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好說,好說,好好好”
四川夔州府,巫山縣和奉節縣的官道上,坐在小土坡上面的督師文安之,看著一臉真誠的李來亨。
又看了看旁邊的太監潘應龍,還有一眾公侯將校,沉思了一會,還是點了點頭,肯定的回應了一下。
這一次出征重慶,全部都是步兵,沒有半點水師,但夔東忠貞營,也拿出大部分的家當,算是很給力了。
臨國公李來亨6千,荊國公王光興3千,益國公郝搖旗3千,宜都侯塔天寶2,岐侯賀珍2千,
留守的靖國公袁宗第和皖國公劉體純千,還派了4千兵馬,總共2萬精兵,還有1萬丁壯。
要知道,夔東的忠貞營,號稱20萬大軍,真正的戰兵,也就是4萬人,其他全是老弱婦孺,如果扣除老兵的話,能有精兵3萬就頂天了。
東閣大學士文安之,督師夔東十三家,就是因為他是堅定的聯闖抗清派,支持聯手所有的抗清力量,放下各自的成見,共同對抗強大殘暴的滿清韃子。
但永歷皇帝已死,朝廷新立,大明中華皇帝的態度,隱晦不明,文安之也需要外部的支持,才能在新朝里,佔有一席之地。
道理很簡單,朱雍遬X氖й跡 皇僑覓綞 齷髦厙歟 揮芯嚀宓淖髡揭 螅 獾憔禿芷婀幀 br />
文安之是督師,經歷沙場十幾年,戰略素養很不錯,一眼就看出來其中的問題。
大明中華皇帝,並不信任夔東十三家的戰斗力,忠貞營只是個棋子幌子,戰略佯攻而已,真正的主力,可能來自雲南。
當然了,文安之可以理解,甲申天變後,大明的幾個皇帝和大部分文臣武將,對忠貞營的態度,是極度不滿,畢竟弄死了崇禎大帝。
如今的大明皇帝,戰功赫赫,殺伐果斷,大西軍那麼多軍閥,都俯首稱臣,肯定是威武不凡的帝王。
這個朱皇帝,回到昆明後,到底要拿夔東忠貞營怎麼辦,文安之心里也沒譜,只能盡量爭取。
“噠、噠、噠、、”
“吁、吁、吁、、”
“報、、”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連串緊急的馬蹄聲,一個探哨兵,飛奔而來,跳下戰馬,對著人群大聲吼道︰
“啟稟督師,前面來了一群兵將,為首的人,自稱是涪侯之子譚益”
“還有總兵陳貴榮和高鶴鳴,監軍王文錦和張耀,副將郎初開、高允發、聶學宗、劉朝福等等”
再窮不能窮探哨,這是為將者基本的素養,文安之、李來亨、郝搖旗等人的戰馬,都是一般的戰馬,但哨騎的戰馬,非常不錯。
像這種,行軍途中突然出現的情況,中軍肯定要第一時間掌握動態,以便做出相應的戰術調整。
“什麼”
听到探哨稟報的文安之,雙目圓睜,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半響後,霍的一下猛地站起來,滿臉激動,操著嘶啞的嗓子,大聲說道︰
“譚益,陳貴榮,高鶴鳴,他們都來了”
“好好好,來了就好,沒事就好,快快有請,本官甚是掛念啊”
去年的時候,夔東的幾萬聯軍,圍攻重慶府失敗,路上的文安之,帶著2萬兵馬,剛剛走到一半。
听到消息後,正在行軍的文安之,差點氣的吐血,醒悟過來後,又擔心滿清打伏擊,只能黯然退兵。
但涪侯譚文的殘部,並沒有全軍覆沒,留在忠縣、梁縣和萬縣的舊部,降的降,死的死,剩下的逃入荒山野嶺。
這幫殘兵敗將,就是以涪侯的兒子譚益為首,一直堅持在三個縣周圍,跟降清的兩個親叔叔譚詣和譚弘,繼續干仗死戰。
年中的時候,督師文安之,三番幾次提出動兵,除了想攻擊重慶,更重要的是,想拿下這個重慶外圍縣城,解救譚文的殘部。
夔東十三家,除了8家忠貞營軍閥,還有荊國公王光興和三潭的大明地方武裝,跟李來亨不是一路人,當然是文安之拉攏的對象。
“末將譚益,拜見督師”
“末將陳貴榮,拜見督師”
“末將高鶴鳴,拜見文督師”
、、、
嘩嘩嘩,十幾個衣衫襤褸,戰甲陳舊破爛的武將,滿身血氣煞氣,眼神剛毅的站成幾排,對著白發蒼蒼的文安之,行跪拜之禮。
等了半年多了,這幫殘兵剩將,都在山旮旯里打游擊,缺兵少糧餉,過的老淒慘了,如今終于等來了援兵,有機會光復縣城了。
以前的冷兵器時代,跟後世的差不多,誰都看不出誰是探子,夔東出兵了,他們這些人也收得到信息。
當然了,他們是沒資格接受聖旨的,大明新任皇帝,更不知道有這幫子好漢,一直堅持在抗清的路上。
“哈哈哈”
督師文安之,看著地上的十幾個戰將,眉開眼笑,摸了摸發白的胡子,老大開懷了。
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過去,把譚文的兒子拉起來,再看了看眾將,點了點頭,欣慰的說道︰
