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軌跡錄

第47章 歲巨嬰毛均︰相親69次均瞧不上女方,今吃飯還要母親喂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家奴 本章︰第47章 歲巨嬰毛均︰相親69次均瞧不上女方,今吃飯還要母親喂

    都說“三十而立”,男人到了三十歲,基本已經成家立業,就算晚婚晚育,最晚也就三十多歲,也都能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可有這麼一個人,都三十九歲了,不僅沒有結婚,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吃飯還需要母親喂。

    這個“巨嬰”就是我的同事毛均,而我,則是田穎,一名企業的普通管理工作人員。

    說起毛均,其實剛認識他的時候,他給我的印象並不差,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好。

    毛均是設計部的設計師,因為工作需要,我們經常要打交道。每次他來找我對接工作的時候,都相當有禮貌,嘴角永遠掛著謙遜的微笑,說話也客客氣氣的,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而且毛均很有才華,設計的方案每次都能讓客戶滿意,領導也對他贊賞有加。

    私下里我也曾听其他同事提起過毛均,說他家境殷實,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在市中心有幾套房子,是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

    起初我對這些傳言半信半疑,畢竟我和毛均共事這麼久,也沒見過他炫耀過,直到有一次我們公司組織團建,去郊區的一個度假村玩兩天,我才見識到了毛均殷實的家境。

    那次團建是自願參加的,本來我因為家里有點事不打算去,但毛均極力邀請,說這次團建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動,讓我一定要去,還說可以開車順路捎上我,我就答應了。

    到了度假村我才發現,這次團建原來是毛均他們家投資的,度假村的負責人對毛均畢恭畢敬,各種項目隨便我們玩,食宿也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晚上吃飯的時候,毛均的爸媽也來了,他媽媽保養得特別好,看起來很年輕,他爸爸也很有氣質,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席間毛均的爸媽對我們很熱情,不停地給我們夾菜,還讓我們以後多照顧照顧毛均,說毛均這孩子從小就被慣壞了,身上有很多臭毛病。

    當時我心想,毛均這孩子哪有什麼臭毛病啊,為人處世都很得體,他爸媽可真是謙虛。

    團建結束以後,我和毛均的關系更近了,偶爾工作不忙的時候,我們還會一起約著吃個午飯。

    有一次吃飯,我無意間問起毛均的感情狀況,他說自己還是單身,家里給他安排了很多次相親,但都沒成功。

    我很驚訝,像毛均這麼優秀的男生,怎麼會找不到女朋友呢?

    毛均嘆了口氣,跟我講起了他的故事。

    毛均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是商人,因為忙于生意,從小就疏于對他的管教。

    好在毛均這孩子從小就聰明,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也不讓父母操心,父母對他也很放心,基本是要什麼給什麼,毛均從小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高中的時候,毛均迷上了網絡游戲,經常曠課去網吧打游戲,導致成績一落千丈。

    老師把毛均的父母叫到學校,狠狠地批評了他們一頓,說他們忙于賺錢,疏忽了對孩子的管教,這才導致孩子學壞了。

    毛均的父母很自責,從那以後,毛媽媽便當起了全職媽媽,陪毛均一起上學,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每天早上,毛媽媽都會準時把早飯端到毛均的床邊,看著毛均吃完飯,才送他去學校。

    中午的時候,毛媽媽會提前一個小時從公司出發,去學校附近的餐館給毛均做飯,生怕他吃不好。

    晚上放學,毛媽媽也是準時出現在校門口,接上毛均回家吃飯,吃完飯還會陪毛均一起學習。

    在毛媽媽的悉心照料下,毛均的成績也有了起色,順利地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上了大學以後,毛媽媽依然堅持陪讀,在學校附近租了個房子,每天給毛均洗衣做飯,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同學們都很羨慕毛均,說他有個好媽媽,毛均卻覺得媽媽這樣照顧自己理所應當,畢竟自己從小就是這樣生活的。

    大學四年,毛均沒有參加過任何社團,也沒有交到什麼朋友,每天就是教室、食堂、宿舍、出租屋四點一線。

    本來毛均是打算畢業後出國深造的,但毛媽媽覺得孩子一個人在國外,自己照顧不到,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讓毛均畢業後就回家,在自家公司上班。

    毛均畢業後,就進了自家公司當設計師,毛媽媽依然陪在他身邊,每天照顧他的生活。

    眼看著毛均到了該結婚的年紀,毛媽媽便開始給兒子安排相親。

    可每次相親,毛均都看不上人家姑娘,不是說長得不好看,就是說性格不合,總之就是各種不滿意。

    其實那些姑娘都很優秀,有的還是名牌大學畢業,但毛均就是瞧不上,說自己還沒玩夠,不想這麼早結婚。

    毛媽媽很著急,但也拿兒子沒辦法,只能繼續給他安排相親。

    就這樣,毛均一共相親了69次,但都沒有成功。

    毛均跟我說,其實他不是不想結婚,就是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畢竟自己一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結婚了以後,要照顧老婆孩子,他怕自己勝任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听毛均這麼說,我很驚訝,沒想到他竟然是這麼想的。

