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532章 財政問題(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532章 財政問題(中)

    “回稟陛下”

    廣州城外的皇帝行營內,老頑固龔彝,面對咄咄逼人的朱雍𩐠芧4恁@孟褡約禾澳 艘剿頻模 ×艘⊥罰 弈蔚乃檔潰br />
    “那都是一次性的繳獲啊,用完就沒了”

    “況且,也就是800多萬而已,兩年的糧餉,用完以後,咱們再去哪里找啊,天底下哪里有,那麼多的阿瓦城和阿拉干啊”

    “還有,朝廷要養活那麼多官員,勛貴王公侯爺,還有更費錢的工部工匠營,水師戰船火炮,到處都在花錢啊”

    “還有一點,在中原打仗,咱們的勝境關之戰、貴陽之戰,還有梧州府之戰,只是繳獲了一些兵械甲冑”

    “說實在的,真正的糧草和糧餉,根本沒有多少,幾十上百萬而已,如果再扣去傷殘撫恤銀,可能就是虧本買賣”

    這一次南下兩廣,白發蒼蒼的龔彝,即是奉了聖旨,也是想好好表現一番,他可不想手中的權勢,被軍師劉玄初輕易奪走。

    同樣,這也是朱雍遬X腔岳矗 諞淮握  奶致酃掖笫攏 ㄒ透 煤盟狄凰擋普侍狻br />
    就像眼前的皇帝,只知道一味的領兵征伐,朝廷大事全部丟之腦後,典型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從緬甸繳獲的銀兩,剛開始就有1000多萬兩,朱雍㿥拄蚸噹孩憛@痛途右話俁嗤蛄健br />
    回師的時候,再次大手一揮,又丟出100多萬兩,用于阿拉干船廠造船,還有舊港城的修復。

    太大方了,一來一去,半年的糧餉沒了,僅僅剩下800多萬而已,當然了,這些話龔銘不敢說啊。

    一個國家的運轉,可不是單單的軍隊糧餉啊,永歷朝廷封了那麼多勛貴王侯,哪一個不用發糧餉過日子啊。

    還有工部,現在也是糧餉消耗大戶,甲冑是繳獲不少,但缺口更大,正規明軍十幾萬,哪一個軍隊不要甲冑啊。

    還有那個火炮打造,七八千人的老少工匠,月餉1萬多,更是一天三班倒,一門門往前線運送,無底洞似的,那都是用銀子堆出來的。

    財政問題,關系整個國家的運轉,官員的效率,軍隊的戰斗力,歷來都是重中之重。

    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面對財政問題的時候,也是經常跟六部爭吵,寸銀必爭,否則也不會,有什麼內帑和戶部銀庫之分。

    “行行行,龔尚書,你說的對”

    “你也是久經考驗的老戶部了,來吧,說一說你的想法,怎麼個妥善之法,長久之計”

    看著叨逼叨個沒完沒了的鐵頭娃龔彝,朱雍𥛶翿m峭誹鄣牟壞昧耍 諏稅謔鄭 疽夤ㄒ湍貿齦齜槳咐礎br />
    他也知道財政是個大問題,以前是一直打仗,他也不是皇帝,因此一直拖著,但是現在拖不下去了,得好好處理。

    明末清初,戰爭幾十年,整個中原大地,基本上都被打爛了,就這個年月啊,地主家都沒有余糧啊。

    道理很簡單,朱雍�月份以來,在雲南、貴州和廣西,這幾個省份,打了一系列的大勝仗,算是很牛掰了。

    但是,真正的繳獲,可謂是寥寥無幾,繳獲最大的磨盤山之戰,也就是50多萬兩而已,糧草慘淡,不及緬甸的十分之一。

    “啟稟陛下”

    總算說到核心問題了,戶部尚書龔銘早已心有腹稿,點了點頭,從容淡定的繼續說道︰

    “要想搞好朝廷的財政,無非是開源節流,收更多的賦稅,減少更多不必要的開支”

    “首先搞清楚的,是賦稅來源,主要是田賦、徭役折銀、鹽稅、商稅和雜稅,大頭是田賦和徭役折銀”

    “咱們朝,從萬歷年間,就實行了一條鞭法稅收,把大部分的賦稅,全部折算成稅銀,當然了,也可以用實物抵扣,按照稅銀折扣”

    “從天啟年間至今,中原亂戰近40年,全國的耕地,荒蕪了不少,丁口逃亡更多,所以田賦也就越來越少”

    “人口會流動逃亡,但是耕地跑不掉,因此還是要從田賦方面入手,只有把田稅收上來,才是真正的長久之計”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耕地就是立國之本,老百姓有了耕地,就能保證基本的溫飽。

    同樣,朝廷也可以通過耕地,收取更多的賦稅,特別是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後,把老百姓的大部分稅收,全部攤入土地。

    簡單明了,把土地稅和人頭稅等,全部編入目冊上,每個家庭交多少稅,一目了然,提高了收稅效率。

    “好”

    看著信心滿滿的龔彝,朱雍𤣲鱉x腥詞怯械悴灰暈 唬 旖巧杴蹋 閫分苯游實潰br />
    “朕問你,咱們控制下的雲南、廣西、四川和貴州,有多少耕地,一年能收到多少賦稅”

