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273章 朝堂爭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273章 朝堂爭論

    須臾,李斯走進內殿,向著嬴政行禮後,便有條不紊地匯報起近些日子的進展。

    他的話語條理清晰,將各項事務都匯報得井井有條。每一個細節、每一處關鍵,都被他精準無誤地呈現在嬴政面前。

    嬴政听完後,點頭稱贊道︰“你所做之事,寡人甚為滿意。不過,咸陽近來有些風聲,你可有所耳聞?”

    嬴政雖每日過著咸陽宮與章台宮兩點一線的生活,看似只專注于政務,實則對于咸陽城內的各類風聲,並非毫無察覺。

    他明白,納賢之舉觸動了某些勛舊的利益,朝堂之上必然會暗流涌動。

    “大王,斯听聞,有些勛舊對納賢之事頗有微詞。但斯認為,秦國若要繼續圖強,廣納天下賢才乃必由之路,絕不能因些許阻力便輕易放棄。”

    嬴政再度點點頭,神色凝重道︰“寡人既決心納賢,便不會被阻礙動搖。

    只是,日後安置賢才時,還是要多加小心,莫讓心懷不軌之人有機可乘。這些賢才乃秦國之瑰寶,若是被別有用心者利用,反倒會成為秦國的隱患。”

    想到這,嬴政轉頭看向劉高,吩咐道︰“去傳御史與上將軍。讓他們速速前來,寡人有要事相商。”

    “喏。”

    ..........

    幾日後,咸陽城的街頭巷尾已能見到不少操著六國口音的外來之士。

    他們或背著書卷行囊,目光中滿是對大秦機遇的期待;或三兩成群,低聲議論著即將到來的仕途可能。

    正如嬴政所料,就在這六國人才陸續步入咸陽城之時,朝堂之上,已然暗流涌動。

    那些反對納賢的勛舊們,手持聯名上書,整齊地站成一排,顯然早已事先商議妥當,諫言嬴政停止如此大規模招攬外來士子。

    為首的朝堂勛舊上前,言辭懇切地諫言道︰“大王,我大秦基業歷經數代先王艱苦打拼,方有今日之盛。

    如今貿然招攬任用眾多外來之人,朝堂局勢恐生變數,還望大王能審慎思量,莫要輕易行此險招。”

    嬴政听聞,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冷冷地看著眾人︰“諸位,此事絕非一時興起,而是關乎我大秦未來興衰的長遠大計,豈容你們隨意阻攔。

    你們只知叫嚷朝堂生亂,可曾靜下心來仔細想過,若不廣納賢才,大秦如何能在諸侯紛爭中,持續保持優勢,脫穎而出,實現大秦歷代先王一統六國之夙願?”

    勛舊們被嬴政的氣勢所震懾,彼此對視,一時語塞。

    但片刻後,為首的這位老臣,硬著頭皮再次上前︰“大王聖明,只是這些外來之人,皆來自山東六國,人心隔肚皮,心思實在難測。

    萬一其中混入六國派來的細作,刺探我大秦機密,擾亂朝堂政務,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我大秦多年積累的根基恐將毀于一旦!”

    就在朝堂氣氛愈發緊張之時,秦臻從群臣之列中穩步走出。

    他先向嬴政行禮,而後轉身面向勛舊們,條理清晰地反駁道︰“諸位大人,選拔賢才一事,自有一套嚴苛且完備的考核流程。

    從身世背景的詳細核查,到學識才能的層層篩選,再到品行操守的多方考察,無一不是嚴謹細致。在如此縝密的考核之下,何來奸細之說?

    若只因擔憂尚未發生的未知之險,便裹足不前,放棄強國之路,實乃短視之舉,恐將貽誤大秦千秋大業!”

    秦臻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

    支持納賢的大臣們紛紛點頭,稱贊其深謀遠慮;而反對的勛舊們則漲紅了臉,想要反駁卻又一時難以找到有力的說辭。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整個朝堂陷入一片激烈的爭論之中,氣氛劍拔弩張。

    秦臻目光堅定,繼續掃視著勛舊眾人︰“諸位大人,秦國僻處西陲,曾屢遭他國欺凌。歷經數代先君艱苦開拓,方有今日之規模。

    往昔穆公重用由余、百里奚等外邦之士,遂稱霸西戎,令秦國聲威遠揚;

    孝公任用商君推行變法,秦國得以崛起于亂世之中,為後續東出爭霸奠定堅實基礎。

    今大王胸懷壯志,欲復穆公、孝公之偉業。然諸位卻因一己之私,拘泥于門戶之見,妄圖阻攔納賢。

    此舉與秦國之大義背道而馳,試問諸位,將秦國之未來置于何地?將列祖列宗之遺志置于何地?”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

    對者們個個面面相覷,一時語塞,有人面露尷尬之色,仿佛被人當眾揭穿了謊言一般;而另一些人則緊咬嘴唇,心有不甘,暗自握緊了拳頭,似乎還想爭辯幾句。

    原本氣氛就極度緊張的朝堂,此刻更是陷入一片死寂。

    然而,就在這沉默之中,關內侯、蔡澤等支持納賢的大臣們紛紛點頭,對秦臻的話語表示贊同。

    這時候,穩坐在高台中段的呂不韋,緩緩站了起來。

    他先是對著嬴政稽首,而後目光緩緩掃向朝堂上劍拔弩張的兩撥人,開口道︰

    “大王聖明,欲廣納賢才,以圖大秦千秋偉業,此等宏略,實乃上上之策,臣舉雙手贊成。

    左庶長方才所言穆公、孝公重用外邦之士成就霸業之事,樁樁件件,皆為我大秦崛起之典範,足見納賢之利。”

    他稍作停頓,隨後目光轉向那些勛舊,語氣柔和了幾分︰“然諸位大人所憂,亦非毫無道理。大秦能有今日之根基,離不開諸位勛舊多年來的耕耘,若驟然涌入眾多外來士子,于諸位大人而言,心中難免會有所不安,此乃人之常情。

    大王,依臣之見,納賢之路乃大秦興盛之必由,絕不可廢。然,亦當適當兼顧勛舊們的利益。”

    呂不韋微微眯起雙眼,沉思片刻後,繼續說道︰“臣以為,可設一過渡之法,讓外來賢才與勛舊勢力相互磨合。如此既能為大秦注入新血,又可保朝堂安穩,此等兩全其美之策,豈不妙哉?”

    朝堂之上,眾人听聞呂不韋所言,頓時交頭接耳,隨後皆望向嬴政,等待著他的裁決。

    而嬴政,則是微微眯起雙眼,陷入沉思。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273章 朝堂爭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273章 朝堂爭論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