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臻聞听此言,臉上也浮現出如釋重負的笑容,回應道︰“這是好事,如此一來,倒是省去了後續諸多風險,不必再去冒險行事了。”
話音剛落,秦臻不自覺的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緊接著,他又愜意的伸了伸懶腰。
烏桓點了點頭︰“既然上將軍已經攻克了滎陽城,那咱們就一起前往滎陽,面見上將軍吧。”
言罷,烏桓轉過身來,面向身後眾多將士,下令道︰“將士們,先將此次作戰所繳獲的各類補給整理妥當,同時看管好那些被俘獲的韓軍,切莫讓他們有任何逃脫之機。隨我一同前去滎陽。”
“喏!”
秦臻之前的計策,依舊旨在給韓軍來個措手不及。
他打算讓士兵換上韓軍的甲冑,並利用所抓獲的韓軍俘虜,佯裝成運糧隊伍,試圖以此詐開滎陽的城門。
盡管此次他們手中握有韓軍的運糧官作為俘虜,但秦臻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了。
不過蒙驁現在已經成功佔據了滎陽,這也省了事了。
.........
進入秦軍大本營之後,烏桓先去找尋蒙驁,並向其稟報一些重要事宜。而其余眾人,則都是在營帳外等待。
時間並未過去太久,只見一名侍衛快步走了出來,徑直停在了秦臻和王賁的面前。
“公大夫秦軍侯,官大夫王軍侯,上將軍有請二位入帳。”
听到這話,秦臻與王賁對視一眼,彼此點了點頭。
“好。”
隨後,兩人一同朝著蒙驁的營帳走去。
“中尉軍左庶,第六曲軍侯王賁,見過上將軍!”
“中尉軍左庶,第六曲軍侯秦臻,見過上將軍!”
蒙驁緩緩轉過頭來,目光落在了兩人身上,眼中閃爍著毫不掩飾的贊賞之意。
此役,秦臻作為那個出謀劃策之人,其展現出來的超群才智令人驚嘆不已。每一個策略都環環相扣,讓人不禁為之折服。
就連久經沙場的蒙驁也不禁眼前一亮。
而王賁,則是作為計劃的執行者,將每一項任務都完成得極為出色,沒有絲毫拖泥帶水之感。
兩人的多次配合,顯得天衣無縫,使得整個作戰計劃得以完美施行。
看著眼前這兩位青年才俊,蒙驁的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秦國的未來。
“秦大夫,老夫方才仔細聆听了烏桓對你這一次次謀劃的講述,不錯,很厲害,老夫不得不承認,如果換作是我身處當下那樣的局勢,恐怕未必能想出像你這般精妙的謀略。” 蒙驁稱贊道。
接著,他又將目光轉向王賁︰"還有王賁你,此次戰役中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你們倆此番立下赫赫戰功,待回到咸陽之後,大王必定會重重賞賜你們。"
“上將軍過獎了,這都是我們應盡之責罷了。”听到蒙驁這番話,秦臻和王賁連忙一同拱手施禮,齊聲說道。
“老夫所言句句屬實,大王必定會重重賞賜。然而當下,還需探討一下後續作戰方略。你說說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去打這場仗?”
蒙驁目光看著秦臻,想要知曉他心中對于接下來戰事的盤算。
在此之前,蒙驁剛剛獲知了一則情報,據傳,趙國有意出兵南下,現在已經開始在整頓大軍了。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原本打算乘勝追擊的蒙驁不得不暫且壓下了繼續進攻的念頭。
“上將軍,眼下已臨近九月,年關將至。此刻駐守于鞏邑的韓軍是由韓相張平以及公子非統領。此時,若是聯合洛邑方面的守軍,將他們包圍起來並非難事。如此一來,我們便可與韓王展開談判,將這些被圍困的敵軍當作籌碼,迫使韓王割讓土地給大秦。”
秦臻提出與韓王然談判,直接索取大片土地。帶著滿滿收獲,然後秦軍凱旋而歸。
“倘若這次談判果真取得成功,那麼明年一舉滅韓的計劃豈不就要落空了?”
