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364章 兩宮太後的抉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364章 兩宮太後的抉擇

    說罷,秦臻從懷中取出一卷策論,繼續說道︰“在朝會前,在下已與治栗內史簡單草擬了一份《屯田令》。

    按照此令,可命巴蜀之地今年增種粟米二十萬石,再開敖倉舊藏。

    如此雙管齊下,便足可支撐修渠之需,確保修渠工程在糧草方面無後顧之憂。”

    秦臻一邊展開策論,一邊詳細解釋著其中的各項措施。

    “左庶長未免把話說得太輕巧了。”

    羋顛卻對秦臻的話嗤之以鼻,冷笑道︰“萬一鄭國故意拖延工期,或是暗中使壞,破壞水渠,屆時大秦又該當如何?修渠本就是耗時耗力的大工程,若再遭人蓄意破壞,不僅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還會讓大秦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

    “水工眼里只有水勢,無關邦交。鄭國之能,有目共睹。

    其在襄城治理汝水時,巧用‘束水沖沙法’制服百年不遇的洪水,讓當地百姓免受水患之苦。此等奇才,我大秦若錯過,實乃一大損失。”

    秦臻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眾人,朗聲道︰“況且治水乃國之大事,關乎萬千百姓的生計,承載著大秦未來的興衰。

    鄭國若想青史留名,為後世傳頌,他必會竭盡全力,真心修渠;若心懷不軌,我大秦有的是辦法讓他原形畢露,讓其奸計無法得逞。”

    待秦臻闡述完,嬴政將目光轉向呂不韋,問道︰“仲父以為如何?”

    呂不韋撫著胡須,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似乎在權衡著各方利弊。

    良久,他緩緩開口道︰“臣以為,修渠乃百年大計,不可輕忽。但韓國若想以一渠拖垮大秦,未免也太小看我大秦耕戰之法。”

    聞言,嬴政點了點頭,袍袖拂過案幾上的《涇水修渠策》,指尖在“瓠口”二字上輕輕一叩。

    隨後他起身,目光掃過台下眾臣,朗聲道︰“寡人問你們,關中鹽堿地千里,畝產不過一石,若有渠水灌溉,畝產可增至幾何?”

    聞言,殿內群臣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應答。

    此時,治栗內史上前兩步,躬身道︰“大王,臣去年巡視涇水,觀沿岸百姓煮土為鹽,若能引涇水沖堿,臣按《考工記》水土比例推算,畝產至少可增至三石。”

    他話音未落,殿內便響起一片低低的驚呼,三石意味著什麼,眾臣再清楚不過︰那是足以讓關中倉廩豐實、百姓免于饑饉的數字。

    “三石!”

    嬴政重復了一遍,伸手按住腰間劍柄,目光掃過眾人︰“諸位可知,這三石粟米能讓多少黔首吃飽飯?去年涇水決堤,餓殍遍野,你們難道忘了?”

    “大王,修渠需連通涇洛,工程之險堪比登天。若中途渠堤崩塌,必致無數傷亡,屆時臣等有何顏面,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羋顛躬身道。

    “列祖列宗若在,必贊大王眼光!”

    這聲清越的論斷,驚得眾人齊刷刷轉身,只見夏太後在宮娥的攙扶下踏入殿內。

    原來,她听聞朝堂起修渠之爭,特意趕來。

    “拜見太後!”

    見夏太後駕到,眾人紛紛躬身行禮。

    她緩緩走到嬴政身側,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隨後她掃視群臣,最後目光落在羋顛身上︰“哀家听聞,韓王想借修渠拖垮秦國,可有此事?”

    “正是!此計歹毒,望太後勸阻大王。”

    羋顛連忙拱手道︰“修渠工程浩大,工期尚不知幾何,正是韓國求之不得的喘息之機啊!”

    “哀家倒覺得,這是天賜良機。”

    夏太後語氣平和,緩緩而談︰“治水者,乃治天下之基也。哀家聞諸君就修渠一事爭論不休,故特此前來,略表愚見。

    哀家雖深居後宮,卻也知水利乃國之根本。

    昔年宣太後誘殺義渠王,不僅使得隴西得以徹底安寧,更為大秦換來了一片廣袤牧場,為大秦鐵騎提供萬千戰馬。

    如今,我大秦用韓國的水工,換關中千里糧倉,有何不可?

    鄭國此人若真具備真才實學,大秦自然應當善加利用。

    畢竟,大秦若欲一統天下,必須擁有雄厚的國力作為支撐。”

    說到此處,她環顧四周,聲音逐漸拔高︰“修渠一事,看似艱難險阻,實則意義深遠。一旦成功,必將造福千秋萬代。

    些許困難與質疑,又豈能阻擋我大秦前進的步伐?

    當年宣太後臨朝,世人皆笑女子治國,可結果如何?她為大秦鋪就了東出之路。

    這修渠之舉,看似冒險,實則可換來萬世之基業!”

    最後,夏太後將目光落在了嬴政身上,嘴角的皺紋漾起慈愛的弧度,微笑著說道︰“大王既有此雄心壯志,哀家自當全力支持。

    想當年孝文王曾說,‘秦之強,非兵強,乃民心強’。

    哀家相信大王之眼光,亦堅信我秦國子民定能齊心協力,共鑄這千秋偉業!”

    夏太後的一番話,瞬間在朝堂上掀起波瀾。

    眾人面面相覷,皆沒想到深居後宮的夏太後竟會在此時出面,且態度如此堅決。

    華陽太後原本一直靜靜坐在一旁,聞得此言,此時也輕輕點了點頭。

    此刻她目光閃爍,似在深思熟慮。

    須臾,她緩緩開口道︰“夏太後所言極是。哀家昔日曾有幸親睹李冰所修築的都江堰,往昔蜀地還是‘地卑濕,民勤苦’,如今蜀地百姓家家有余糧,倉廩豐實,皆因這都江堰之功。

    若此渠能成,必是我大秦之福澤。

    修渠可富民,富民則國強。

    誠然,修渠之舉存有風險,但如此難得之機遇,豈能輕易錯過?

    我等身為大秦臣子,理應盡心輔佐大王,而非一味阻攔。

    或許,這正是大秦崛起的契機,若錯失此良機,實乃憾事。”

    說到此處,華陽太後忽然坐直身子,繼續說道︰“治水與用兵,皆需險中求勝。當年司馬錯提議先盟韓、滅巴蜀,看似險招,卻奠定了大秦東出之根基。

    大秦欲成就霸業,目光必須放長遠些。

    修渠一事,值得一試。

    然而,動工之前,務必要確保萬無一失。這不僅是對百姓負責,更是對列祖列宗的基業負責。”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364章 兩宮太後的抉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364章 兩宮太後的抉擇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