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胡同,花園大街旁的三條小巷子,統一叫做翠花胡同,就在大名鼎鼎的東廠胡同旁邊。
離馮勇租房的地兒很近。
相比南鑼鼓巷,此處的居住環境要好得多。
得益于離皇城更近,當年居住過不少大人物,因此四合院的布局更為精致,面積就更不用說了。
不僅院子大,房屋也更為寬敞。
以至于解放後,此處仍舊住了不少遺老遺少。
既然是祖上留下的房子,一戶人家佔幾間房也就成了常態。
相比于其他地段,此處稱得上清幽二字。
即便是周日。
巷子也空蕩蕩的,不像別的地兒,基本看不到亂竄的小孩,街頭巷尾瞎扯的老頭兒老太太,以及各種聲調的寒暄,和腳步急促的行人。
可壞就壞在這兒。
巷子里連個鬼影都沒有,怎麼打探院里有沒有人?
楊慶有算是頭一回來翠花胡同。
震驚之余,沿著巷子溜達了好幾圈,都沒搞明白哪處是二十號院。
早些年時,每處四合院門口都釘著鐵牌,上面寫著此處院子的門牌號。
奈何大煉鋼不留情。
跟蝗蟲過境似的。
只要是鐵,都得剝下來進煉鋼爐。
包括不起眼的鐵釘,門牌。
這玩意兒吧!
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對于院里的住戶來說,屁用沒有,回家的路摸黑都走不錯,要它干什麼?
而對于楊慶有這種別有用心的人來說,又相當重要。
用一句話可以總結。
摘下來容易,掛起來難。
街道不上心,居民沒需求。
就造成了目前的狀態。
各處院門前都光禿禿的。
不打听,壓根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兒。
“這位同志,不好意思,跟您打听個事兒。”
好不容易遇見個活人,楊慶有壓根來不及思考,快走兩步就追了上去。
“同志你說。”
行人是位大哥,三十多歲,小分頭,戴著副黑邊眼鏡,穿著極為樸素,手里拎著一黑皮包。
猛的一瞧,跟一基層干部似的。
笑起來嘴角旁帶著酒窩,看起來就特有親和力。
“我想向您打听下,二十號院怎麼走?”
“哦,二十號院啊!那你得往回走,瞧見前邊路口沒,左拐第一家便是。”
“好 ,謝謝您。”
“不用客氣。”
大哥點點頭,帶著淺笑瀟灑離去。
沒有預料中的狗血警惕,也沒有預想中的人情冷漠。
二十號院的地址便如此輕易的到了手。
接下來就好辦了。
楊慶有順著大哥指引的方向,在路口左拐進了巷子後,倚靠在二十號院外牆邊,曬著太陽開始探听院內情況。
院子不大,就一進。
三間正房,東西兩側帶著偏房,正門旁有一小磚房,姑且算作倒座房。
加一起共八間房。
崔二當時說住了六戶人家,估摸著應該沒說謊。
六家住戶
人可一點不少。
二十來口子人,在整個翠花胡同,算是比較擁擠的一處院子。
更倒霉的是,六戶人家全是紡織廠職工。
在紡織廠上班,自然是輪班。
楊慶有一圈掃下來,院內只看到了兩個壯年男性,以及三名婦女。
剩下的還有老人小孩,共十五人。
也就是說沒在家的那幾位,要麼是上白班,要麼周日休息出去玩了。
剩下那五人,極有可能上輪班。
最最最倒霉的是,西廂房那戶兩口子都在家。
萬一他倆要是上夜班就完了。
因為崔二嘴里藏寶的地兒,正是西廂房。
炕頭下,挖二尺。
六個字就決定了活兒沒法白天干。
拆炕頭,挖六十公分的坑。
也就是楊慶有勉強有把握,要是擱一普通人手里,忙活兩晚都不一定能干完。
活雖難。
但難點不是活怎麼干。
而是不能驚動鄰居。
總結起來就倆字麻煩。
夫妻倆,加倆孩子。
此刻都在屋內。
楊慶有想想都頭大。
即便是夫妻倆都上夜班,楊慶有也沒法動手。
還有倆半大小子呢!
怎麼進屋?
不過要是夫妻倆都上白班的話。
楊慶有撓撓頭,依舊是一聲嘆息,難辦。
放寒假了,倆小子不上學,他依舊沒法白天偷摸進去干活。
一腦門感嘆號的楊慶有蹲牆邊糾結了好半響,也沒想出合適的法子。
最後只能咬牙跺腳離開。
媽的,大不了不要了。
丫還沒出胡同,就想出了不要的合理借口。
人家崔二和那幾個老不死的惦記了十來年,都沒想出法子,他一個人,力所不逮也正常。
想到這,楊慶有心里憋的那口氣瞬間就散了。
對嘛!
人不能吃盡天下所有好處。
空間內滿滿的黃金和古玩已經可保後半輩子無憂了,何必太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人想活的自在,活的舒坦,就必須克制欲望。
要的越多,活的越累。
楊慶有沒那麼大野心,只想活的瀟灑,不想成為金錢的努力,所以回家的路上就下定了決心。
誰特麼再惦記,誰是孫子。
“王師傅,來五斤羊肉,然後再給我裝一鍋湯。”
“吆,小楊同志來了,沒問題,保準給你稱高高的。”
無所事事的楊慶有,一溜達,就溜達出了城,來到經常來光顧的安定門外大街上的王記羊肉湯。
王就是王師傅的王。
雖然店鋪改成了公私合營,但廚子依舊是王老爺子,除了新添一位幫忙的服務員,和一屁事不干的公方經理外,羊肉店一切如故。
味道賊拉好。
中午的食客絡繹不絕。
一般都是來碗羊雜湯,然後再來上倆大窩頭,或坐店里,或蹲門外,呼啦呼啦一通吃下去,再猛的寒風,也被心底升起的那股暖意驅散成清風拂面。
什麼,羊湯得配火燒?
別鬧,喝碗羊雜湯就夠破費的了,再來倆白面火燒,日子還過不過了?
楊慶有算王記的大客戶。
動不動就來上幾斤打包帶走。
尤其是丫帶來的那口鋁鍋,往櫃台上一丟,一點不輸王記裝羊肉的那口大鍋。
每次被楊慶有光顧,大黑鍋里的湯得下個七八公分。
“對了,羊雜要不要?”
切完肉後,老王師傅指著旁邊大盆里的羊雜道
“喝羊湯沒羊雜,味兒淡一半。”
喜歡年代悠閑的日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年代悠閑的日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