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他所知,燕赤霞曾經也在朝廷當過官,只不過因為厭惡了官場的爾虞我詐,加上奸臣當道,所以才離開官場。
“沒想到前輩對我如此了解,不錯,一百多年前,我也參加過科舉,還是進士出身。
只是因為我出身不高,所以並未得到重用,也只當過縣尉和判官。
後來更是被小人所害,雖然我解決了麻煩,但也對官場失望了,後來干脆辭官歸隱。
再後來,我拜了一名劍客為師學習劍道,花了20年的時間將劍術練至巔峰,最終以武入道,感應到了靈氣。
再後來我便四處尋仙訪道,佛道兩家都拜了師父。
這些年我四處游歷,想要不斷突破,只可惜我天資不算高,也無背景和資源,只能止步于此。
幾十年前我听說郭北縣有樹妖作祟,前來查看,發現這樹妖果然在吃人害人,而且有突破的征兆。
我怕這樹妖姥姥突破後,為禍一方,讓此地百姓遭殃,所以便駐扎下來阻止它。
只可惜我不是那樹妖的對手,只能憑借軒轅劍讓其忌憚,不敢隨意殺人,因此一直在蘭若寺隱居。
多虧了前輩,否則我有生之年都無法解決這只樹妖了。”
頓了頓,燕赤霞又接著說道。
“前輩要問我對這朝廷如何看待,我只能說沒救了。
如今的朝廷奸臣當道,只顧享樂,導致國運衰落,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即便有忠臣良臣想要改變,也會被誣陷攻訐。
所以我對這朝廷沒有任何好感,即便身懷絕技也不想去幫他們,不想同流合污。
倒不如讓他們衰落下去,等國運徹底耗空,百姓揭竿而起,再造乾坤即可。”
听到李昊天發問,燕赤霞也有些意外。
不過他還是順著李昊天的話回答了起來,眼中盡是追憶之色。
燕赤霞年齡其實也不小了,至少有150歲以上。
他出生的時候,當今朝廷才建立還不到百年的時間,國運還算鼎盛。
但那個時候朝廷便問題多多,武將勛貴一戰頹喪,文官集團做大,肆意四處兼並土地,黨爭激烈。
燕赤霞這種剛正不阿的性格,自然首當其沖,受到了無妄之災,所以他被排擠了出去。
好在燕赤霞早早地離開了官場,要不然恐怕下場不會好。
到後來燕赤霞就四處游歷了,沒有接觸官場的事。
只是這100年來,肉眼可見的,天下的百姓是過得越來越苦了。
朝廷越來越腐敗,甚至不少地方都出現起義軍,但都被朝廷壓了下去。
燕赤霞雖然修行劍道,實力不弱,但想要改變也有心無力。
畢竟朝廷內也有不少能人,靠他一個人根本翻不了天,所以他只能隱居起來,降妖除魔,算是眼不見為淨。
到後來國家越來越亂,國運也越來越衰弱,燕赤霞就更加不想管了。
他只想著朝廷趕緊被推翻了為好,重建一個王朝。
“燕大俠,沒想到你曾經還中過進士,我以為你從小習武呢。”
一旁的寧采臣,听到燕赤霞訴說自己的經歷也有些驚訝。
剛遇到燕赤霞的時候,燕赤霞便是一個大胡子劍客形象。
看著五大三粗的,不像好人,一點都沒有文人書生的樣子,沒想到燕赤霞居然曾經還是進士,這太不可思議了。
要知道他寧采臣自小讀書,到現在也不過才中童生而已,連秀才都還沒有中。
要不然他也不會淪落到來偏遠地區收賬,這可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哼,你小子竟然敢以貌取人!我不僅中過進士,曾經還是一州解元呢,我驕傲了嗎?”
“不過嘛,那時朝廷雖然黨爭激烈,但還算開明,文風鼎盛,所以寒門中也有不少人中進士。
現在嘛?這朝廷奸臣當道,寒門中人別說中進士了,恐怕中舉、中秀才的都沒幾個。
你小子要是沒背景,趁早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即便僥幸考上,也要投靠那些人,給那些門閥勢力當狗,才能混下去。”
見寧采臣以詫異的眼光看自己,燕赤霞不由得有些生氣。
他鼻孔一噴,胡子都飄了起來,瞪了一眼寧采臣憤憤道。
當然,他說這些也是為了提醒寧采臣。
畢竟這傻小子心性不錯,文采也還行,但資質嘛,也就那樣。
要是放在100多年前,努努力考個舉人也是可以的,至于中進士那就要看天意了。
但現在根本不可能。
這些年,燕赤霞也曾走南闖北,雖然不曾主動關注朝廷之事,但多多少少也打听過一些消息。
各地的官員幾乎都是門閥貴族把持,寒門出身的少之又少,寧采臣想要考取功名當官,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哎,皇上難道就不管嗎?”
听到燕赤霞的話,寧采臣不由得嘆了口氣。
燕赤霞說的這些,其實他已經經歷過,自然也明白,只不過仍然不甘心。
“皇上?哼,你要說開國的那幾位皇帝,還有這個能力。
但後面這些皇帝,一個比一個廢物。
有愛玩蛐蛐的,還有愛木工的,甚至還有幾十年都不上朝的。這樣的皇帝你能指望得上?”
見寧采臣說出“皇上”二字,燕赤霞就更加不屑了。
當今朝廷皇室的名聲可不太好,尤其是最近幾代皇帝,更是一個比一個奇葩。
當然,燕赤霞也知道,朝廷被奸臣把持,當皇帝的難以改變,只能用這種方法來對抗。
但皇室享受天下的供奉,卻無能力改變現狀,本身就是一種罪,說他們廢物一點錯都沒有。
說完,燕赤霞也沉默了。
他本來就是直來直去的性子,根本不想去沾染官場的事情,只盼望天下各路的起義軍再猛烈一些,直接改朝換代。
“燕道友說的好,我完全同意。”
听了燕赤霞的話,李昊天也點了點頭。
倩女幽魂世界的確是奸臣當道,妖魔橫生,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這里的民風也十分彪悍,說是亂世一點也沒錯。
要不然諸葛臥龍也不會發出這樣的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