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寂靜的街道上穿行,拐過數個街角,最終停在一處並不奢華、甚至略顯樸素的府邸側門前。
府門緊閉,府邸內燈火稀疏,昭示著主人早已安歇。
門吏見到代表左庶長身份的馬車在如此深夜冒雨前來,驚疑不定,趕忙入內稟報。
出乎秦臻預料,並未在外等候太久。
約莫一刻鐘後,府邸側門打開,一名老內侍拿著雨披快步走來,恭敬道“左庶長深夜辛苦,太後有請。雨大,請隨老奴來。”
穿過幾重幽靜的庭院,雨水敲打著廊檐,發出單調的聲響。
最終,秦臻被引入一處溫暖雅致的花廳。
廳內燃著上好的銀骨炭,驅散了雨夜的寒,空氣中還隱隱飄著一絲安神的檀香。
夏太後身著常服,外罩一件素色錦袍,正端坐于主位軟榻上,不疾不徐地翻閱著一卷簡冊。
听到腳步聲,她緩緩抬起頭,臉上並無被深夜驚擾的不悅,反而帶著一絲探究的和藹。
“左庶長如此冒雨前來,衣衫盡濕,莫非出了什麼緊要之事?”
她放下手中的簡冊,微微坐直了身子,聲音帶著老年人特有的緩慢和圓潤,听起來平靜無波,卻讓人不敢輕視。
秦臻趨步上前,深深一揖,姿態恭謹至極
“臣秦臻,深夜冒昧打擾太後清靜,罪該萬死。實乃事涉社稷根本,刻不容緩,臣不得已在此時驚駕,萬望太後恕罪。”
夏太後目光溫和地打量著秦臻,從他微濕的鬢角、緊抿的唇角,感覺到他身上那股尚未完全散去的緊繃氣息。
隨後她抬了抬手,聲音溫和
“罷了,左庶長免禮。哀家這把老骨頭,覺淺,也睡不踏實。說說看,何事如此緊要,讓你非要在這種時辰,頂著瓢潑大雨來見哀家?
坐下說話吧,喝口熱茶暖暖身子。”
言罷,她指了指下首早已備好的席位。
“謝太後賜座。”
秦臻再次行禮,依言坐下。
待侍女奉上溫熱的清茶,他並未立刻飲用,雙手捧著茶盞,組織著語言。
簡單的寒暄過後,夏太後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那雙洞察世事的眼楮靜靜落在秦臻身上。
接著,她聲音依舊溫和,卻多了一絲鄭重“左庶長,你我皆知,此等時辰,此等風雨,絕非尋常客套之時。深夜蒞臨,所為何事?可是為了政兒?”
“政兒”二字,她喚得親切自然,目光卻更加專注。
秦臻放下手中並未飲用的茶盞,迎上夏太後的目光,坦然道
“太後明鑒。臣此來,確為大王,亦為我大秦國運。”
他微微一頓,聲音低沉卻清晰無比“臣欲助大王,于明年今日,加冠親政,執掌乾坤,君臨天下。”
“明年今日?親政?”
夏太後手中的茶盞微微晃了一下,幾滴茶湯濺落在她素色的錦袍上。
明年,嬴政年方十七。
距離祖宗禮法規定的加冠親政之年二十二歲,尚隔整整五載。
這無異于將秦國至高權力的更迭進程,以一種近乎石破天驚、離經叛道的方式猛然提速。
饒是夏太後歷經風雨,心性早已錘煉得波瀾不驚,此刻眼中也驟然爆發出難以置信的銳芒。
但這驚詫僅僅維持了一瞬,她很快恢復了表面的平靜,仿佛剛才的失態從未發生。
她放下茶盞,拿起一方素帕,慢條斯理地擦拭著袍袖上的茶漬,帶上了一絲探究和審視“大王尚未加冠,按祖宗規制、朝野共識,親政之期尚早。
左庶長,此言何解?是否操之過急了?
可是政兒在章台宮受了什麼難以忍受的委屈?”
她的話語看似平淡關心,卻暗藏機鋒,將“委屈”二字咬得略重,目光如針,深深刺向秦臻。
秦臻搖搖頭,沉聲道“太後放心,大王天縱英明,胸懷寰宇之志,豈會因些許小人作祟而心生委屈?
實乃國事維艱,時不我待。
太後明鑒,自大王登基以來,雖有三公輔政,然權柄分散,掣肘叢生,政令不出咸陽宮者,比比皆是。
他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加重
“相邦雖勤勉,然其經營多年,門下故舊遍布朝野郡縣。縱有良策,推行之際,亦多有阻滯,陽奉陰違者眾。
楚系、韓系、宗室、外客,各有盤算。
長此以往,政令不暢,國策難行,于我大秦銳意東出、鯨吞天下之偉業,實為巨大隱患。”
他刻意停頓,觀察著夏太後的神色。
見她雖依舊面色平靜,但放在膝上的手指卻微微蜷縮了一下,眼神深處閃爍著思索的銳光,便繼續道“此番河套大捷,大王運籌帷幄、洞察千里之功,朝野有目共睹。
然捷報傳來之時,朝堂之上亦有雜音喧囂,質疑耗費國力,擔憂影響東進大局。
若非大王聖心獨斷,力排眾議,焉能有此拓土千里、安定北疆的不世之功?
此等荒唐局面,根源便在于王權未固,群臣各有其主,眼中只有私利派系,而無君王社稷。”
“嗯。”
夏太後輕輕應了一聲,放下手中素帕,緩緩道,聲音帶著一絲認同“左庶長所言,倒也是實情。
哀家雖深居簡出,耳目未閉。
政出多門,令出多歧,確非國家之福,更非強秦之道。
政兒這孩子,自小沉毅果決,少年老成,心志堅毅,哀家是看在眼里的。
只是提前整整五年親政,非同小可。
宗廟禮法,朝野人心之慣性,各方勢力之平衡,牽一發而動全身。
左庶長,你可有萬全之策,能保此舉萬無一失?
又當如何讓大王在親政之時,便擁有懾服群臣、掌控全局、令行禁止之威?
要知道,權力交接,最易生亂。”
她將問題核心拋了出來,沒有絕對的力量支撐,提前親政就是引火燒身。
她的眼神緊緊鎖住秦臻,等待著他必須給出的、足以說服她的答案。
秦臻等的就是這一問。
他臉上非但不見難色,反而眼中精光一閃,身體再次微微前傾,聲音壓得更低“太後所慮,正是臣日夜思慮之關鍵。
若無雷霆手段,豈敢行此非常之事?
臣為大王親政,已暗中準備數年,其中關鍵,便在于一支足以定鼎乾坤的力量。”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