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435章 閭里聲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435章 閭里聲息

    “網眼已現,毒瘤顯露。”

    隗壯的聲音低沉,繼續說道“然其根須,尚深埋于泥沼;其爪牙,仍隱匿于暗影。

    孟逸是渠魁,卻未必是源頭。

    林中秘營是爪牙,那秘苑高牆之內藏著的,才是真正的虎狼之心、篡逆之膽。”

    言罷,隗壯猛地抬頭,眼中再無半分猶豫與探查,只剩下決絕與洞悉一切的凌厲

    “老崔,此番涉險,你立下大功,辛苦了。此地已成龍潭虎穴,你已暴露,凶險萬分。

    你需立刻撤出雍城地界,尋城外百里外一處絕對穩妥之地隱匿療傷。沒有我的命令,絕不可再露面。

    此番涉險,辛苦你了。”

    隗壯的目光掃過他肩頭的血跡,帶著一絲安撫。

    “阿賓!”

    隨後他的目光,轉而又看向阿賓,繼續吩咐道“秘營精確位置、死士潛行路徑、孟家轉運樞紐節點、營內布局細節,我要你畫出來。

    一絲一毫,縴毫畢現地畫出來。

    同時,增派人手,死死盯住孟逸。

    盯死他的一舉一動,他背後,定有更大的人物在牽線搭橋,需清楚這根線連向何方”

    接著,隗壯走到案前,鋪開一方特制的薄韌皮紙,提筆蘸墨。

    筆尖懸停片刻,凝聚了所有驚駭、憤怒與決斷,隨即落下,將阿賓帶回的鐵證和老崔九死一生的見聞盡數融入

    “臣隗壯頓首百拜大王雍城驚變,謀逆昭然,禍在燃眉。

    其一雍城已築起壁壘軍營。

    牆厚近丈,深基丈許,預留戰格垛口,守衛森嚴,盡為銳士,百將持符守門。

    牆內機樞鍛打之聲震夜不息,兵刃甲冑打造無疑,絕非宮苑之制;

    其二雍城孟氏逸,勾連叛逆,實為爪牙渠魁,其商行掩人耳目,于城北山林深處私設秘營。

    營設木柵望樓,棚藏矛弩、皮甲及強弩部件等軍械無數,更練死士數百,于夜色潛行,路徑直通‘秘苑’,勾連無疑,輸送兵甲死士;

    其三臣下親信,目睹太後車駕赫然停駐于山林秘營之中,形跡詭秘。

    恐非靜修,實為坐鎮中樞。

    勢已成,爪牙畢露,凶焰滔天,恐直指咸陽。

    臣已鎖定關竅,深挖其根,伏乞大王聖鑒,早做萬全之備,雷霆掃穴,以定國本。

    臣隗壯再拜頓首,泣血以聞。”

    寫罷,他以特制火漆重重密封,喚過一名最為機警的心腹死士

    “持此密函,換馬不換人,八百里加急,晝夜不息,直呈章台宮,務必親手交予大王近侍。此函重于我等性命,沿途若有半分閃失爾當自裁,密函自毀。”

    “喏!”

    死士接過密函,貼身藏于最內層,身影迅速融入門外夜色,蹄聲轉瞬即逝。

    密函送出,隗壯的目光再次落回地圖,死死定格在那片陰影籠罩的“山林秘營”之上。

    燈火在他臉上跳躍,一半明,一半暗。

    如同他此刻的內心,一半是發現毒瘤的冰冷殺意,一半是面對深不可測旋渦的凝重。

    “火候…還差一點”

    他低沉自語,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讓那豢養‘珍禽’之地里的‘獸’,再叫得響亮些讓那林中的‘爪’,再伸得長些待其傾巢而出,鋒芒盡露…方是犁庭掃穴,一網打盡之時。”

    此刻,他隱約有了一個模糊猜想,在他心中越發清晰

    那個有可能在關鍵時刻幫了老崔的人,或許正屬于一股更強大、更隱秘、同樣在等待最佳時機將叛逆連根拔起的力量。

    這股力量的存在,雖未明言,卻如同在驚濤駭浪中投下了一枚定海神針,讓隗壯在直面風暴時,心底深處多了一絲底氣和更深的謀算。

    雍城的夜,因這驚天的秘聞與隱秘的援手,而顯得更加粘稠、深沉。

    無形的風暴,已在死寂中醞釀成形,只待那石破天驚的一刻。

    獵手與獵物的界限,在權力與陰謀的泥沼中,變得愈發模糊而致命。

    而那名為“鬼谷初九”的暗影,雖未激起表面巨浪,卻在知情者心中留下了一圈圈意味深長、足以改變棋局的漣漪。

    咸陽城的風,帶著渭水特有的濕潤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秩序感,吹拂著蕭何略顯單薄的褐衣。

    他正如對甘羅所言那般,真正在這座秦國的心髒盤桓了下來。

    他將這次咸陽之行視為一場至關重要的“入秦第一課”,不是從典籍中學,而是從這片滾燙的土地上汲取最真實的養分。

    半個月的光陰,如沙漏般悄然流逝,卻在他心中沉澱下無比厚重的認知。

    這十五個日夜,他的足跡踏遍了咸陽的脈絡。

    他長久駐足于喧囂的“咸陽市”,看商賈如何憑“市籍”有序交易,看“市掾”如何以近乎刻板的精準執行度量衡,罰金、鞭笞皆依律令條文一絲不苟。

    一次,他親眼見一外地商販試圖以磨損的舊斛量米,被市掾當場喝止,那市掾並無怒容,只是面無表情地指著旁邊懸掛的嶄新銅權銅升“律令所定,度量必準。欲售糧,必以此器量之,違者罰金半兩,或笞十。”

    商販臉色尷尬,卻也只能諾諾稱是,乖乖換了標準斛。

    隨後吏員按律抽稅,登記清晰,罕見勒索克扣。

    物價雖有波動,卻在可控範圍內,那份源于律法保障的穩定感,是楚地從未有過的。

    若有爭執,剛起便被平息,效率之高令蕭何瞠目。

    他混跡于閭里巷陌,蹲在簡陋的食肆旁,听老秦人用粗糲的嗓音談論“歲更”的徭役如何分攤。

    “里正昨日又敲鑼了,張家三丁,這回輪到老二去驪山修陵。”一個老漢悶悶道。

    “唉,認命吧,攤上誰是誰,總比魏韓那邊強征亂抓強。”

    另一個接口,抱怨聲中帶著一種“本該如此”的認命感;

    但談及“增爵有粟”、“軍功授田”時,眼中亦會燃起一絲光亮。

    “隔壁王家的小子,上次斬了兩個人,爵升一級,賞了十畝好田,那才叫出息。”

    角落里的婦人則念叨著“今年的‘戶賦’三石半粟已繳了,盼著里正公示的‘勤耕’者能減免些‘芻 ’,省下點草料多養只雞也好……”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435章 閭里聲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435章 閭里聲息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