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110章 抵韓邊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110章 抵韓邊境

    當秦趙兩國于戰場上交鋒之際,秦軍就已經出現了一定數量的傷亡。

    而後,白起運用地形優勢,成功引誘趙軍踏入包圍圈,並切斷了他們的補給線路。如此布局,目的便是將趙軍團團圍困,直至無力抵抗。

    在此期間,趙軍展現出了剛烈的性格,他們一次又一次發起突圍行動。

    面對趙軍的拼死沖擊,秦軍雖然憑借堅固的防線抵擋住了大部分攻勢,但自身亦承受了相當程度的損失。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秦軍適時調整戰略。

    他們在包圍圈上方點燃篝火做飯,陣陣飯菜香氣飄入被圍的趙軍陣營之中。

    這種心理戰術極大刺激了饑餓難耐的趙軍士兵,起初的幾次突圍,趙軍尚能給秦軍帶來一些創傷。可到了後期,由于長時間缺乏食物供應,原本善戰的趙軍士兵餓得面容憔悴、身體虛弱,戰斗力急劇下降。

    最終,在走投無路的絕境之下,趙軍不得不選擇放下武器,向秦軍投降。

    然而,白起卻並未就此罷休,他下令坑殺了大部分降卒。

    在白起看來,通過這一手段,可以給予趙國致命一擊,從而一舉蕩滅趙國。

    就在此時,遠在咸陽的範睢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楚國一直在等待時機進攻,眼下秦國經過這場大戰,國力已然受損,如果楚國趁虛而入,恐怕難以招架。

    當昭襄王听聞範睢的諫言之後,心中不禁開始顧慮起來。

    然而,他所擔憂的可遠不止于此。

    于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昭襄王決定與趙國展開談判,並要求趙國割讓領土以求和平。

    這場和談結束後,趙國內部卻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以大臣虞卿為首的反秦派人士態度異常堅決,強烈反對向秦國割地求和。

    不僅如此,這群人還另闢蹊徑,打算將原本要割讓給秦國的土地拱手獻給其他諸侯國,企圖再度聯合各國共同抗衡秦國。

    消息傳到昭襄王耳中,他頓時火冒三丈。

    他萬萬沒有想到,趙王竟敢如此出爾反爾!盛怒之下,昭襄王毫不猶豫下達了再次出兵的命令。

    就這樣,邯鄲之戰轟然爆發。

    而在當時的秦國朝堂之上,幾乎所有的大臣們都一致認為,其他諸侯國絕對不會出手援助趙國。

    畢竟,面對如日中天的大秦,誰又敢貿然卷入這場生死較量。

    然而,就在趙國面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趙王丹派遣廉頗率領趙軍奮起抵御強敵。

    一時間,整個趙國上下齊心協力,人人皆奮勇當先,個個都勇往直前。面對如此趙軍,秦軍的進攻顯得極為艱難,戰局對他們愈發不利。

    時間來到公元前 258 年,秦昭襄王眼見戰況膠著不下,當機立斷又派出十萬精銳大軍前去增援王陵。

    得到增援後的王陵再次對邯鄲發起了更為猛烈的攻擊,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未能攻克這座堅城,反倒折損了四萬秦軍士卒。

    燕趙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尤其是白起坑殺趙軍降卒的行為,更是令所有趙人心生恐懼和憤怒。

    在這種情況下,趙人們認為哪怕選擇投降,最終也難逃一死,既然橫豎都是個死,那還不如豁出性命去拼死抗爭到底。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歷史上著名的 “毛遂自薦” 以及 “信陵君竊符救趙” 的典故應運而生。

    而經過一番激烈鏖戰之後,秦軍終遭遇慘敗,傷亡慘重。

    听完秦臻的這番講述,蒙驁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遙想當年那邯鄲之戰,秦國確實輸得很徹底。

    .........

