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551章 宦海悟歸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551章 宦海悟歸真

    但他的目光卻依舊灼灼地鎖在秦臻臉上,帶著最後的希冀,等待著回應,等待著對自己畢生心血的最後評判。

    或者說,是對他理想中那條“文治王道”之路的終極認可。

    秦臻的目光,沉沉地落在那承載著呂不韋全部野望、抱負與執念的木匣之上。

    十余冊書卷,每一頁都浸透了這位昔日權相的心血。

    呂不韋的宏願,如一幅理想化的藍圖,壯麗卻與嬴政那銳利如刀、追求絕對掌控與效率至上的現實主義路徑,存在著難以彌合的鴻溝。

    他微微垂下的眼睫,巧妙地掩住了眸底深處一閃而過的復雜光芒,那光芒里有對這部巨著本身價值的認可;有對呂不韋這位“雜家”巨擘,傾盡心力欲為大秦謀劃未來的敬意;但更多的,是一種基于對嬴政性格、意志及秦國國策深刻洞察而生的清晰認知。

    秦臻理解呂不韋的用心,這部書確實是瑰寶,但其核心的“兼收並蓄”、“禮樂教化”與嬴政心中那“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集權藍圖,在本質上相悖。

    良久,秦臻緩緩抬起頭,迎上呂不韋充滿期待的目光,聲音沉穩而誠懇

    “相邦之言,宏闊深遠,字字珠璣。《呂氏春秋》集百家之精粹,融古今之智慧,所言治道,皆為治國安邦的至理良言,確為千古奇書,其價值不可估量。”

    他先給予了高度的、毋庸置疑的肯定,隨即話鋒自然一轉,既是對呂不韋理念的回應,也是一種精準的定位

    “文治安邦,武定禍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皆為國之重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方能成就王業。

    大王……英明睿智,必會珍視相邦此心血結晶,置于廟堂高閣,以為治國之鑒。

    大王欲一統天下,開創萬世基業,這文武之道,皆需之。《呂氏春秋》之智,亦需之。”

    “亦需之”三個字,語調平緩,甚至帶著一絲尊重,卻像一把精準的刻度尺,清晰地定位了《呂氏春秋》在未來的位置,是君王“亦需”的眾多工具之一,是可以借鑒的“治國之鑒”,是“鑒”而非“綱”。

    而非呂不韋夢想中那懸于市門、昭示王道、奠定萬世基的圭臬。

    秦臻的話語,肯定了《呂氏春秋》的學術價值,也承認了文治的重要性,但巧妙地避開了對其核心政治主張的直接評價,更未做出任何關于此書將替代或影響現行法家路線的暗示,更未承諾將其“懸金市門”作為國策。

    他將此書定位為“國之重器”之一,與武功並列,暗示其是未來治理天下的重要參考。

    這既是對呂不韋心血的尊重,也是基于對嬴政性格和治國理念的深刻認知所做出的最現實回應。

    呂不韋眼中的熱切火焰,隨著秦臻的話語,尤其是那清晰的“亦需之”三字,迅速地黯淡、冷卻,直至徹底熄滅。

    他臉上的潮紅褪去,顯出一種灰敗的底色。

    嘴角那絲強撐起的、帶著期盼的笑意,也僵住了,凝固成一個苦澀的弧度。

    那捧著木匣的手,微微顫抖著。

    他明白了,完全明白了。

    秦臻的回答,看似褒揚,實則含蓄而堅決地否定了他“懸金求字”、將此書奉為國策象征的核心訴求。更將那寄托了他全部文治理想的巨著,定位在了“亦需之”的輔佐地位上。

    一個並非不可或缺、隨時可被替代的位置。

    他為之奮斗一生的“王道”理想,在現實的鐵壁前,終究未能成為主流。

    他沉默了。

    許久,才發出一聲極輕、極長的嘆息。

    “唉……”

    這嘆息仿佛抽空了他全身的力氣,肩膀徹底垮塌下去,方才那短暫的、回光返照般的學者神采,徹底消散無蹤。

    “亦需之……”

    他喃喃地重復著這三個字,聲音低啞得幾乎听不見,像是在咀嚼一枚苦果“呵呵……好……好一個‘亦需之’……‘皆需之’……”

    他抬眼望著空曠的屋頂,眼神空洞而茫然。

    又過了許久,他露出了一絲釋然的微笑。

    這雖非他所期待的最高禮遇,卻已是現實政治下,所能獲得的最大程度的認可與尊重。

    他畢生的心血,至少不會被付之一炬,它將作為一份寶貴的遺產,存在于大秦的庫藏之中,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當君王需要更廣闊的視野時,其中的智慧會被汲取、被借鑒。

    這,或許就是他這個被時代洪流拋下的弄潮者,能為這片他曾傾注心血的土地,所做的最後貢獻了。

    他滿足地笑了笑,那笑容里有遺憾,有釋懷,但最終沉澱下來的,是一種將薪火傳遞出去的坦然。

    “少上造……知我,亦知大王。”

    呂不韋喟嘆一聲,再次開口“不韋…確實老了,該退場了。

    自雍城之事塵埃落定,不韋困守此府,日思夜想,許多事,許多執念,沉浮宦海數十載,爭權奪利,步步驚心…如今想來,不過是一場大夢。”

    他的目光轉向秦臻,那目光深處再無半分權臣的凌厲“榮華富貴,權傾朝野,不過是過眼雲煙。

    爭來的權柄,終會散去;奪來的富貴,亦如流水。

    身敗名裂,淒涼收場,亦是尋常。

    所求為何?

    說到底,不過是心底一點不甘,胸中一點抱負,想留點東西在這世上罷了。”

    他緩緩撫摸著那卷《呂氏春秋》,動作變得無比輕柔。

    “如今,一切都想通、放下了。不韋,真的豁然開朗了。

    功過是非,千秋功罪,自有後人評說。這卷書,是好是歹,是懸之高閣,還是束之塵埃,也由它去吧。

    若能有一二微言大義,流入後世,澤被後人,也算不枉此生。

    不韋…確已盡了心力了。”

    他看向秦臻,眼神真誠,帶著前所未有的澄澈與托付之意“大王近來舉措,老夫雖在府中,亦有耳聞。罷黜庸吏,擢拔新銳如斯,整肅律令,銳意東出……樁樁件件,皆是雄主氣象,很好。

    大秦有此雄主,又有少上造這般深謀遠慮、忠勇無雙的肱股之臣,更有隗壯、昌平君之穩重,王綰、李斯之干才,王賁等少壯之銳氣……君臣同心,戮力前行,這大秦的萬里河山,未來可期。

    不韋…放心了。”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551章 宦海悟歸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551章 宦海悟歸真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