    封建王朝的時候,華夏幾千年,全國耕地過日子,這一點朱雍俈罈堧v宄 裨蛞膊換崞疵ヶ虻嘏獺br />
    但是雲貴川這幾個省,太復雜了,土司一大堆,大部分的地區,都是明朝國初的時候,才得到真正的開發,想要把田賦收上來,太難了。

    永歷朝廷,中期的時候,之所以能總是打勝仗,靠的是兵精將猛嗎?這只是一部分的原因而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真正的能鼎立西南幾省,靠的還是糧餉充足,最靠譜的還是孫可望,經過一系列的土地貨幣改革。

    “呃”

    一下子被問到核心的龔彝,抬頭看了看似笑非笑的朱雍瀃O 鬧幸徽笮』怕遙 懶艘換幔 釵豢諂 卮鸕潰br />
    “根據萬歷年間的清丈,雲南有179萬畝,廣西940萬畝,貴州51萬畝,四川1382萬畝”

    “至于稅收的話,呃、、”

    說到這里的時候,龔銘也是眯著眼,好像在心中默算,更像是拼命回憶,反正就是說不出的樣子。

    能做戶部尚書的人,對全國的賦稅田畝,心里面肯定有一個賬目,滾瓜爛熟了。

    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年紀輕輕的皇帝,竟然對朝廷財政,看的如此透徹,一針見血,直指要害。

    思來想去後,龔彝還是把萬歷年間的田畝數據,說了出來,畢竟里面的牽扯,太多了。

    但是真正的稅收,就有點對不上了,因此只能呆立低頭,裝著回答不出來。

    “龔尚書,不對吧”

    戶部主事黃殿卿,听到這里的時候,眉頭一挑,臉色一黑,猛的站出來,對著低頭的龔彝拱了拱手,開口大聲反駁道︰

    “這個數據問題很大的,萬歷六年,至今都快70年了”

    “四川和廣西,久經戰亂,田畝可能也比較亂,但是雲南的耕地數量,就少了軍屯耕地”

    “從我朝洪武年間,第一代黔國公入滇以來,至今已有200多年,一直移民實邊,開墾軍屯,怎麼著也有上百萬畝吧”

    這個黃殿卿,從第一次廣西之戰的時候,就在梧州府跟著朱雍瀃O 閌翹酥 渙恕br />
    雖然他之前一直跟著郭之奇,在廣西地方上掛職,但並不代表,他不清楚戶部的情況,特別是賦稅的問題。

    能進入戶部的人,又有地方經歷,一听這個數字,就知道問題不小,這時候肯定要站出來反駁了,不能老匹夫誤導了皇帝。

    “呵呵”

    看著黃殿卿站出來反駁,再看了看龔彝的尷尬低頭,主位上的朱雍猐H嗆且恍Γ  終飧隼賢紛櫻 故遣還煥鮮蛋 br />
    當然了,也可能擔心憂慮太多,畢竟耕地涉及到的功勛權貴太多了,一不小心就得罪了所有人,吃不消啊。

    “龔尚書”

    “對于田畝,朕就是個外行人,你可得想清楚再說”

    “永歷年間,四川和廣西一直在打仗,貴州土司多,產出少的可憐”

    “如果,雲南只有179萬畝,就這麼點耕地的話,呵呵,朕問你,大西軍的兵將,是喝西北風的嘛?”

    “五六年前,朝廷養精兵20萬,總兵力30萬的話,就算每個兵丁,月餉銀1兩,年餉銀12兩,一年也要360萬兩”

    “哦、、、”

    說到這里的時候,大明皇帝突然停了下來,哦了一聲,撇下發愣的龔彝,再環顧四周,發現大部分的六部官員,都是在低頭數螞蟻。

    扶綱是廣西都均人,張佐宸是貴州平溪人,程源是四川江津人,龔彝是雲南順寧人,其他的大部分人,也都是西南幾省的人。

    呵呵,一個個都是地主階級出身,土地就是命根子,這時候談到土地稅收的時候,他們想法就多了。

    朱雍塩刓擬禲@腫約海 孟裎蠡崍斯ㄒ停 谷桓野顏飧 戀匚侍舛 隼矗 飧隼霞一 ㄗ硬恍“ br />
    “咳咳咳”

    “咕嚕、咕嚕、、”

    這時候,兩世為人的朱雍瀃O 鬧興布淞巳唬 飫錈嫻乃 萇畎。 牧肆繳 俸攘思縛諏共瑁 萑氤了賈小br />
    眼前的戶部尚書龔彝,心里面肯定有想法,想把朝廷賦稅搞好,但又擔心得罪同僚和權貴,因此只是把話題提出來。

    簡單明了的事情,永歷朝巔峰的時候,佔有全部的雲南、廣西和貴州,一半的四川,還有一小部分的湖廣和廣東。

    但真正的大後方,抗清的總根據地,還是得靠雲南一省,其他的幾個省,只能算是補充而已。

    而且,之所以能存活下去,還是靠孫可望大力改革,拼命刮地三尺的結果,否則早就崩了。

    就像剛剛龔彝說的,雲南僅僅179萬畝良田的話,稅收十幾萬石,整個大西軍都得喝西北風,打個屁仗啊。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532章 財政問題(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532章 財政問題(中)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