雍獁扆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