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137章 潞江,灣子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137章 潞江,灣子橋

    故事回到,2月21日,凌晨。

    凌晨1點左右,吳三桂的先鋒軍3萬多人,打著火把,從壩灣營地開拔,沿著磨盤山的盤山道,開始登山。

    遠遠望去,一支支火把,漸漸匯聚成蜿蜒曲折的火龍,無論是山上的明軍,還是潞江東岸的滿清中軍,都很容易看到。

    凌晨4點左右,潞江東岸,馬料鋪。

    滿清的中軍,4萬大軍,1.5萬民夫,開始埋鍋造飯,收拾行裝。

    凌晨5點半左右,滿清中軍的前營,總兵張國柱部3000人,率先到達灣子橋附近,開始準備渡河。

    明朝的時候,雲南滇西,有高黎貢山,西北面更是青藏高原。

    因此,雲南境內的河流非常多,水系發達,有潞江、瀾滄江、金沙江、龍江、元江、南盤江、北盤江。

    潞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途經雲南,再入緬甸,最後匯入安達曼海。

    潞江中上游,在西藏境內和雲南西南部,高差幾千米,山谷幽深,危崖聳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

    因此,又叫怒江,水流湍急,無法航行,沒有戰船,更沒有商船和客船。

    永昌境內的潞江,已經是下游,河谷較為寬闊,100200米左右,高差500米,水深1030米,行舟操船,難度比較小。

    潞江灣子橋,上游20里的地方,江東村,瓦打壩。

    晉王李定國的親信大將,總兵吳子聖,帶著500精兵,就駐扎在此,負責燒毀灣子橋。

    駐地的地點,選擇非常重要,不能離灣子橋太近,容易被韃子探哨發現,也不能離的太遠,來不及燒毀橋。

    前天晚上,他接到晉王命令後,就在後營4千兵馬里面,挑選精通水性的士卒500,繞道後山,來到江東村。

    總兵潘世榮,留下30條漁船和渡船烏篷船),還有50條竹筏新搭建),戰船和商船的影子,都見不到。

    都是一些平底單層船,桅桿都沒有,小的五六米,大的十幾米左右,載重510人,唯一的優點,就是靈活、輕便、適應性強。

    總兵吳子聖,一氣之下,直接帶兵破門入戶,搶走大量的木材,打造20條小舢板船。

    自此,這幫兵痞,擁有50條小船,50條竹筏,足夠500人操弄。

    凌晨5點半左右,潞江江東村,瓦打壩。

    “都準備好了嗎?”

    總兵吳子聖,站在江邊,眉頭緊皺,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遙望磨盤山的方向,對著身邊的親兵,催促問道。

    昨天,吳三桂的前鋒軍,已經到了磨盤山腳下,今天必定登山。

    燒毀灣子橋的時機,必須掌控好,韃子前鋒軍都上山後,接到號炮,才能出發,最後再切斷滿清中軍的增援。

    此時的他,已經卸掉了甲冑,頭上裹著紅色頭巾,一身短打便裝,手執鋼刀,看上去非常清爽簡練。

    沒辦法,在幾萬大軍的眼皮子底下,燒毀灣子橋,是有死無生的局面,穿甲冑,一旦落水,死得更快。

    “回將軍,都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發”

    “船篷和竹筏上,都放好了萬人敵,還堆滿了硫磺,火油”

    後面的親兵,走上前,雙手握拳,恭敬的回道,沒有絲毫的不耐煩,即便是被問了幾次。

    這也是為啥,岷王朱雍瀃O  焉棧僂遄憂諾娜撾瘢 桓畽 腦 頡br />
    承擔這種任務的死士,必須是一群老武夫,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船上裝滿了萬人敵,每個重達80斤左右。