    我勸毛均,說他已經三十多歲了,不能再這麼下去了,要學著獨立,學著承擔家庭的責任。

    毛均卻說,他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永遠像現在這樣,被媽媽照顧著,永遠做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毛均的話,讓我哭笑不得,也讓我意識到,毛均之所以變成今天這樣,都是毛媽媽過度溺愛導致的。

    後來,毛媽媽因為一場大病住進了醫院,毛均這才意識到,自己這麼多年來,一直在依賴媽媽,從來沒有為媽媽做過什麼。

    他開始學著做飯,學著洗衣服,學著照顧自己,也學著照顧媽媽。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毛均什麼都不會,經常把飯做糊,把衣服洗壞,但毛媽媽卻很開心,因為她看到兒子終于長大了。

    毛媽媽出院後,毛均辭去了公司的工作,在小區附近開了一家設計工作室,雖然規模不大,但每天都能按時上下班,也有時間照顧媽媽。

    毛均說,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好好工作,多賺點錢,讓媽媽過上更好的生活。

    看著毛均的改變,我很欣慰,也為他感到高興。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像毛均這樣的“巨嬰”還有很多,他們之所以變成這樣,都是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愛孩子,但不能溺愛孩子,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我的表弟小寶,他的經歷,和毛均有些相似。

    小寶是我舅舅的兒子,從小就被舅舅舅媽寵上了天,要星星不給月亮,要月亮不給星星。

    小時候,小寶的衣食住行,都是舅媽一手包辦,就連上學放學,都是舅媽親自接送,從來不讓小寶自己走。

    小寶上高中的時候,舅媽擔心學校的食堂不好吃,便每天中午騎著電動車,給小寶送飯,風雨無阻。

    同學們都很羨慕小寶,說他有個好媽媽,小寶卻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畢竟自己從小就是這樣生活的。

    高考的時候,小寶沒考上理想的大學,便在家里躺了三個月,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也不找工作,也不復讀。

    舅媽很著急,但拿小寶沒辦法,只能繼續養著他。

    後來,在舅媽的再三勸說下,小寶才勉強同意去復讀,但復讀了一年,成績依然不理想,只能上個三本。

    上了大學以後,小寶依然不省心,每天就是打游戲、談戀愛,也不好好學習,期末考試經常掛科。

    每次舅媽打電話詢問小寶的學習情況,小寶都是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別管了。”

    舅媽很擔心小寶的未來,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繼續給他打錢,讓他在學校好好生活。

    大學畢業後,小寶沒有找到工作,在家里躺了半年,每天就是打游戲、睡覺,也不出去找工作。

    舅媽很著急,便開始給小寶安排相親,想著讓小寶先成個家,說不定就有責任心了。

    可每次相親,小寶都看不上人家姑娘,不是說長得不好看,就是說性格不合,總之就是各種不滿意。

    其實那些姑娘都很優秀,有的還是研究生畢業,但小寶就是瞧不上,說自己還沒玩夠,不想這麼早結婚。

    舅媽沒辦法,只能繼續養著小寶。

    後來,舅媽因為一場大病住進了醫院,需要一大筆手術費。

    小寶得知消息後,不僅沒有著急,反而覺得這是個擺脫媽媽的好機會,便對舅媽說︰“媽,你這病也治不好了,別浪費錢了,把錢留給我吧。”

    舅媽听到兒子的話,氣得差點暈過去,幸好及時搶救了過來。

    經過這件事以後,舅媽終于意識到,自己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溺愛兒子,從來沒有教過他獨立,這才導致他變成了今天這樣。

    舅媽出院後,便開始逼著小寶出去找工作,也不再給他打錢,讓他自己養活自己。

    剛開始的時候,小寶很不適應,經常找舅媽要錢,但舅媽都拒絕了,讓他自己想辦法。

    沒辦法,小寶只能出去找工作,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吃了很多苦,也受了很多白眼,但他終于意識到,自己必須獨立起來,才能養活自己。

    現在的小寶,在一家小公司上班,雖然工資不高,但也能養活自己,舅媽也終于放下了心。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像毛均和小寶這樣的“巨嬰”,還有很多。

    他們之所以變成這樣,都是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讓他們失去了獨立的能力,也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與追求。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下,他們如同溫室中的花朵,從未經歷過風雨的洗禮,也未曾學會如何自己去尋找陽光和雨露。

    這些“巨嬰”們,往往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他們習慣于依賴他人,無論是生活瑣事還是人生大事,都期待別人為他們做出決定和承擔後果。當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他們往往手足無措,缺乏解決問題的勇氣和智慧。

    更為嚴重的是,過度溺愛還可能導致這些“巨嬰”們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他們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往往難以建立健康、平等的關系,導致社交障礙和情感缺失。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學會適度放手,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自己去探索、去嘗試、去失敗、去成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學會獨立、學會堅強、學會擔當,成為真正有用的人。同時,我們也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情感教育和社交能力,讓他們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從而建立起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

    喜歡情感軌跡錄請大家收藏︰()情感軌跡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情感軌跡錄》,方便以後閱讀情感軌跡錄第47章 歲巨嬰毛均︰相親69次均瞧不上女方,今吃飯還要母親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情感軌跡錄第47章 歲巨嬰毛均︰相親69次均瞧不上女方,今吃飯還要母親喂並對情感軌跡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