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以前的名字多了,界河、?直沽河和、大沽河都是它。?
海河的名稱最早見于明萬歷四十一年,由徐光啟在《農政全書•糞壅規則》中提及,當時它被稱為直沽河。
到了?大清朝,界河、直沽河和大沽河等名稱逐漸被海河所取代。?
臨河生產隊,原名叫李家河村,位于海河下游,離入海口約二十多里地,世代以打魚、販運為生。
解放後,改為臨河生產隊,原本的客貨販運被收歸國營,村民們才干回老本行,打魚、種地。
只不過,這年頭無論打魚還是種地,所獲勞動成果也全是集體的,不準私自販賣,幸好水產碼頭就在上游十余里處,
交易也算方便。
村民們打了魚,直接由生產隊統計工分後,匯總派人送至水產碼頭的漁業公司,不用談價,也不用怕他們挑肥揀瘦,
倒也省心。
唯一的缺憾嘛!
就是吃不飽。
畢竟上下游所有的生產隊都想打魚創收,你撈我也撈,那網眼越來越小,魚越打越少,甭說自己吃了,連上邊派下來的任務都很難完成。
更何況連年大旱,這水位越來越低,上游的水庫都恨不得把閘門關死死的,河里魚多才怪。
這不,今兒李老漢本著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的想法,帶著大兒子李生才撐起破船,一大早就下了河。
沒成想,幾網下去,不僅沒撈上來魚,漁網還被淺灘的石頭給鉤破了。
這倒霉催的。
眼瞅著太陽漸毒,爺倆沒辦法,只好劃著小破船,趕回河邊,找了塊陰涼地兒縫補漁網。
其實也沒啥好縫補的,這年頭啥都要票,飯吃不起的情況下,即使有網線票也換糧食吃了,爺倆只好撐著漁網在那練打結。
正忙活著,就見不遠處沿著河堤駛來兩輛自行車,車到爺倆近前時,兩人下車,推著自行車朝爺倆走來。
打頭那位三十多歲,一身中山裝,小皮鞋油光 亮,小分頭下掛著副金框眼鏡,人還沒走到近前,煙先掏了出來,看那作派,不用想,肯定是個干部。
“大爺,忙著呢!來,抽根煙。”
李老漢本來想拒絕的,但奈何那煙帶著過濾嘴,他一時沒忍住誘惑,慌忙擦了擦手,起身接下煙。
“這怎麼好意思,一根好幾分吶!給我老漢抽,糟蹋了。”
“您這話說的,勞動人民抽它,是它的榮幸,來來來,我給您點上。”
爺倆湊到近前,就著中年人的火柴點著煙,一口下去,嗯,香、純!
吞雲吐霧之際,中年人也不嫌髒,一屁股坐在李老漢身旁,樂呵呵的問道︰
“大爺,我看這河上船來船往不停歇,對您這打魚沒啥影響吧?”
哎吆歪!
听話里的意思,這位莫非是市里的干部?
那說話可得小心點,別回頭隊上挨了批評,給自己穿小鞋。
李老漢先跟李生才對了一眼,這才唉聲嘆氣回道︰
“啥影響不影響的,天旱,水位淺,這一片都沒魚嘍!”
中年人聞言驚訝道︰
“不能吧!河這麼寬,怎麼可能沒魚?我剛從水產碼頭過來,那兒倉庫里的魚可不少。”
李生才聞言不由得白眼一翻,沒好氣道︰
“那你就沒仔細看看,有大的嗎?”
“咳咳!”
李老漢白了一眼兒子,心里暗罵不開眼的玩意兒,這話是能隨便說的嗎?
可兒子已經開口了,還能怎麼辦?
抓緊找補唄!
“不能這麼說,現在剛入夏,等到秋天,到了秋天魚就肥了。”
“對吧生才。”
說罷,李老漢趕忙沖兒子眨了眨眼,示意他趕緊搭話茬。
“您說是就是吧!”
嘿!兔崽子。
要不是有領導在,李老漢非得抽他兩鞋底子解解氣不可。
幸好一旁的中年人不懂這些,他好似真的信了李老漢的話。
“還有這說法?那不白來了嘛!”
李老漢看著中年人一臉懊悔的表情,好奇問道︰
“這位領導,你說啥白來了?”
“�砥q笠 恢 饋! br />
中年人拉開手提包,從里面拿出一張紙,展開給李老漢解釋道︰
“我是京城軋鋼廠的采購主任,這不物資緊張嘛!我就想著咱天津靠海,來弄點計劃外的魚獲回去給廠職工們改善改善伙食。”
“結果剛才在水產碼頭,這煙還沒遞出去,就被攆出來了,他們說,倉庫里沒有一條魚是計劃外的,早就分配好了去處,讓我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我這才想著沿河堤逛逛,看看能不能踫踫運氣,畢竟這附近的生產隊都靠著河,萬一有多捕撈的,也算我沒白來一趟。”
“可剛听了您的話,唉........”
說到這,中年人一臉的憂愁。
這時,他身旁的年輕人趕忙安慰道︰
“馬主任,您別傷心,他們河邊沒有,咱就去海邊,听說海岸線老長老長了,那兒還能沒有余下的?我就不信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听到這,李老漢和李生才沒忍住,樂得哈哈大笑。
到這,李老漢才算松了口氣。
怪不得剛才听中年人說話別扭,原來是京城來的。
他笑完了解釋道︰
“咳咳,那個馬..馬主任,你在京城,可能你不清楚,在咱們這兒,無論是私人撈的,還是集體捕的,全都歸生產隊統一調配,你找我們沒用,你得找生產隊隊長,他說了算。”
中年人聞言喪眉搭了眼的說道︰
“我知道,可沒用啊!這兒我也沒熟人,人家肯賣給我嗎?”
待他嘆完氣,眼神滿含希冀的看向李老漢。
“大爺,您剛才說秋天魚肥,那是不是秋天這兒的魚多?要是我秋天再來,是不是能收到計劃外的?”
額.......
這可把李老漢問懵逼了。
剛才他是隨口瞎說的,照這旱情發展下去,到秋天別說魚了,河里還能不能通船都兩說。
至于海魚嘛!
他一個幾十年沒去過海邊的老頭,哪知道那個啊!
“這...這.....應該是吧!!!!”
李老漢這邊還不知該怎麼回答呢!
他那三十來歲的兒子可忍不住了,李生才語氣激動道︰
“干嘛等秋天,現在也可以,我跟你說,我們隊長很好說話,即使我們隊的魚獲不夠,他也能幫你聯系別的生產隊,保證你要多少有多少。”
喜歡年代︰悠閑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年代︰悠閑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