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章 敵我態勢,路怎麼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章 敵我態勢,路怎麼走

    正月初五,午後,岷王府。

    朱雍瀃O 研±鈄印 :瑯 試疲 蚍 簦 桓鋈頌稍詿采希 摯 幾磁蹋 鼻暗牡形宜 降奶 啤br />
    敢問路在何方?路該怎麼走?

    首先,要了解清楚,滿清在雲南的勢力。

    正月初三,滿清大軍,已經匯合,到達雲南昆明,軍隊數量,應該10萬左右。

    去年,滿清三路大軍10萬,分三路,從四川、湖南、廣西攻永歷朝廷,然後,在貴州會師。

    隨後,增援的信郡王多尼,平郡王羅可澤,統帥的滿蒙八旗,3萬人左右,從湖南進入貴州,自此,四路大軍16萬包括南明降軍),會師貴陽。

    滿清三路大軍,在四川、貴州兩省征戰時。

    北路的吳三桂部,會師貴陽後,又回師四川,在重慶,擊敗夔東十三家文安之統帥)。

    南路的卓布泰部,在貴州北盤水,大敗晉王李定國,各路清軍攻城、奪關損耗不少,破城後,必須留軍隊看守。

    特別是貴陽,由五省經略洪承疇,瓖藍旗都統,鎮國將軍羅托鎮守,清理南明朝廷潰兵、土司,同時,料理糧餉,打理後勤,需要大量的兵力。

    沿途幾十個城市,像重慶、貴陽、七星關、這些重要城市,也需要大量兵力鎮守,至少扣掉3萬軍隊留守。

    至于俘虜,滿清攻打南明永歷時,除了吳三桂部,大量收降,其他的滿清將領,基本上都是搞屠殺,換軍功。

    參考永歷朝與滿清,最後一次會戰,磨盤山之戰,晉王李定國,率兵1萬多,抽調6000精兵夷漢選鋒軍),伏擊吳三桂前鋒3萬多人,滿清傷亡1.2萬人,南明傷亡4000多人。

    因此,滿清入滇,會師雲南的大軍,應該10萬左右。

    永歷朝廷,這邊軍隊的情況。

    根據朱雍瀃O 弦皇賴睦芳且洌    θ縵隆br />
    去年12月15日,永歷朱由榔離開昆明,逃到永昌府,路上的護衛將軍,是晉王李定國的心腹,總兵靳統武,帶著4000駕前軍。