“上將軍,方才在前來此地的途中,我也曾有所耳聞,據說趙國有意派遣援兵支援韓國。如果趙軍真的踏入韓國境內,那麼在短時間內想要攻克韓國剩下的那些城池恐怕將會變得艱難起來。如此看來,倒不如趁此機會直接與韓國展開談判更為明智且切實可行。”
聞言,蒙驁稍稍沉默片刻,沒有再說什麼,似乎在心中仔細權衡利弊得失。
不多時,他像是做出了某種決斷一般,不再糾結于剛剛那個問題,而是話鋒一轉,又詢問起一些其他方面的情況來。
當晚。
蒙驁便決定,在成皋與滎陽兩地留下數量充足的守軍之後,便立刻馬不停蹄的帶領余下軍隊返回丘邑。
同時上報給咸陽,商討與韓國進行談判的事宜。
.........
至于洛口城這邊,局勢變得緊張了起來。
此前,為了探查浮戲山小路的情況,張平派出了三支斥候小隊。
這三隊斥候繞過秦軍防線,向著小路的入口處疾馳而去。
經過一番艱苦跋涉,終于抵達了目的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正如張平所擔心的那樣,這條小路果真出了事。只見小路入口處布滿了秦軍的重重守衛,顯然對方早已有所防備。
正當這些斥候們準備以最快速度將這一至關重要的情報傳遞給韓非和張平時,不料,被秦軍在此地暗中布置的崗哨發現了。
這些韓軍斥候終究寡不敵眾,經過一輪慘烈的拼殺之後,僅有一名幸運兒殺出重圍,帶著滿身傷痕和情報艱難的返回了洛口城。
當他面見韓非和張平並匯報完所見所聞後,兩人頓時大驚失色,再也無法保持鎮定。
“丞……丞相,那暴秦果然心思歹.....歹毒,他們不僅佔領了浮戲山小路的入口處,還在山腳下的出口處原本我們的控制的地方安營扎寨,看樣子是想要徹底截斷我們的退.....退路。”韓非滿臉焦慮的說道。
此時的他全然不顧自己的形象,直接盤腿坐在榻上,眉頭緊鎖,神情異常嚴肅凝重。
原本還算樂觀的形勢,此刻突然急轉直下,變得對他們極為不利。
一開始看似勝券在握的局面,如今卻是風雲突變,讓韓非張平措手不及。
然而,此時此刻的他們對于蒙驁大軍已然成功攻克滎陽這一重要情報仍舊一無所知。
盡管張平心中對此事略有懷疑,但尚未能確鑿地下定論。
倘若他們連這條消息都已洞悉,那麼毫無疑問,他們恐怕將會陷入絕望。
若真如此,他們布置在鞏邑的韓軍,已然徹徹底底被秦軍包圍了起來,進退維谷,全然失去了任何可供選擇的余地。
他們的形勢之嚴峻,可謂危如累卵。
“唉……”一聲長嘆從張平嘴中悠悠傳出。
“看來我們著實是大大低估了這些秦人,而且我現在懷疑,那留守于浮戲山的秦軍不過是個迷惑我們視線的幌子罷了。
極有可能,秦軍早已暗中抽調部分兵力,以浮戲山作為起始點,悄然對我們的補給線展開了打擊。按照常理推斷,如果秦國大軍的補給線遭到破壞,失去了糧草支持,他們理應早早便下令全軍撤退才是,不至于拖到現在。”
張平此刻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起來,他意識到眼前局勢的嚴峻性,這種認知甚至超過了韓非。
此時,他們所面臨的狀況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如果不能妥善處理,不僅留守在鞏邑的韓軍會陷入絕境,就連他自己,都極有可能把性命葬送在此地。
然而,對于自身是否會命喪于此這個問題,張平倒是看得頗為豁達。
對他來說,死亡並非最可怕之事,張家歷經五代輔佐韓國,如今的他,可以毫不夸張的講,已然與國家休戚與共、命運相連。
國君以國士之禮相待于他,那他自然也要以國士之身報效國家。
若非心系韓國的存亡興衰,貴為韓相的張平又怎會親身涉險、奔赴戰場。
既已踏上這片戰場,他便早早作好了面對一切可能發生的最壞結果的準備。
即便是韓非,亦是懷著同樣的決心而來。
一旦置身于這沙場之中,便意味著早已將個人的生死榮辱全然拋諸腦後。
“什……什麼?倘若事實果真如此,那咱們必須要早.....早做好應對之策了。”韓非說道。
一旁的張平點點頭,緩聲道︰“我目前也僅僅只是心存些許疑慮而已,不過,好在信陵君已然成功聯合趙國諸位大臣,順利說服了趙王,使其應允發兵援助韓國。
