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著地上碎裂的玉玨殘片,聲音因亢奮而微微發抖,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寡人意已決!明日起,新政即刻施行。
邊防駐軍,立即裁減三成。
所省糧秣軍資,悉數充入寡人內庫。
再有妄議新政或質疑寡人伐秦大計者,視同抗旨,形同此玉。”
“大王聖明!天縱神武!”
就在這壓抑到令人窒息的氣氛即將凝固之時,一聲高亢激昂、充滿諂媚的頌揚聲響起。
郭開如同早已排練好一般,在趙偃話音落下的瞬間,向前一步,手中笏板清脆地叩擊地面,發出悠揚的響聲。
他深深跪拜,聲音洪亮得幾乎要掀翻殿頂“大王天縱英才,聖心燭照。
此等恩澤萬民、富國強本之新政一旦施行,趙國必將如旭日東升,重現勃勃生機。
大王三年伐秦之宏圖偉略,氣吞山河,震古爍今,此乃我趙國百年未有之大志。
天下百姓感念大王仁德,必將載歌載舞,頌揚大王聖明。
趙國盛世,指日可待。
臣,郭開,為大王賀!為趙國賀!”
他刻意拔高的頌聖之詞,如同給新王的獨斷專行和瘋狂誓言披上了一層“民心所向”、“雄才大略”的華美外衣,在這死寂的大殿中顯得格外刺耳和空洞。
朝堂之上,阿福垂首而立,無人看見他嘴角勾起的那一絲冰冷的弧度。
一切,都在按秦國的劇本上演。
三日後,邯鄲城。
一面高大的告示牆前,擠滿了聞訊而來的邯鄲百姓。
牆上貼著加蓋了鮮紅王印的新政告示,識字的人低聲念著上面的內容,不識字的則焦急地向旁人打听。
“減稅了?農稅商稅都減?這新王…倒像是體恤咱們”
“是啊是啊,老天開眼,能喘口氣了,新王看來是個仁君!”
“可是……裁軍?還裁三成?這……北有胡人,西有暴秦,兵都裁了,誰去守邊關?這萬一打過來…長平的教訓…”
“噓!慎言!不要命了?大王不是說了,省下錢糧是為了三年後伐秦。”
“伐秦?三年?唉……”
各種聲音交織,有期盼,有懷疑,有憂慮。
減稅帶來的喜悅,被對邊境安危的巨大恐懼和對那“三年伐秦”誓言的荒謬感沖得無影無蹤。
街角巷尾,幾個衣衫襤褸的孩童拍著手,蹦蹦跳跳,用一種刻意訓練過的、略顯生硬的調子,唱著新編的童謠
“趙王仁,趙王賢,百姓安樂笑開顏!
刀槍入庫馬放山,三年破秦函谷關,秦軍縮頭不敢犯,趙王大旗飄雲端”
沒人注意到,在一個不起眼的屋檐陰影下,裹著普通布袍的阿福,如同一個普通的閑逛路人。
他走到那個唱得最大聲、最賣力的孩子身邊,袖口微動,一枚黃澄澄的金餅悄無聲息地滑入孩子髒兮兮的小手中。
阿福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是低聲重復著指令
“好孩子,記住,見著人多時就唱‘趙王仁,百姓安,三年破秦函谷關,秦軍不敢犯趙關’。唱得越多,越響,越好。唱得好了,這樣的金餅,還有。”
千里之外的咸陽,章台宮深處。
嬴政與秦臻對坐于書案前,一份來自趙國邯鄲的密報,正攤開在案上,其上詳細記錄了趙偃登基後朝堂上發生的一切。
裁軍減稅的新政、怒斥鄭朱、摔碎玉玨的暴戾,以及那最核心、最荒謬的“三年必破函谷”的誓言。
“果然……”
嬴政手指輕輕點著密報上“三年伐秦”那幾個字,臉上露出一絲預料之中的、混合著嘲諷與冷酷的笑意。
那笑容里沒有憤怒,只有一種洞悉獵物愚蠢、勝券在握的冷酷“果然不出先生所料,趙偃甫一登位,便如此迫不及待地自毀長城。
呵,‘三年破秦’。
裁軍減餉,輕稅以邀虛名,竟還敢妄言三年伐秦?
此等志大才疏、狂妄無知之舉,無異于為寡人掃清東進之路。”
言罷,嬴政的目光轉向趙國輿圖上,注視著邯鄲城的方向。
秦臻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大王明鑒。趙偃此人,剛愎自用,貪眼前之利而忘長遠之危。
其裁軍之舉,自削爪牙;
其輕稅之策,看似惠民,實則動搖國本,使府庫更虛;
其所謂‘三年伐秦’誓言,更是痴心妄想,徒耗民力,徒增民怨。
三者疊加,趙國根基動搖,邊防空虛,指日可待。”
他頓了頓,眼中精光一閃
“此消彼長,正是我大秦進一步抽髓吸骨、削弱六國的良機。
臣以為,莊襄王吸納六國流民、削弱其根基之國策,正當其時,更應繼續大力推行。
大王可著李斯等人即刻擬定細則,布告天下,廣施恩澤
大開函谷關、武關。
凡六國流民願入秦墾荒者,賜田宅,免賦役三年。
六國民眾苦于戰亂賦稅久矣,聞此仁政,必舉家西遷。此乃抽六國之髓血,壯我大秦之筋骨,一舉兩得之策。”
聞言,嬴政的目光從趙國輿圖上收回,落在秦臻臉上,緩緩點頭,眼中是毫不掩飾的無限野心
“善!先生此策,正合寡人之意。
流民如水,逐利而趨。六國失其民,如樹斷其根,其亡必速。”
緊接著,嬴政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一種掌控天下的冷酷決斷“劉高,即刻傳寡人詔令依先生之策,命李斯全權負責,擬定細則,布告天下,即刻施行。
寡人要這天下流民,盡入吾彀中。
寡人要這六國根基,盡化為我大秦沃土。”
章台宮內,一場以天下為棋局、以人心為棋子、以趙國自毀為契機的宏大戰略,正隨著趙偃的瘋狂和嬴政的冷靜算計,加速鋪開。
趙國,這個曾經強橫一時、阻擋秦國東出的勁敵,在趙偃的手中,正加速滑向深淵。
而秦國,則如同耐心等待獵物的猛虎,靜觀其變,蓄勢待發。
咸陽、上林苑趙佾居所。
趙佾坐在案幾前,指尖無意識地、一遍又一遍地摩挲懷中那片寫著“太子蠱,趙偃鑄”的木牘。
這六個字,如同烙鐵,日夜灼燒著他的心。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