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密函,嬴政將其重重拍在案幾上,仿佛這樣還不足以表達他內心的激動。
他站起身來,在殿內來回踱步。
一邊走,他一邊口中念念有詞,自言自語道︰“魏國朝堂之亂,這可是大秦的一個絕佳機會。若能善加利用,必能給魏國造成重創。”
想到這里,嬴政的心情愈發激動,他立刻轉身,對著劉高果斷下令道︰“速速去傳華陽太後、相邦、關內侯,駟車庶長,來此見寡人,一同商議應對魏國變局之策。
另外,你親自前去,務必把這則消息原原本本告訴先生,再轉告先生,明日寡人定會親臨學苑拜訪他,共商大計。”
“喏。”劉高躬身領命。
而後,他迅速轉身,走出殿外。
.........
待眾人聚齊之後,嬴政將密函內容簡要告知給了眾人。
密函上的消息,瞬間打破了殿內的沉寂。一時間,殿內所有人都紛紛議論起來。
“寡人提議,即刻出兵!”嬴政站起身來,雙手撐在案幾上,目光炯炯,聲音中滿是難以抑制的喜悅。
“趁魏國朝堂混亂之際,大秦鐵騎當再度揮師東進,再度一舉奪下高都和汲城。”
話語間,仿佛那兩座城池已然被納入大秦版圖。
在他心中,這無疑是天賜良機,怎能輕易放過?此刻的嬴政,也不管國喪了,滿心只想著開疆拓土,成就不世之功。
“不可。”
此時,華陽太後卻提出了不同意見︰“魏王必定驚慌失措,屆時,大概率還會求魏無忌出山。
諸位都清楚,有魏無忌在,他的謀略與威望,依舊會給我大秦東進之路造成不小的麻煩。
當下,應先繼續利用外交手段,分化魏國各方勢力,待其內部矛盾激化、分崩離析之時,再尋戰機,方為上策。”
這一番話,如同一盆冷水,兜頭澆在正沉浸在興奮之中的嬴政頭上。
他身形一滯,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緩緩坐回原位。
嬴政微微皺眉,眼中的狂熱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冷靜與思索。
他不得不承認,華陽太後所言,句句在理。
若貿然出兵,引得魏無忌再度出山,局勢恐將陷入膠著。
嬴政沉默片刻,緩緩低下頭,開始沉思起來,腦海中權衡著利弊得失。
過了一會兒,嬴政的目光緩緩落在了呂不韋的身上,他開口問道︰“仲父,你意下如何?”
呂不韋上前一步,面帶微笑,拱手施禮道︰“大王,依臣之見,目前形勢下,我大秦可采取雙管齊下之策。
其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當務之急,應當立即著手籌備戰爭所需物資補給。
從糧草輜重到兵器甲冑,均需細致安排、妥善籌備,務必確保我大秦軍隊在戰場上兵強馬壯、無後顧之憂。
其二,繼續需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前往魏國,與潛伏在魏國的細作緊密配合。
或在朝堂之上挑撥離間,或在權貴之間散布謠言,進一步擾亂魏國的朝堂局勢,激化各方矛盾。讓魏國朝堂陷入混亂紛爭,自顧不暇。”
言罷,呂不韋再次拱手,語氣堅定且自信︰“如此一來,待到時機成熟之際,我大秦便可順勢揮師東進。
彼時,魏國上下混亂不堪,我大秦軍隊以雷霆之勢出擊,內外交困之下,魏國必如摧枯拉朽一般,我大秦定能事半功倍。”
華陽太後聞听呂不韋所言,點了點頭。
她心中暗自思忖,呂不韋此計確實周全,既考慮到了戰爭的實際需求,又能繼續利用外交手段來削弱魏國的實力,實乃上策。
沉吟片刻,華陽太後開口贊成道︰“相邦所言,深合哀家心意。待魏無忌身故,魏國再無可用之才,也再無能夠抗衡我大秦之人。彼時,便是大秦東出的絕佳時機。”
關內侯和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