只可惜,魏王那邊卻仍舊毫無動靜,顯然已徹底被秦人所迷惑蒙蔽。即便如今趙國願意出兵援救韓國,咱們也萬不可再在此處長久滯留下去了,必須盡快籌謀下一步計劃。唉,原本我還妄圖能夠重創一下蒙驁大軍。”
話至此處,張平不禁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魏王看不清當....當下局面,實乃鼠....鼠目寸光,難成大器。”
韓非說到這里時,心中不由自主的涌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他眉頭緊蹙,憂心忡忡的望著遠方,似乎想要看清未來的道路究竟在何方。
在此之前,他曾經嘗試做出各種各樣的努力,無論是在國內推行變法圖強之舉,亦或是積極與魏國取得聯系,以期雙方能夠攜手共同抵御強秦的虎狼之師,但所有這些舉措都未曾取得絲毫實質性的進展,這一切令他深深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無力感和無盡的疲憊。
然而,當韓非冷靜下來仔細思考一番之後,心中倒也逐漸釋然了不少。
畢竟要想在國內大力倡導並實施變法革新之事,難度之大超乎想象。
至于魏國這邊,如果魏王真的格局以及獨到的眼光見識,那麼他又怎麼可能會棄用信陵君魏無忌這樣的賢能之士。
想到此處,韓非不禁無奈的搖了搖頭。
就在這時,一旁的張平出言安慰道︰“事已至此,我們也無需過于憂心忡忡。畢竟人力有時而盡,我們已然竭盡所能去應對當前的困境了。雖然未能達成預期中的目標,但至少成功延緩了秦軍進攻的步伐,這也算是有所收獲吧,如此這般其實也還算不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听完張平這番話語,韓非點了點頭。
接著,張平繼續說道︰“明天清晨,咱們就得準備好充足的返程物資補給,以便順利返回新鄭。至于那些無法帶走的糧草,則統統予以燒毀處理,以防再次落入秦人之手。待諸事妥當之後,我們就要立刻動身撤離此地。”
正如方才張平所提及的那樣,所謂的並非一無所獲,指的正是成功減緩了秦軍進擊速度這件事。
他們成功對此次秦軍的補給線發起了襲擊,這一行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給秦軍帶來了諸多困擾和不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秦軍原本凌厲的進攻態勢。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盡管取得了這樣的成果,但距離他們最初設定的目標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倘若他們能夠趁此機會牢牢掌控住鞏邑全境,並徹底切斷蒙驁大軍與洛邑之間的直接聯系通道,如此一來,或許就能順利達成最初預設的戰略目標。
如果真能實現這個目標,極有可能會使得蒙驁所率領的龐大軍隊由于糧草供應短缺而陷入崩潰,即便不能將其一舉擊潰,至少也能夠迫使蒙驁大軍無奈撤回。
這無異于全面挫敗了秦國此次攻打韓國的圖謀,待到蒙驁大軍被迫撤退之後,屆時他們再選擇從容撤離戰場,無疑將會是一個堪稱完美無缺的作戰計劃。
怎奈天不遂人願,正是由于秦臻所提出的一系列應對策略,秦軍巧妙運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戰術手段,通過一連串環環相扣的計謀,令整個戰局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正因如此,當前的形勢對于韓軍而言已經變得極為不利,以至于他們不得不當機立斷選擇撤軍。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