    如今,一部分駐扎在城內,通華門附近,金齒衛舊營,另外一部分,駐扎在城南外的漢莊,諸葛亮舊址。

    12月21日,晉王李定國,統領全軍剩余的3.5萬兵馬雜牌不少),負責殿後,撤離昆明。

    為了拖住,滿清的追擊大軍,采用分兵,步步防守的策略,嚴守昆明以西,城池要道。

    12月23日,晉王的大軍,到達楚雄府,殿後大軍,被分兵了。

    蜀王劉文秀的舊部,廣陽伯陳建、艾承業、慶陽王馮雙禮,帶著1萬多兵馬,北上,穿過姚安府,到達四川,蜀王府的根據地,建昌衛。

    晉王李定國,只能留下總兵王國勛,統兵5000人,駐守楚雄府鎮南州。

    隨後,晉王李定國,帶著鞏昌王白文選、泰安伯竇民、廣昌侯高文貴、總兵王國璽,2萬兵馬,繼續向西撤退,到達大理後,布防堅守。

    大西系軍閥,晉王、秦王、蜀王派系,在楚雄府,分道揚鑣。

    證明永歷小朝廷,軍閥內訌公開化,已經撕破臉皮,徹底引爆了,大西系的內部炸彈,嚴重削弱,永歷朝的軍事實力,開始分崩離析。

    公元1658年,晉王李定國聯手蜀王劉文秀,擊敗孫可望後,皇帝朱由榔,把軍政大權,全部托付給李定國,從此,晉王獨攬朝政。

    另一個大功臣,蜀王劉文秀,在大西系中,德高望重,人緣又好。

    大戰後,通過關系,蜀王招降了,大量的孫可望舊部,包括馮雙禮、馬寶、馬惟興、祁三升,還有3萬精銳,夷漢選鋒軍。

    獨攬大權的晉王,非常不滿,心生猜忌,通過皇帝朱由榔,召回四川的蜀王,同時,在軍中,打壓劉文秀、艾能奇、孫可望的舊部,區分晉兵、秦兵。

    同年4月,回到昆明,被解除兵權的劉文秀,忿忿不平,郁郁而終。

    永歷小朝廷,皇帝朱由榔,逃亡滇西。

    朝廷都跑路了,這些軍閥巨頭,徹底沒了顧忌,翻臉,各奔東西。

    貴州會戰時,孫可望舊部,敘國公馬惟興、淮國公馬寶,就率本部,臨陣脫逃。

    戰後,馬寶、馬惟興,也沒有回昆明,而是沿著金沙江,繞路,一路跑到,雲南西北的麗江府。

    這次內訌,徹底暴露了,晉王李定國的弱點,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

    奸臣、佞臣馬吉翔,聯手晉王心腹,金維新、龔銘,李定國被各種忽悠、pua,竟然在大西軍中,排除異己,打壓功臣。

    證明他是將才,軍事家,而非杰出的戰略家。

    永歷朝廷,在前期,能掀起反清高潮,那是因為大西軍三巨頭,通力合作,同仇敵愾,聯手打滿清。

    晉王李定國,前期對陣滿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功赫赫,就是建立在,三巨頭合作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秦王孫可望,反叛降清,蜀王劉文秀,郁郁而終,孤零零的晉王,還在軍中排除異己,搞肅反,焉能不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事實上,南明永歷小朝廷,在雲南的兵力,遠不止3.5萬。

    歷史上,平西王吳三桂,本部兵馬1.5萬,進入雲貴,平定南明勢力後,把投降的南明軍隊,分作十營,馬寶、李如碧、高啟隆、劉之復、塔新策、王會、劉� 砦┬恕ぐ庾郵ャ 鍆 問  鼙 當萬多人。

    還有10個游擊,10個守備,又招撫雲貴土司,到康熙朝時,擁兵十幾萬。

    歷史上,皇帝朱由榔,在緬甸政變後,被囚禁,對身邊的人說︰“當日朕為奸臣所誤,未將白文選封親王,馬寶封郡王,以致功臣墮心,悔將何及?”。

    說明朱由榔,已經意識到,當初孫可望降清後,沒有封白文選為親王,導致晉王獨攬大權,朝廷失去平衡。

    永歷政權的覆滅,並不是兵力不足,將領能力不夠。

    而是皇帝朱由榔,昏庸懦弱無能能力不足、未能平衡各勢力),朝廷內部傾軋。

    最大的問題,是晉王李定國,在軍中排斥功臣,又把朝政大權,托付給奸臣小人,導致大西系內部,離心離德,分崩離析。

    南明永歷小朝廷,一句話診斷,“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

    正月初三,滿清三路大軍,會師昆明。

    1月31日,撫遠大將軍,信郡王多尼,派正白旗副都統,白爾赫圖卓布泰、鰲拜族弟),率兵1.5萬,為前鋒軍,沿著南方絲綢之路滇緬路),追擊永歷朱由榔。

    2月7日,前鋒白爾赫圖部,到達楚雄鎮南州今南華縣),南明總兵王國勛,領兵5000兵馬,死守鎮南州。

    2月9日,清軍攻城,南明土司官,段良臨陣叛變,清軍破鎮南州南門。

    總兵王國勛,棄城而走,率殘部1500余人,退到大理府,祥雲縣普𦖿兵站,滿清總兵線國安定南王舊部),隨後追上,縱兵圍城。

    2月10日,滿清前鋒軍,白爾赫圖部,破普𦖿兵站,南明總兵王國勛,兵敗被殺。

    隨後,平西王吳三桂,征南將軍卓布泰,在普𦖿匯集大軍,殺向大理府。

    駐守大理府的晉王、鞏昌王,得知鎮南州破城後,滿清揮軍向西,非常震驚。

    鞏昌王白文選,勸說晉王,帶著兵趕緊離開,去永昌,保護皇帝朱由榔,自己帶本部1萬兵馬,留下來斷後,阻擊吳三桂部、卓布泰部。

    2月14日,晉王李定國,帶著最後的1萬精銳,連夜撤兵,回到永昌府。

    皇帝朱由榔,得知消息後,召集朝廷重臣,廷議決定,撤往滇西邊境。

    晉王安排心腹,平陽侯靳統武,率4000駕前軍,護衛永歷皇帝,逃亡滇西邊境騰沖。

    李定國,則是留在永昌,掩護朝廷轉移,伺機反擊,滿清的前鋒軍,吳三桂部。

    現在是正月初五。

    正月底,滿清大軍,發兵滇西,2月中旬,吳三桂的前鋒軍,就會殺到永昌府。

    朱雍瀃O 抗飪斬吹目醋糯側 搶錆孟窆衣舜笳〉叮 骰位蝸蛩忱矗 諾彌倍噲隆br />
    怎麼搞?路怎麼走?

    逃亡出國?還是奮起反擊?

    軍隊,槍桿子,又在哪里?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章 敵我態勢,路怎麼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章 敵我態勢,路怎麼走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