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王熙鳳幾人抄近路去的秋爽齋,而史信他們則是坐了船去的。倒是來的晚些。
等賈母到的時候,那便已經擺上宴席了。
賈母,史信,和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五人一桌。王夫人和薛姨媽和三春一桌。
賈母又讓添了個小桌子讓劉姥姥離著她近些坐。
這邊剛上桌。那邊劉姥姥突兀的便站了起來。高聲說道︰
“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
大家都是被嚇了一跳。愣過後,大哥一起哄堂大笑起來。
史信知道這自然是鴛鴦和王熙鳳的主意。
當然這事也算得等價交換,劉姥姥扮小丑。鴛鴦欠了人情,等劉姥姥走時給了劉姥姥衣服的。
等大家笑罷,那菜卻是一點一點的送上來。
王熙鳳倒是把一盤子鴿子蛋放在了劉姥姥的身前。
那劉姥姥一個莊稼人,居然不認識鳥蛋。任由王熙鳳忽悠。
“劉姥姥,你嘗嘗,這雞蛋是一兩銀子一個的呢!”
劉姥姥便是滿眼的‘驚奇’。
“這雞兒也俊,蛋也小巧。”
惹得大家一陣的笑。
史信本來知道劉姥姥是裝的,並不覺得好笑,可後來卻是又想起一事來 。
等大家笑過,笑聲停歇了。史信又突兀笑了。
大家本來笑劉姥姥一回後安靜下來。平靜的廳里,又傳來史信笑聲。大家這次又笑史信一回。
直笑了好一陣子。
那王熙鳳便取笑道︰
“國公爺。這別人笑時,你不笑本以為你笑點鈍。
可大家都笑過了,你怎麼又笑了?日後我們便叫你慢半拍吧?”
史信便解釋道︰
“這劉姥姥不認識這東西倒也便無所謂了。任誰也不是萬知萬能。
可等听了劉姥姥這話,卻是想起一人來。所以笑了。”
大家卻是奇了。王熙鳳便問。
“可是那人名字好笑。”
史信便說道︰
“名字倒不可笑。
但是有了劉姥姥的剛剛那話,就好笑了。”
“哦?
說來听听?”
“我記得寶兄弟有三位王孫摯友,一人名喚馮紫英,一名名喚衛若蘭,最後一個人名卻是與這話應景。可知這人父母也不是什麼正經人……”
史信說到這里,便不說話了。
把大家確是惹得心癢。
那賈寶玉便用腦子去想自己的朋友。三位摯友?
賈寶玉想過一陣。卻是想不出哪位朋友名字好笑。便說道︰
“若是三位摯友,一是神武將軍的兒子馮紫英。一位衛老伯家的衛若蘭。
難道第三位是那陳也俊?”
史信憋著笑去看那外邊,不做回答。
賈寶玉這話一說,姑娘們是不知道底細的。不明白這話為什麼好笑
可結了婚的人,卻是秒懂了。
王熙鳳當即便是輕啐了一聲。
“國公當真可惡。”
史信腦子中又多了三人的獎勵。分別是賈母和王夫人,李紈的。
那探春猶自想著。
“陳也俊?莫不是和劉姥姥那句雞兒也俊,蛋也小巧相呼應?
這有什麼好笑的嗎?”
史信卻是做無辜樣。
“我說的可不是他呢?”
史信又岔開話題。
“劉姥姥你休要听二嫂子的話。
這蛋是鴿子蛋。不過這蛋不吃也罷!
這鴿子我們軍中多以它送信。這東西是最髒的。我們管它叫會飛的老鼠。”
這史信當真是個快樂終結者。只幾句話間,好好的氣氛被史信給弄得蕩然無存了。
大家安安靜靜的吃罷了飯。
那剩下的飯菜依舊是賞給下人們食用。
大家又一起看過了探春的房間 。
正看間,一陣風吹來。
賈母問道︰
“這是哪里婚喪嫁娶嗎?”
王熙鳳听了听回道︰
“是家中那些小戲子在排練。”
賈母又來了興致。
“不如把他們叫了來。在這里演過一場,也樂一樂,游一下園子。就安排在藕香榭吧!”
說話,出了秋爽齋,仍舊坐船去游大觀園了。
這船兒越走湖面越平靜,卻是來在了一處荷花叢中。
因是近秋,湖上倒有許多枯了的荷花。
賈寶玉見了便是說道︰
“這些殘破的荷葉當真可恨,怎麼還不叫人來把他們拔去?”
史信听了看林黛玉做若有所思狀。忙先一步開口。
“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了,只喜他那一句‘留得殘荷听雨聲’。卻是寫的極好的。”
那邊在思索的林黛玉猛的回頭。
天吶!世上怎麼有人和她想的如此一樣。
難道這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嗎?
林黛玉不覺的臉上居然紅溫了。心兒也是劇烈的跳動起來。這是知音的味道。
同聲自相應,同心自相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