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馨愜意的氛圍中,陪著家人悠閑地度過了將近一周的時光。
6月6日這天,陽光暖暖地灑在大地上,微風輕拂,帶來絲絲涼爽。就在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里,漢興港那邊突然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一艘滿載著五千人的船只穩穩靠岸,正式拉開了這規模宏大的兩百萬人安置工作的序幕。
田慧君和小武去夏國借兵的談判在6月2號端午節那天已經成功,十萬夏國士兵已經分批進駐玄冥州,漢興,炎黃島和燭龍州。
談判之所以這麼順利一開始因為大漢提供的農業技術設備恰恰是夏國目前最需要的;二是因為由于大漢的異軍突起,夏國北方的安全問題基本解決,有大漢在紅熊只會拉攏夏國,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動不動想從夏國身上咬塊肉下來。
安全隱患消除後,對于夏國而言,從北方眾多部隊中抽調十萬人,自然是輕而易舉之事。
田慧君也十分聰明,為這次借兵行動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漢文明共同體互助計劃。在目前這個兩極爭霸的年代,大漢可以說是夏國的天然盟友,不論從哪方面來講,夏國都不會拒絕這個合作。
如此一來,劉正精心謀劃的計劃,正有條不紊地逐步實施著。
這十萬能征善戰的士兵,三年之後究竟會有多少人選擇留在大漢,目前還難以預料。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便屆時這十萬人返回夏國,待他們轉業之後,肯定會有人拖家帶口,再次義投奔大漢。
為何會有這樣的推斷呢?
那是因為夏國高層中的很多人,依舊深受固有思維的束縛,習慣用意識形態來看待各類問題。這是一個橫亙在發展道路上,始終繞不開的關鍵問題。
十萬人即使歸國以後的生活處境也不會好到哪里去。這也算是劉正暗暗存下的一個小心思吧。
關于二百萬人的安置問題,劉正站在巨大的地圖前,目光在燭龍州、炎黃島、漢興和玄冥州等區域間緩緩移動,手中的筆在各個地點上輕點,心中仔細權衡後,做出了如下計劃。他打算將五十萬人安置在燭龍州,十萬人安置在炎黃島。剩余的一百四十萬人中,五十萬安置在漢興,另外九十萬則安置于玄冥州的傳統聚集區。
確定好二百萬人的安置分布後,不得不正視這些安置地的實際情況。對于這兩百萬人來說,這些地方可以說是苦寒之地了。但倘若要在寒冷與失去生命之間做出抉擇,想必他們寧願選擇忍受寒冷。
燭龍州,除了寒冷之外,其實蘊含著巨大的潛力。這里擁有北美最大的油田,早在68年就已被發現,當時鷹醬便已著手開發。劉正通過影分身獲取到這一重要消息後,便對燭龍州的未來發展有了清晰規劃。待安置于此的五十萬人安定下來,便全力投入油田及其他油氣資源的開發工作。
炎黃島,雖面積不大,卻也有著獨特的價值等待挖掘。而漢興,地理位置優越,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能為安置在此的五十萬人提供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
玄冥州的傳統聚集區,雖然氣候寒冷,但油氣資源極為豐富。這里除了油氣,礦產資源也頗具開發價值。劉正深知,雖然寒冷限制了農業的發展,但漁業、油氣、礦產開發以及重工業注定會成為這些地方的主導產業。
有紅熊和鷹醬此前打下的基礎,再加上劉正憑借自身能力源源不斷地提供糧食和蔬菜,他堅信,在三年之內,這些安置區域不僅會走上正軌,還會取得進一步的發展。與紅熊和鷹醬相比,劉正最大的優勢在于他擁有無限的影分身,這使得那些極寒之地的資源也能得到充分且有效的開發利用。
待安置工作全部完成後,緊鑼密鼓開展的便是行政區的劃分、各級政府的組建、軍隊的籌建以及警察的選拔工作。而各級官員,都將從這兩百萬人中產生。
這兩百萬人並非全是普通民眾,其中匯聚了各界精英,有學者、企業家、經驗豐富的工人,以及其他各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比如說,學者們憑借其深厚的學識和專業素養,能夠為行政區劃分提供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議;企業家豐富的管理經驗,有助于各級政府的高效組建與運作;經驗豐富的工人則可以憑借精湛技藝,為軍隊裝備制造等相關工作貢獻力量;來自其他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也能各展所長,在警察選拔、各部門基礎事務處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搭建國家運行的基本框架並非難事。
大漢未來國家各部門的建設,注定要在實踐中摸索前行,如同摸著石頭過河。盡管世界上存在眾多優秀的國家治理模式可供參考,但大漢有著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地理以及人口結構等因素。他國模式是基于其特定國情發展而來,完全照搬並不適合大漢。大漢必須深入研究自身實際情況,取他國模式之精華,去其不適合本國國情之糟粕,從而探索出一套獨具特色、適合自身發展的國家管理模式。
嚴格來說,這並非完整的計劃,只是劉正初步的設想,隨後會由影分身整理成書面內容,交到劉文、劉武和李向北手中。他們三人接到劉正的想法後,將以此為核心開展各項工作,而這些工作對大漢未來的走向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大漢未來的發展歷程中,劉正有意隱匿于歷史的幕後,不追求個人聲名的彰顯。然而,劉武、劉文、李向北以及田慧君等人,他們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擔當,成為了大漢輝煌歷史的初代開拓者與堅強基石的奠基者,注定會被後世永遠銘記,他們的功績將在大漢的史書中熠熠生輝。
劉正的思緒沉浸在對大漢未來美好藍圖的勾勒中,那一幅幅繁榮昌盛的畫面在腦海中不斷閃過,情不自禁地,一抹欣慰且充滿期待的笑容,緩緩在他的臉龐綻放開來。
就在這時,“叮鈴鈴” 一陣清脆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
接通電話後,他猛地一拍腦袋,心中暗自懊惱。這幾天滿腦子都是大漢未來的規劃,竟然把還在圍困中的北海島給忘了,看來是時候解決那里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