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483章 攻心術,少年雄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483章 攻心術,少年雄辯

    甘羅面對譏諷,神色絲毫不變,反而上前一步,目光炯炯掃過大殿,朗聲道“大王即位,確乃趙國新章伊始。然,危險已懸于趙國之北而不自知乎?”

    他猛地一頓,清晰而有力地吐出兩個字“燕國!”

    滿意地看著趙偃瞳孔驟然收縮,以及殿內瞬間凝固的氣氛,甘羅繼續說道

    “燕王喜,素無雄才大略,卻偏喜趁火打劫之舉。今聞趙國新君初立,朝局未穩,其豺狼之心已昭然若揭。

    燕國使臣早已入秦,欲結盟伐趙,許諾共分趙國代地、鎬邑。

    其意豈在盟約?分明意在趁火打劫,蠶食趙國膏腴疆土。

    燕軍早已厲兵秣馬,只待春耕結束,便要揮師南下。敢問趙王及諸位公卿,此,豈非趙國眼下之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

    “什麼?燕國竟敢如此!”

    “無恥!燕王喜,卑鄙小人!”

    “秦國?秦國竟與燕國勾連?”

    殿內瞬間炸開了鍋,群臣臉色劇變,驚怒交加。

    甘羅不等聲浪平息,聲音陡然拔高,直指趙國當下的致命軟肋

    “然趙國之患,豈止于燕?大王新君初立,根基未穩,國喪方畢,人心浮動,此其一也;

    北境雁門,因……人事更迭,精銳之師軍心不穩,邊患頻仍,防備空虛。此其二也。

    內憂外患交織,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人事更迭”四字,甘羅語焉不詳,點到即止,卻如同一根無形的針,精準地刺中了趙偃內心深處那塊剛結痂的瘡疤。

    廉頗被逐,若非雁門軍心浮動,遠超他的預料。他堂堂趙王,何至于要派人低聲下氣去尋找那個老匹夫?

    甘羅環視一周,將群臣或驚愕、或沉思、或憤懣的表情盡收眼底,繼續道“若此時燕國舉傾國之兵南下,趙國以北有軍心不穩之疲兵,何以抵擋?趙國以內有新君初立之隱憂,何以凝聚舉國之力?

    腹背受敵之境,縱使趙國將士用命,浴血奮戰,勉強支撐下來,國力將耗損幾何?

    百姓將涂炭幾何?宗廟社稷,又能安泰幾時?”

    一連串的詰問,重重敲打在每一個趙國權貴的心坎上。

    趙國剛剛經歷王位更迭,北境又因廉頗被逐而軍心浮動,若燕國此時大舉南下,後果不堪設想。

    趙偃臉上的玩味和不信早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驚怒交加與難以掩飾的凝重。

    他身體不由自主地前傾,幾乎從王座上站起來,沉聲道“使者此言……危言聳听!莫非……莫非秦王亦欲趁此良機,對我趙國落井下石?”

    甘羅微微一笑,那笑容在少年臉上顯得格外鎮定,也帶著一絲洞察人心的力量

    “趙王多慮了。我王仁義,最重邦交之信義。秦國所憂者,非趙國之存亡本身,乃天下之均衡也。

    若任由燕國趁趙國疲弱鯨吞大片疆土,其勢必然坐大,野心膨脹,此非秦之所願,亦非天下諸侯之福。況且……”

    他語氣一轉,帶著毫不掩飾的鄙夷“我王光明磊落,豈屑與那反復無常、蛇鼠兩端的燕國為伍?秦國,無意亦不屑與燕國瓜分趙土分毫。”

    聞言,趙偃緊繃的神經稍稍松弛,但心頭的疑雲反而更濃“那……那秦使所言獻計,究竟為何?”

    “為解趙國于燕之危困,亦為維系天下格局之穩定。”

    甘羅頓了頓,迎著眾多復雜探究的目光,上前一步,拋出了此行的核心“我王有一策,非但可助趙國化解此劫,轉危為安,甚至……可令趙國因禍得福。”

    “何策?”趙偃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來,身體幾乎探出王案。

    “燕國覬覦趙國,所恃者,無非趙國新立,燕王以為有機可乘。然,若趙國願與秦國結為盟好,割讓河間五城之地予秦,則形勢立轉,乾坤可逆。”

    “荒謬!”

    話音未落,趙偃已勃然暴怒,臉色鐵青,拍案而起“寡人繼位伊始,寸功未立,便要割讓便要割讓祖宗浴血打下的基業?

    河間五座城池!甘羅小兒,你安敢如此羞辱寡人,羞辱我趙國?寡人若行此辱國之事,豈非遺笑天下?”

    “大膽狂徒,妖言惑眾。”

    郭開立刻跳了出來,尖叫道“此乃亡國之論!大王,請即刻將此獠逐出殿外,梟首示眾,以儆效尤。”

    “斷不可行!”

    “秦人奸詐,欲壑難填!”

    殿內群臣亦是嘩然,指責、怒罵之聲不絕于耳。

    面對趙偃的暴怒和滿殿的敵意,甘羅面不改色,又向前踏了一步。

    連他身後的蕭何,也只是眼神微微一凝,旋即恢復沉靜。

    甘羅迎著趙偃幾乎要吃人的目光,語氣反而更加從容不迫“趙王息怒,諸位大臣請暫息無名之火,且听外臣細剖此局之利害,再論羞辱與否。

    獻城之舉,絕非怯懦畏縮,看似趙國割肉,實乃斷尾求生之智,禍水東引之謀。更是……化險為夷,因禍得福之始。”

    接著,甘羅不疾不徐,層層推進,將各種利弊皆款款而談,條分縷析,邏輯嚴密,將秦的強勢、燕的貪婪叵測、趙國面臨的生死困境以及唯一的破局希望,剖析得淋灕盡致。

    將看似屈辱的割地,剖析成了一場關乎趙國存續與崛起的精妙戰略。

    “趙王!河間五城,非獻不可得之利,實為趙國未來霸業之基石。

    今日看似割肉,實則是為明日烹煮燕國這只肥羊而添柴積薪。大王乃明君雄主,當知壯士斷腕,非為懼痛,實為保全性命身軀,以待日後宏圖。

    忍一時之痛,換百代之安,開萬世之基,何樂而不為?

    孰輕孰重,請大王與諸位明公三思。”

    甘羅的每一句話,都精準地剝開了表象,直刺趙偃內心最深的恐懼和最迫切的渴望。

    他將恐懼、貪婪、現實困境與宏偉誘人的未來藍圖,巧妙地編織進這“獻城避禍反得利”的邏輯鏈條里。

    恐懼驅使其接受現實,貪婪引誘其追求更大的回報。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483章 攻心術,少年雄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483章 攻心術,少年雄辯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