    當晚,夜幕籠罩大地,蒙驁率領大軍選定了一處地點下令安營扎寨。

    士兵們忙碌的搭建帳篷、燃起篝火,整個營地逐漸熱鬧起來。

    安頓好一切後,蒙驁獨自走進了屬于自己的營帳。

    他點亮油燈,將一幅地圖平鋪在桌面上,然後凝視著它,陷入了沉思之中。對于接下來要打的這場仗,他制定著計劃。

    蒙驁是想直接打成皋和丘邑的,如果能夠順利拿下這兩個關鍵之地,他們便可以對滎陽形成強大威脅。

    然而,如果想要直取韓國的都城新鄭,那就不得不首先攻克陽城。

    可問題在于,陽城周圍山巒起伏,地形復雜,並不利于大規模軍隊的行進。一旦在此處受阻,勢必會貽誤戰機。

    經過反復權衡利弊,蒙驁越發覺得把目標放在滎陽才是上策。

    只要能成功佔領這座重要城池,即使無法一舉消滅韓國,此次戰役也足以稱得上是大功告成。正如秦臻之前所言,掌控了滎陽,就等于擁有了一把直指魏國大梁城的利劍,可以對其構成巨大威懾。

    如果想要進攻大梁城,對于蒙驁來說並非毫無頭緒。

    因為他曾經擔任白起的副將,對白起所提出的策略了然于心。

    想當年,白起提議用水淹之法攻打大梁,以此來威懾魏王,最終成功讓三國聯盟土崩瓦解。而如今,蒙驁面對眼前的局勢,心中已然有了計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滎陽這個地方,有著“兩京襟帶,三秦咽喉”的美譽。

    自古以來就是兵家與商家爭奪的焦點所在。

    這里不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東邊有鴻溝連通著淮河和泗水;北邊依靠著邙山,與黃河相鄰;南邊則臨近索河,與嵩山相連;西邊越過虎牢關就能抵達洛邑。

    其地勢險要異常,交通也極為便利。

    相比較之下,大梁城的地勢就顯得較為低垂了。

    倘若能夠順利攻佔滎陽,那麼就等于是牢牢掐住了大梁城的咽喉要害。正因如此,不管是秦國還是魏國,長久以來都對滎陽這塊肥肉垂涎欲滴。

    此刻,蒙驁站在中央大帳之中,目光緊緊盯著面前攤開的地圖,仔細研究著從這兩個方向發起進攻的利弊得失。

    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之後,蒙驁決定先集中兵力迅速奪取成皋和丘邑等地。

    隨後,蒙驁采納了秦臻所提出的構想,並立刻吩咐手下撰寫了一封書信送往贏子楚手中。

    在這封信里,詳細闡述了秦臻所構思出的計劃。

    還著重提及了關于派遣蔡澤趕赴魏國展開談判的提議。

    因為即便最終這場談判以失利告終,起碼能夠為秦軍贏得更多備戰時間。

    另外,他也是受命于贏子楚,試探一下秦臻在軍事策略方面究竟有著怎樣的才能。

    經過今日這番探究,單從戰略角度來看,蒙驁心中暗自思忖著,秦臻確實頗具獨到的眼光,已然初步展現出了成為一名領軍將領所需具備的潛質。

    蒙驁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歲月不饒人,如今的他以及王、公等人都已步入暮年。

    倘若將來有一天他們去了,那麼放眼整個秦國的下一代將領之中,現階段有實力擔當起大規模軍隊統帥的人物,恐怕也就唯有桓及其麾下的王翦而已。

    即便是蒙驁自家的兒子蒙武,目前尚且難以企及此等高度。

    念及此處,蒙驁的腦海當中浮現出一道熟悉的身影。

    可僅僅只是一瞬間過後,他便搖了搖頭,臉上流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喃喃自語道︰“唉……老夫若是貿然提出讓此人重回軍中統領兵馬,恐怕我蒙氏一族將會因此遭受池魚之殃啊!”

    次日清晨,一陣悠長的號角聲響起,大秦軍隊迅速行動起來。士卒們動作嫻熟開始收拾營帳,他們手腳麻利的將帳篷折疊起來,放入馬車之中。

    一時間,原本整齊排列的營帳區域變得空曠起來。

    數日後,這支十萬秦軍經過長途跋涉,抵達了秦韓邊境。

    蒙驁眺望著遠方,他下令讓士兵們在距離韓邊境二十里之外安營扎寨。安頓好營地之後,蒙驁親自率領一部分副將前往韓邊境查看具體情況。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一處高地,遠遠望去,可以看到前方不遠處便是丘邑。

    蒙驁伸手指向前方,對著秦臻說道︰“前面那個便是丘邑了。”

    秦臻定楮看去,但除了發現兩國的邊境線上都有各自的駐兵之外,並沒有看出其他特別之處。

    一旁的王賁此時按捺不住心情,開口問道︰“上將軍,我們該如何進攻?”

