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倒也不靦腆,一看就是大大咧咧的主兒,李強剛下車,新娘子就自己蹦下後座,對鄰居們的招呼也是笑臉相迎,很是大方。
一米五左右的個頭,瘦瘦的,臉上沒一塊多余的肥肉,顯得眼楮格外大,烏黑長發被編成倆麻花辮子掛在胸前。
如果用楊慶有的話來說,除了瘦點,沒別的毛病,不像王華說的那麼慘,見天吃不上飯,都被餓浮腫了,浮個䱇兒。
模樣很端正,標準的一般姑娘。
大喜的日子,也沒人敢不合時宜的冷嘲熱諷,都說著吉祥話,催著李強趕快領新娘子進院門。
李強領著新娘踏進院門的那刻,看熱鬧的年輕爺們很默契的點燃手里的二踢腳,往胡同里一扔,隨著 里啪啦聲響起,前院李強的婚事就算開始了。
由于李強是孤家寡人一個,爹媽走的早,老家離京城很遠,也不可能來親戚,女方更沒來人,導致婚禮很是簡潔,也就李強兒子李勝利,瞪著大眼珠子有點懵。
眼瞅著老爹領著一陌生姑娘,被鄰居們簇擁著推進屋,丫愣在閻埠貴屋門口,不知所措。
鄰居們都忙著湊熱鬧了,也沒人想起他,李勝利站那跟沒爹娘的孩子似的,著實慘。
既然李強沒爹媽,也就沒新媳婦磕頭下跪,改口稱爹媽的那套流程。
李強家早就被收拾的干淨立整,不大的東廂房被隔成兩間,里間是床,中間有一道布簾,外面是客廳。
右邊牆上掛著教員畫像,畫像下是一不大的小八仙桌,三位管事大爺站八仙桌旁,跟護法金剛似的,面目嚴肅。
倆新人被簇擁進屋,站教員畫像旁邊的一大爺易中海先是接過李強遞過來的結婚證書,好大一張,跟獎狀似的,老頭兒想看個人名,還得雙手持著。
老易同志瞅了眼手里證書上的名字,然後開口宣布︰
“大伙安靜,現在,我宣布,李強同志和陶麗娟同志的婚禮正式開始,首先請二位新人給教員畫像三鞠躬。”
這也算是老規矩了,自打人民翻身做主,就不興拜天地那套,進屋先給教員鞠躬,唱革命歌曲,意味著今後新人要為革命事業努力工作,互促進步。
李強和小媳婦陶麗娟早就站在了畫像前,一大爺易中海話音剛落,倆人便開始鞠躬。
然後易中海繼續跟婚禮司儀似的,扯著嗓子喊道︰
“新人互拜,新郎新娘面對面三鞠躬。”
倆人再次被好事者轉過身,催著鞠躬。
新娘這才開始有點不好意思,在眾人的歡呼聲中,紅著臉,略微局促的對著李強鞠躬。
李強則樂呵呵的順著身後幾個老爺們的手勁,躬鞠的倍兒標準。
“下面請親友點歌。”
這算是平淡無奇的婚禮中最勁爆的環節,盡管唱的都是革命歌曲,但曲目多啊!你們倆總不能曲曲會唱吧?
于是看客們開始挖空心思的掏空記憶,琢磨著哪首歌比較偏,好用來難為他倆。
“要我說,先來一首東方紅,只要不跑調,咱接著听別的。”
“去去去,結婚都唱這首歌,忒俗了,要我說,來首敖包相會,這首歌最應景。”
“敖包相會行,歌頌草原愛情的,就它了。”
眾人的起哄聲中,就傻柱最來勁,別看他嘴里說著這個姑娘看不上,那個也看不上,其實心里羨慕著吶!
新媳婦可能會的歌不多,聞言悄悄戳了下李強,使了個眼色。
李強立馬領會,開口替媳婦兒撐腰。
“不帶這麼折騰人的,敖包相會我听都沒听過,怎麼唱?我就會歌唱祖國,你們听不听?”
李強護媳婦的心是急迫的,只不過大伙都是鄰居,誰不知道誰啊!李強的底細,大伙門清。
他話剛落地,立馬有好事者出言反駁。
“別瞎說,昨晚我還听你哼哼北京的金山上,咋地,今兒就不會了?少糊弄人,抓緊唱。”
“對對對,我同意,我舉報,李強還會英雄贊歌,我听他教勝利時唱過。”
“我也舉報,李強還會團結就是力量,勞動節那天他們煤廠出人表演節目,他練過,只不過被涮下來了。”
“我也知道.....”
“還有我.......”
李強算是徹底捅了馬蜂窩,底子被大伙刨了個干干淨淨。
雖如此,李強倒也沒尷尬,尷尬的是新媳婦陶麗娟,她一農村姑娘,天天在地里干活,哪有閑心听廣播,再說了,她就是想听,農村也得有啊!
公社大喇叭倒是經常放,可惜,沒人會天天去公社听革命歌曲,更何況,還是一在家里不受待見的小姑娘。
還是三大媽有眼力見,及時看出了新娘子的窘狀,趕忙出言相幫。
“你們這幫人沒一個安好心的,大喜的日子還要難為人家新娘子,要我說,會什麼唱什麼,有的听就不錯了,瞧你們這些事事。”
李強聞言立馬順桿往上爬。
“對對對,會什麼唱什麼,那啥,麗娟,你會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陶麗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小聲回道︰
“我就會一首團結就是力量,還是公社組織搶收時學的。”
一旁的易中海也瞧出來端倪,怕大伙鬧騰再嚇著新娘子,當即拍板道︰
“那就唱它,團結好,小兩口團結才能把日子過好嘛!團結就是力量,大伙覺得怎麼樣?”
還能怎麼樣?
您一大爺都發話了,老實听著唄!
再說了,大喜的日子,也沒人較真不是。
“行行行,團結好,就它了。”
“听一大爺的,李強,你可得賣力點哈!”
“那行,就這首了,我們沒意見。”
既然都沒意見,那就唱吧!
也不用人催,倆人換過眼色後,李強起頭,陶麗娟跟著唱。
這首歌沒啥好說的,雖然不喜慶,但格外有力量,陶麗娟越唱聲兒越大,竟然唱出了下地搶收前誓師大會的榮譽感。
他倆是盡興了,听眾們抑郁了,咋听都覺得不對勁,跟新婚大喜的氛圍一點不搭噶。
就連外面重新生火,給新郎新娘下荷包蛋的馮嬸、朱嬸都在嘀咕,大喜的日子怎麼唱這歌了?
唱完歌,新郎新娘在易中海的指揮下,吃了馮嬸、朱嬸端來的荷包蛋,婚禮流程就算是走完了。
您還別說草率。
這倆雞蛋還是馮嬸貢獻的,屋門口過中秋沒舍得殺的那只老母雞,現在每兩到三天下一只蛋,一般楊慶有吃一個,馮勇吃一個,這周的量就沒了,如果富余一個,那就給馮叔吃。
如果不富余,馮叔就是想吃也沒戲,馮嬸不許。
喜歡年代︰悠閑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年代︰悠閑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