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紈認下她是老太太,太太之下最佔便宜的人,王熙鳳便不再糾結。
王熙鳳本想著由公中拿出五十兩來。
可是忽的想起史信來。心中便是一動。
“這詩社起的好。
也是讓人看看我們姑娘們比之這須眉濁物要強上百倍。
哎!
這里也沒有外人,我便說句真心話。
我們這府上上一輩大老爺,二老爺官場應酬,自是挺起家業。
但是這小一輩。珍大哥和蓉哥兒鬧出那等羞事。
我們家那個也是不成器的。現寶玉在外邊也是沒什麼好氣派。單珠大哥是個爭氣的,又去的太早。
只是苦了我們這些女兒家。日後要有個好前程是千難萬難。”
王熙鳳本不該說這些的。可是為了史信便假作‘憂國憂民’起來。
屋里的這些主子,除了李紈一門心思培養賈蘭,雖形同枯槁,可卻有個前程。
其他的,寶釵打定主意謀史信,惜春盼著史信按約定來救,迎春沒有半點打算,只是過一日,挨一日。
就屬探春不甘心。沒命的掙扎向上。
可是卻越向上,越是見不到前途。
探春便皺眉。
“二嫂子說的這些都是外邊的虛傳。雖不完全。
可也確實嚴峻。
我們姐妹要開著詩社,雖不能改變什麼。可到底是個新氣象。
人是要向上的,自甘自棄,那和死了有什麼區別!”
王熙鳳等的就是有人接話,便說話。
“三妹妹說的事。
我想著既然這詩社開了,便是開了。
我們家的姑娘才華,若是生就男兒身,便是狀元也得得。
到時詩社開了,有了佳作。
不能空作的。總要有確切的好處才好。”
“哦?
什麼好處?”
這次幾個姑娘都看了過來。
王熙鳳這才說道︰
“我們府上兩位太太不善交際。大家也沒有在閨中傳名的機會。
現便有個好機會。
我听聞史家兄弟新得了兩個半島的公主。
那京中有好幾家的太太姑娘都想請宴。
史大哥挨不住請,便也有時帶了史大妹妹和兩位公主去大宴中走動。
咱們家的姑娘必是比過她們的,只是沒個傳名的。
不如這詩社便擴編。把史大妹妹和那兩個公主都加進來。
到時,再有宴席,讓史大妹妹他們給你們傳名。
京中的閨閣小姐命婦多有想接觸兩位公主的。到時再加入些其他閨閣小姐來。
那時滿京師的小姐命婦便知道,我們家的姑娘和幾位爺是不一樣的。豈不是天大的前程?”
王熙鳳一說,別說探春,便是迎春也是眼楮一亮。
王夫人,邢夫人兩個是不管姑娘們前程的。並不帶自家姑娘出去應酬。
家中的爺兒們又各個有個爛臭名聲。
想來日後沒人願意娶她們。
可王熙鳳這話便像一扇窗。
現在誰家的命婦,姑娘都不願意來賈府。怕污了名聲。
可是她們是願意去見史信家的史湘雲和兩位公主的呀!
她們可以趁著每一次詩社揚名。
正興奮著,王熙鳳又說。
“這還有一項好處。
便是這辦詩社的錢不就有了?
我听說史家兄弟是發了橫財的。去他家起詩社。叫他拿個千把百兩銀子出來,那不是九牛身上拔一毛嗎?”
“呵呵呵呵!”
大家听了卻是一陣的嬉笑。
“此事善!
不對呀?我們是來和你要錢的。怎麼你給推出去了?”
“你們管我推沒推出去。單說這樣子好不好便是了。”
眾人便是一陣笑鬧。都覺著王熙鳳這個主意好。
王熙鳳也在笑。心道,史信啊史信!到時候我去了你們史家,到時看你還怎麼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