    還未等蒙驁回答,另一名副將迫不及待發表意見︰“上將軍,依末將之見,不如派遣一部精銳攻佔韓邊境處,然後直接長驅直入,殺他個措手不及!”

    “孫副將所言極是!小小一個韓國,根本不值得我們如此大費周章!”

    “就是,韓國非秦國一合之敵,上將軍,直接橫推過去,揚我軍威!”

    蒙驁身旁的副將嘰嘰喳喳說著。

    但是蒙驁則是陷入了沉思,隨即看了看天色,緩緩說道︰“先回營帳,明日大軍攻城。”

    “喏!”

    .........

    夜晚,秦臻和王賁來到了中央大帳前,待通傳後輕輕掀開簾子走了進去。只見蒙驁正端坐在案幾之後,目光注視著他們。

    “這麼晚前來找我,究竟所為何事?”

    秦臻上前一步,抱拳施禮說道︰“上將軍,吾認為,如今的大秦應當以仁義之師,絕不能輕易發動師出無名的戰爭,以免給其他列國留下口實,借機大做文章。”

    秦臻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天下百姓對秦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刻板印象。

    一旦秦國成功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那麼這些百姓將會更容易接受並依附于秦國的統治。

    然而,秦臻的這一番言論卻讓蒙驁不禁皺起了眉頭。

    長久以來,秦軍向來是以雷厲風行著稱,從來都不會講什麼多余的廢話,只要目標明確便會毫不猶豫沖鋒陷陣。如今突然要講究出師有名,這對于習慣了直來直往的蒙驁來說,著實有些難以適應。

    “上將軍莫要為此感到困惑,且听晚輩細細道來我的全盤計劃。”秦臻趕忙接著解釋道。

    听到這話,蒙驁微微點了點頭,伸手示意道︰“秦大夫,請講。”

    說完,他順手朝著旁邊的座位指了一指。

    秦臻深開始有條不紊的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構想一一道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著他的講述,蒙驁眉頭逐漸舒展開來,眼中也漸漸泛起一絲亮光。

    待秦臻全部講完之後︰“秦大夫,此計甚妙!不過老夫需要好好思量一下,若是按照這個計劃行事,應當派遣何人前去執行最為合適。”

    “上將軍,在下願前往。”秦臻拱手道。

    听聞此言,只見蒙驁眉頭微微一蹙,如此行事是否太過冒險了些?況且出征之前,贏子楚已然鄭重的囑托于他,務必要保護好秦臻的安全。

    想到此處,蒙驁不禁長嘆一聲,轉頭看向秦臻︰“秦大夫,在臨行之前,大王可是千叮萬囑,命老夫無論如何都要護得你的周全。豈容你這般輕率地涉足險境?

    戰場之上凶險萬分,刀劍無眼,稍有不慎便可能遭遇不測。倘若真有個三長兩短,叫老夫如何去向大王交代。”

    “上將軍,您麾下的那些將官們固然勇猛無畏,但他們身上軍人氣息太濃烈了,保不準會被韓軍一眼看穿。然而,在下則不同,韓軍對我的身份一無所知,自然不會有所防備。依此看來,上將軍,您說誰比我更擅長?”

    “這......”

    听到這里,蒙驁一時之間竟是無言以對,因為秦臻所言並非全無道理。

    只見王賁大步向前一步︰“上將軍,末將願跟隨秦大夫左右,全力保護秦大夫的安全。”

    原來,這正是方才秦臻與王賁二人暗中商議好的計策。

    且因他倆彼此相熟,平日里配合默契,若一同行動,想必能事半功倍。

    蒙驁思量了許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秦大夫,此行還需注意安全,王賁,你也要定護秦大夫周全。”

    “喏!”

    “喏!”

    第二天。

    秦臻和王賁帶著他們所管理的一曲編制,在軍營內就換上了邊境駐兵的裝扮,代替了原駐兵。

    此刻,雙方的士卒正按照日常慣例開始進行巡視工作。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110章 抵韓邊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110章 抵韓邊境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