    經驗豐富的他們,擔心小小的竹筏,無法燒毀鐵索橋,直接上萬人敵,準備炸毀橋墩。

    凌晨6點左右,瓦打壩,明軍臨時露營地。

    此時,總兵吳子聖,焦躁不安,不時的沿著江邊,來回踱步,一會低頭看江面,一會抬頭看向磨盤山。

    “將軍,快看,號炮”

    “將軍,快看,花炮”

    突然,有幾個親兵,指著磨盤山方向的半空中,一個個絢麗多彩的煙花火炮,大聲喊道,把周圍的幾百士卒,全部驚醒了。

    “砰、砰、砰”

    這時,磨盤山方向,號炮和煙花的爆炸聲,才緩緩傳來,光速的傳播,永遠比聲音快。

    “錚、鏘”

    總兵吳子聖,拔出手中的雁翅刀,雙目圓睜,盯著前面的500心腹,放聲大吼道︰

    “大明萬歲”

    “兄弟們,有死無生,登船”

    即便這里面的精銳,都是精通水性,但是怒江水流湍急,船上又毫無防護,光禿禿的往前沖,戰死、淹死的概率非常大。

    “殺、殺、殺”

    “有死無生,殺韃子”

    李定國麾下的500水兵死士,一個個瞪著牛眼,發出狂風驟雨般的怒吼,沖破了寂靜的清晨。

    這幫人,基本上都是雲南人,從小玩水長大,根本不怕水,能被選上,都是視死如歸的鐵血漢子,更不怕死。

    早晨7點半左右,潞江東岸,隆陽,道街,灣子橋附近。

    潞江東岸,人頭攢動,戰馬嘶鳴,滿清的中軍,4萬多人,逐漸匯集在此,焦急等待,準備渡過灣子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早上5點半左右,前營的張國柱部,才開始慢悠悠的渡橋。

    早上6點左右,僅僅渡過了500多人,山上爆發大戰,火光大起,炮聲震天,中軍傳來將令,前營加快渡河。

    這個時候,正在渡河的,還是張國柱的兵馬,已經過了2500人左右,剩余500人。

    沒辦法,古代行軍打仗,最怕的就是橋,士卒能並排走,就不錯了,人多了橋面容易散架,何況還有戰馬和火炮。

    此時,征南將軍卓布泰,滿清中軍的實際主帥,正站在潞江東岸。

    身材魁梧,肩膀寬厚,腰腹挺拔,胳膊結實有力,一看就知道,年輕的時候,是個沖鋒陷陣的巴圖魯。

    此人的額頭布滿皺紋,兩鬢斑白,眉頭緊皺,面帶憂慮,一下遙望磨盤山,一會緊盯灣子橋。

    突然,後面的親兵里,傳來一個驚叫聲,打破了沉默。

    “大帥,船,好多船”

    征南將軍卓布泰,嚇了一跳,趕緊轉過頭,瞪著牛眼,順著親兵指的方向,一眼就看見了,臉色巨變。

    潞江灣子橋,上游4里左右,一個拐彎處。

    一大群竹筏和小船,從河道拐彎的地方,突然躥出來,順江而下,殺氣騰騰的撲向灣子橋。

    卓布泰身邊的親衛,都是來自北方的菜鳥,船和竹筏,傻傻分不清。

    “來人,擊鼓”

    “傳令前營張國柱,加快渡河”

    “快快快,調集火炮,鳥銃兵,弓箭手,快布陣”

    征南將軍卓布泰,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一連串的命令,咆哮著,噴口而出。

    看著磨盤山的方向,心中暗道,橋面危險了,山上的前鋒軍,估計要完球。

    太近了,探哨都是瞎子嗎?明朝的水軍,都到了眼皮子地下,也沒人稟報示警。

    其實真怪不了探哨,滿清大軍,基本上都是一路平推,各路將帥,都是志得意滿,驕狂不已,探哨也是人。

    誰都猜不到,這幫南蠻子,竟然是一群瘋子,膽敢操舟沖陣毀橋。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137章 潞江,灣子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137章 潞江,灣子橋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