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盤面太無聊了,在網上逛逛,看到一個股友的話很對,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下︰
生存法則︰股市中的“慫、苟、等”三字訣
在股市這個波濤洶涌的大海中,投資者如同航行者,時刻面臨風浪與暗礁。要在這片充滿變數的市場中生存下來,甚至獲得成功,不僅需要勇氣和智慧,還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今天,我要分享的不是復雜的技術分析,也不是高深莫測的投資理論,而是一個簡單卻能保命的三字口訣——“慫、苟、等”。
一、慫︰退潮期別當顯眼包,保住本金才是爹
股市如戰場,市場環境的變化就像季節交替一樣不可預測。當市場進入退潮期,也就是下跌趨勢時,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慫”——不要硬扛,不要強出頭。這個時候,很多投資者容易被情緒左右,看到股價大跌就急于抄底,希望抓住反彈的機會。然而,這種心態往往讓人忽視了風險,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想象一下,你在海邊散步,突然遇到了退潮。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涌向岸邊,你站在沙灘上,如果選擇站在原地不動,很可能被海浪卷走。相反,如果你選擇後退幾步,站在更高的干燥處,就能安全避開危險。股市中的“慫”,就是要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保存實力,等待更好的時機。
記得有一次,我在一個投資交流會上听到一位老股民講述他的經歷。他在一次大熊市中因為盲目抄底,結果損失慘重。事後他總結道︰“股市里最怕的就是‘我以為’,以為自己抓住了機會,其實只是掉進了陷阱。”這位老股民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退潮期保持“慫”的態度,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苟︰只做主線模式票,其他誘惑當空氣
在股市中,有一種現象叫做“眼花繚亂”,各種消息、熱點股撲面而來,讓人應接不暇。這時候,投資者很容易迷失方向,頻繁操作,試圖抓住每一個機會。然而,真正能夠帶來收益的往往是那些符合主線模式的股票。所謂“苟”,就是要專注于主線股票,對其他的誘惑視而不見。
我曾經認識一位朋友,他是做短線交易的高手。他有一個原則︰只做自己熟悉的幾種模式,比如突破形態、雙底形態等。無論市場多麼熱鬧,他都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操作紀律。他說︰“股市里機會天天有,但屬于你的並不多。與其到處追逐,不如守株待兔,等待真正的機會出現。”這種“苟”的態度讓他在幾次股災中都能全身而退,甚至在市場低迷時依然能夠穩步盈利。
“苟”的另一個重要含義是耐心。很多時候,我們看好一只股票,但它並沒有立即上漲,這時候就需要耐心等待。市場不會因為你買了某只股票就開始漲,它有自己的節奏和規律。正如農民種地需要等待莊稼成熟一樣,投資者也需要等待股票的價值體現。只有那些有耐心的人,才能在股市中收獲果實。
三、等︰手握現金等確定性,市場天天開門不差這一天
如果說“慫”和“苟”是在防守中求生存,那麼“等”就是在進攻前的準備。這里的“等”,是指耐心等待確定性的出現。在股市中,不確定因素無處不在,任何消息、事件都可能引發股價的波動。因此,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學會等待,等待那些能夠帶來確定性的機會。
“等”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修行。它要求我們在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時,保持冷靜和理性。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別人在股市中賺了大錢,心里就癢癢,迫不及待地想要入市。然而,這種沖動往往會導致錯誤的決策。真正聰明的做法是按兵不動,觀察市場的動向,等待最佳時機的到來。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投資人說過︰“市場天天開門,不會因為你一天不參與就關門。如果你沒有準備好,就不要急于進場。”這句話深刻地說明了“等”的重要性。在股市中,機會永遠存在,關鍵是你是否有能力抓住它。而這種能力,首先來自于你能否耐心等待確定性的出現。
“等”還意味著要有長遠的眼光。股市中的短期波動往往難以預測,但從長期來看,很多優質股票的價值會隨著公司的成長而提升。因此,作為投資者,我們應該關注公司的基本面,選擇那些有潛力的公司進行長期投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股市中獲得穩定的回報。
股市投資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要想在這場長跑中取得勝利,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保持冷靜的心態。記住“慫、苟、等”這三個字,它們將成為你在股市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法寶。無論是在退潮期的保守觀望,還是在牛市中的專注操作,亦或是在震蕩市中的耐心等待,這三個字都將為你提供有力的指導。
當然,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內容僅為分享個人經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每一位投資者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希望大家都能在股市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藍天。
.....
情緒不對的時候,感覺盤面難做的時候,我們就要收縮戰線,少出手或者不出手,目前就持有浙文互聯一只,尾盤也沒抗住,不過承接還行,明天還是有反包預期的。
喜歡妖股成妖之路,股市成富之途請大家收藏︰()妖股成妖之路,股市成富之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