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稍稍墊了點肚子。
賈母又帶著劉姥姥往櫳翠庵而去。
那櫳翠庵里面有一個帶發修行的姑子,名喚妙玉。本也是官宦人家小姐。後家中出了變故,便隨著師傅帶發修行。
那王夫人慕其官家小姐修行的名頭,便請了來。在這庵中住持。
那妙雲她今日早早便得了信,在庵前見見眾人走來。
忙把眾人引進庵里面去。
賈母說道︰
“今日吃了酒肉。便不到佛前去,恐燻到了佛菩薩。
便在外邊坐坐。你只拿些茶來,沏了與我們便是。”
妙玉听了忙去煮水泡茶。
賈寶玉玉早便惦記這個姑子。知她也是官家小姐出身,又一時不敢唐突了。今個在櫳翠庵待得長久,便細心去看那妙玉。
賈母便帶著人往庵堂而去。
邊走邊覺著這庵中花草齊整。便說道︰
“到底是出家修行的人,這花草樹木收拾的便細致。”
劉姥姥便笑著說道︰
“我們過年啊!也買個年畫貼一貼。
今天和老太太來園子中一逛,這園子竟然比那年畫還有好上百倍。
若是能畫下來便更好了。”
賈母听了大笑。
“我這孫女便便會畫。便讓她把這園子畫了來吧。”
說著便指著惜春。
劉姥姥看著惜春,便是一頓的夸。
什麼小小的一個,什麼仙子一般。
若論相貌,在八七版里薛寶釵能排第一。那第二的便是惜春了。
便是這現實惜春也是一般的嬌小可愛。
史信私下里想著,有妙雲那顆棋子在。這惜春有了活路,且是一般不得出家。
但卻缺一場秀,好讓惜春出道,混跡書畫藝術圈了。
賈寶玉卻是跳了出來。
“若說畫的最好的,便是妙雲姑娘了,她的畫被京中譽為女道子。若是她來畫這大觀園,那我們這大觀園便可以名留千古了。
她現便在四妹妹的藕香榭寫生。便請她畫來。
這旁人讓畫,她未必肯畫,可我要是求她,便有七八成的贏數了。”
正說著,就見那妙玉帶著人奉上茶來。
只見妙玉親手捧來了一個海棠花樣式的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里面放兩個成窯出的五彩小蓋鐘茶杯,親自捧給了賈母。
“老太太請用茶。”
賈母細看,只見那茶葉似瓜片。水清透亮,心中便是不喜,說道︰
“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卻是不覺,只以為老人家體虛,受不的六安茶的涼性,便笑道︰
“知道的。這乃是老君眉。”
賈母接了,又問這是用什麼水煮的。
妙玉回道︰
“這是去年接的雨水。”
賈母便接了過去。喝了一口,便遞給劉姥姥,讓她也嘗嘗。
妙玉又把另一杯敬給史信。
史信卻是不接。讓妙玉放下。調侃道︰
“這品茶啊,分時間。第一等香的,便是餓了的時候。
那時喝了,茶香可比平時濃郁十倍不止。
這二一等,便是平時閑來無事時品的。那時多靠平時經驗來判斷茶的好惡了。卻是差點意思。
這三一等便是飯後喝。此時味覺已經被飯食污了。
這茶便是刮腸去油解膩的了。
現在我正吃的飽飽的。你去問問她們。她們剛剛各個吃飯時不好好吃。正餓著呢!
正好喝茶,味道才顯呢!”
史信邊說,邊指向王薛兩位夫人,和各位姑娘。
這把這些人給氣的呀!
這你攪和的大家吃不下飯。這就夠可恨的了。
你還在別人傷口上撒鹽。就越發的可惡了。
妙玉在眾人臉上一看,就見大家臉上都有不愉之色。便也不說話。又給眾人都用了官窯制的脫胎填白蓋碗。
然後便過去拉了林黛玉,薛寶釵,要帶她們去旁處。
薛林兩人見了,便是起了身,林黛玉更是在和史信身邊經過時,也拉了拉他。
“大哥哥休在這里氣人了。
你也饒了大家。讓大家清淨些。”
史信一想,這便是要去喝體己茶了。
史信便起身和老太太說話。
“姑奶奶且坐會子。我去四處轉轉。”
說話和妙玉,薛林三人而去。
這妙玉卻是帶著三人去了耳房之中。
史信進了屋便坐在榻上,薛寶釵也來湊趣,坐在了史信的一旁。
只見林黛玉眉頭皺了又皺,卻去坐在地上妙玉的蒲團上。仿佛受氣一樣。
只見妙玉將那扇子在屋中的爐火上扇了扇。讓水滾了滾。
這時賈寶玉到時跑了進來
“好啊!你們跑這里來喝體己茶來了。”
林黛玉笑道︰
“這里沒有你的茶,偏你來蹭茶喝。”
“你們女孩子本是神仙一樣的人品,我不和你們爭,怎麼大哥哥吃得,便沒有我吃得。”
史信笑道︰
“我是不吃的。不過來這坐坐,省的在外邊礙眼。”
林黛玉和薛寶釵倒是笑了。
薛寶釵便說道︰
“偏你也知道你礙眼啊?
但凡你把你那些俏皮話咽下去,不吐出來。憑你的品貌,那個會覺著你礙眼。”
史信攤攤手。
“沒辦法,撒謊又不會,說實話,大家又不愛听。我能怎麼辦呢?
這賈府當票都要堆滿屋子了。還這般胡吃海喝的。我不勸上一勸,誰來勸?
只能我來當這個壞人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