“好好好,來了就好,沒事就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來來來,賢佷,陳將軍,高將軍,諸位將軍,都起來吧”
“老夫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臨國公李將軍、荊國公王將軍、益國公郝將軍、、、”
明末十幾年,就是這麼個情況,滿清攻城略地,明軍一路敗退,落在淪陷區的殘兵,能堅持下去的,都是忠臣志士。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說的就是王朝末年,川蜀戰亂最早,平定的卻是最晚,武夫軍閥一大堆。
明末清初就是典型,四川的軍頭一大堆,夔東十三家只是剩下的軍閥,忠貞營比較出名而已。
之前有一個也很有名氣,搖黃十三家,夔東的地方三潭軍閥,就跟搖黃十三家來往密切,攻守相望。
他們里面有一個叫劉惟明的軍頭,早就投降了滿清,做了總兵大人,然後就一直寫信勾引三潭降清。
老大譚文,是明末方國安的舊將,在崇禎朝的時候,曾經擊敗過八大王張獻忠,封為參將。
在永歷朝的時候,又屢立戰功,最後一路干到了涪侯,可謂是屢受國恩,因此堅決不降滿清。
但是,老二譚詣,老三譚弘,沒有這一份恩情,更是眼饞劉惟明的紅火,去年又被逼著進攻要塞重慶送死。
被逼無奈之下,心懷怨恨,心心念念榮華富貴的二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聯手做了老大譚文,率部投了滿清。
“啟稟督師”
“末將幾個人,听說督師率部進攻重慶,特地前來助戰,殺賊報國,望請收留殘部”
為首的涪侯之子譚益,沒有絲毫的停頓,也不站起來,跪在地上,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的盯著文安之,吼聲如雷。
他是根正苗紅的大明侯爺之子,怎麼可能降清,特別是兩個孽畜親叔叔,恨不得手刃之,千刀萬剮之。
更何況,西南的十幾萬清兵,都被大明監國屠了十多萬,形勢早就逆轉了,這不剛剛好,夔東的明軍就出擊了。
“嗯”
“好,好,非常好,起來吧”
“兵馬多少的,沒關系,本官只是問問,有了你們就夠了”
油多不壞菜,兵馬多多益善,能來助戰就非常不錯,督師文安之,滿臉笑容,用手輕輕拉起譚益,小聲安慰幾句。
被圍了半年多,一直躲在山旮旯里,看他們的衣甲就知道,混的很差,打的很慘烈啊,但必須問清楚,才能知道怎麼用兵。
“呃”
譚益慢慢的起身,尷尬的說不出話來,半響後,再回過頭看了看身後,一眾狼狽的將校,神情落寞的搖頭說道︰
“難啊,督師啊,難啊”
“之前,末將一直躲在老山里,轉戰周邊各大小城寨,缺兵又少糧餉,如今就剩下2千多人了”
“哎,難啊,慘吶,好多老兄弟啊,弓馬嫻熟的鐵血漢子,殺賊報國的忠臣志士”
“餓的都走不動路,最後都慘死在狗賊譚詣和譚弘手里,末將這一次,就是拼了小命,也要干死他們”
這真不是他賣慘,打游擊戰就是如此,要面對幾倍敵軍的圍剿,又缺兵沒輜重補給,能生存下來就不錯了。
歷史上的這幫人,一年後,就是被川陝總督李英國,帶了幾萬兵馬,圍在了梁縣老山里,死的死,降的降,全軍覆滅。
“啪啪啪”
“無妨,沒事,來了就好”
“走,跟著本官,好好干吧,本官看好你”
“還有,咱們得大明朝啊,今非昔比了,陛下戰功赫赫,這個血海深仇,咱們是報定了,你將來的成就,肯定超過涪侯”
督師文安之,沒有絲毫的看不起譚文,慢慢走到他身邊,輕輕拍了幾下肩膀,大聲鼓勵幾句。
能堅守在淪陷區的軍隊,都是英雄豪杰,更何況,如今在西南地區,明軍的戰略優勢,太明顯了。
還有一點,文安之非常肯定,在四川的清軍,甚至是西南的清軍,兵力嚴重不足了。
一支兩三千人的殘兵剩將,半年多時間,都沒有清剿完,可見重慶的虛弱,四川的空虛不足。
而四川的明軍,除了夔東以外,就剩下成都黔國公,兵馬也不多,2萬人左右。
同時,也印證了文安之心中的想法,大明新任皇帝的戰略目標,肯定不是重慶四川,可能是廣東或貴州。
最有可能的就是貴州,夔東出兵,拖住四川重慶,明軍再干死貴州的滿蒙漢清軍。
心中也感慨萬分,這個大明新皇帝,當真是野心勃勃、雄心壯志啊,又想團滅滿清重兵團。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