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447章 礦脈與短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447章 礦脈與短匕

    秦臻的目光先是掠過蕭何,點點頭,隨即落在甘羅身上,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位歷史上驚鴻一瞥的少年天才。

    眼前的甘羅,面容清俊,眼神明亮銳利,帶著遠超年齡的自信與洞察力。

    言談舉止間,既有世家子弟自幼燻陶出的優雅從容,更有一股初生牛犢不畏虎、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勃勃銳氣。

    這份氣質,與史書中那位十二歲拜上卿、智取趙國城池的少年形象,瞬間重疊。

    “甘茂之孫,無需多禮。令祖縱橫捭闔之才,威震諸侯,名垂青史,余亦心向往之。少年英才,氣度不凡,坐。”秦臻聲音沉穩,指了指旁邊的蒲團。

    “謝先生。”甘羅依言端坐于蒲團之上,蕭何則侍立在一旁。

    而後,秦臻並未過多寒暄客套,而是如同對待一位可堪論道的士子般,開門見山,切入核心“聞甘士子已入相府,襄助相邦理政,參與機樞。

    相府乃國之中樞,政令所出,事務繁劇,牽涉天下利害。

    不知甘士子近日觀感如何?其中歷練,可有所得?”

    聞言,甘羅精神一振,這正是他最渴望探討的層次。

    他收斂了在蕭何面前流露出的那絲迷茫,展現出在相府歷練後應有的清晰條理與敏銳見解

    “回稟先生。”

    甘羅拱手,聲音清朗而條理分明“小子初涉實務,所見所聞,無不新奇宏大,眼界為之大開。

    相邦府統籌全局,政令通達四方,其效率之高,運轉之精,令小子嘆服。

    尤其有幸列席諸卿大夫議事,上至邦交兵戎,下至錢糧刑名,諸公皆能引經據典,剖析利害,權衡得失,其思辨之深,令小子獲益良多。

    如前日議及韓魏邊境摩擦,相邦征詢對策。

    有大夫便援引‘遠交近攻’之策精髓,剖析當下秦主力東向、不宜與韓魏同時交惡之利害,力主以威壓魏、以利撫韓,分化瓦解。

    其言辭犀利,條分縷析,將邦交之道化為棋盤推演,令小子深感治國如弈棋,看似一子之落,實則牽連全局,步步皆需深謀遠慮,環環相扣……”

    甘羅侃侃而談,將自己在相府所見所聞的高層決策過程、各方政見的踫撞、權謀之術的精巧運用,以他那特有的清晰思路和稍快的語速,條理分明地闡述出來。

    言語間充滿了對權謀智慧的濃厚興趣,和一種急于展示自己洞察力的鋒芒。

    他對縱橫捭闔之術、法家“勢”與“術”的結合之道尤為著迷,觀點新穎大膽,甚至在不經意間,稍帶鋒芒地點評了當前秦國朝堂上某些在他看來過于保守、僵化的策略,認為其“失之于泥古,未能盡用大勢”。

    秦臻靜靜地听著,面上不起波瀾。

    偶爾微微點頭,表示贊許其理解的某個要點;

    或是在甘羅闡述得最激動時,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要害的反問,如“若魏不受壓,反與韓合縱抗秦,此策之後手何在?”、“撫韓之利,當以何物為餌?秦之府庫,可堪此耗?”、“此策見效需幾時?期間若有他國變故,如何應變?”

    每一個問題,都精準地引導著甘羅去深入思考策略背後的潛在風險、執行的具體難點以及更長遠的影響,像精準的刻刀,試圖雕琢這塊璞玉過于鋒芒畢露的稜角。

    甘羅反應極快,思維跳躍靈動,常能舉一反三,對秦臻的反問往往能迅速回應,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和遠超同齡人的、飽覽群書積累下的底蘊。

    尤其在涉及邦交謀略、法家權術時,他更是妙語連珠,靈感迸發。

    交談之中,秦臻的目光始終沉靜地觀察著甘羅。

    看他听到精妙處時眼中迸發的如同星火般的光彩;

    看他爭論時那股毫不掩飾、如同出鞘利劍般的鋒芒;

    更在被自己提出關鍵問題暫時難住、或被自己沉穩有力的邏輯說服時,他眼底深處那一閃而過的、帶著不服輸卻又不得不服的反思與信服……

    這一切細微的流露,都讓秦臻心中對這位少年英才的評價愈發清晰

    “不愧是甘茂之孫,家學淵源,天資穎悟,思維之敏銳、反應之迅捷、辯才之機鋒,確為世間罕見之奇才。

    此子若得良師引導方向,自身再善假于時代之勢,未來成就,或真能追及其祖,甚至青出于藍,堪為大秦未來棟梁之材。”

    然而,在那份由衷的贊賞深處,也悄然升起一絲極其輕微、不易察覺的惋惜與高度的警惕

    “只是鋒芒太露了。言語過于犀利直切,銳氣太盛,急于在人前展示己能,對權術機變之道興趣過濃,少了些沉潛與厚重。

    少年得意,又身處相府那等復雜漩渦中,這份銳氣,極易被他人利用借力,傷人而不自知;亦或遭人中傷,使其鋒芒過早折損。璞玉雖佳,尚需時光與挫折細細打磨其稜角,涵養其內蘊之堅韌與胸懷天下之格局,否則,恐難成大器,反遭其咎。”

    他目光不經意地掃過一旁始終沉靜傾听、目光專注內斂的蕭何,兩人性格氣質的強烈對比,讓秦臻心中的圖景變得更加清晰

    一個如深埋地下的礦脈,沉穩堅韌,厚積薄發,專注于根基與條理,是未來治理帝國不可或缺的堅實基石;

    一個如剛剛出鞘的短匕,寒光四射,銳不可當,擅于捕捉時機,破局開路,若能善加引導,收斂鋒芒,涵養韌性,便是未來開疆拓土、縱橫捭闔、應對復雜局面的無雙利器。

    這一靜一動,一內一外,一務實築基,一銳意進取……若能相輔相成,互補長短,互為臂助,假以時日,必能成為大秦未來不可估量的力量組合。

    想到這里,秦臻看著眼前這兩位風格迥異卻同樣才華橫溢、光芒耀眼的少年,眼底深處掠過一絲對未來的深邃期許。

    他心中那幅關于如何塑造未來帝國治理基石的藍圖,似乎又增添了一塊至關重要、極具潛力的拼圖。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447章 礦脈與短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447章 礦脈與短匕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