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料,到制作,再到檢驗,眾人一一看過去。
和自家的衛生巾制作流程大差不差,又好像有一點分別。
制作原理都差不多,都是用吸水材料制作成一次性的衛生巾,達到吸收血液防止滲漏的效果。
但大方村的衛生巾廠,似乎用了一些新的原材料,加了一些細微的工藝,使得衛生巾更加透氣,防滲漏和衛生。
想必這就是大方村衛生巾廠的獨門技術所在。
萬青柳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設計圖,將上面的設計一一解釋給眾人听。
“我們的衛生巾采用多層復合的結構,而且選擇了更能吸收和鎖住經血的高吸水性聚合物……”
眾人一臉認真听著,一邊听,一邊若有所思點頭。
大方村衛生巾的優勢,一在于能壓低成本,價格親民,二在于技藝獨特,質量更好。
壓低成本這一條,眾人自然不信萬青柳編的借口,但蛇有蛇路,鼠有鼠道,人家有自個的渠道,他們也不能說什麼。
獨特的技藝這一條,萬青柳許諾可以分享技術,這才是大家伙兒最期待的。
研發工程師听著這種材料,思考片刻,提出了疑問︰
“那麼貴廠的原材料,譬如高吸水性聚合物要去哪里才能采購呢?”
設備技術員嘆氣︰“我們的機器並不能做到這樣穩定和高速的多層復合,恐怕光有工藝也難落地啊。貴廠能否賣一台生產線給我們研究一下?”
萬青柳語氣淡定,說出的話卻大氣磅礡︰“我可以免費贈送兩條生產線,為全國的衛生巾行業發展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貢獻。”
此話一出,眾人震撼。
愣了半晌,陳工不禁對萬青柳肅然起敬,“萬廠長,你的名字和無私貢獻將會是我國衛生巾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以你的格局,你們的衛生巾一定會賣得越來越好的。”
參觀完了衛生巾廠,口袋里又揣著重要的技術,一眾工程師圓滿完成任務,打算立即打道回府。
但村長照常是在食堂款待了一頓。
桌上是一些當地特色的肉菜和蔬菜,以及幾道不分地域的大眾肉菜,和兩道湯。
村長又拿出了米酒。
滿桌人連連稱贊,又是一頓賓主盡歡。
吃完飯,大家又去小賣部消費了一波,一些便宜的小東西,帶回家去家里人總是高興的,順帶再帶幾包衛生巾回家,讓家里的女同志也能享受衛生巾的便利。
這波學習團走了,國營商店的經理打來了電話。
省城要舉辦一場省級百貨市場交流會,如果萬青柳要參加,可以給她留一個名額。
這麼好的推廣自家產品的機會,萬青柳當然不會放過。
同樣的電話也打給了吳木香,畢竟吳木香的衣服也在百貨市場擺著呢。
自然,吳木香也不想錯過這個好機會。
兩人是同村,制衣廠還有萬青柳的股份,所以,這麼一通氣,就決定一起同行。
吳木香帶的是自家廠子最新設計的主打日常款式的衣服,日常,舒適,但很好看。
她心情怪激動的︰“嬸子,我還是第一次要在這種活動上展示產品 。”
吳木香是第一次,萬青柳她也沒經歷過啊,她當然心里也不淡定。
她就算是經歷過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但小日子過得相安無事,也沒踫過什麼大場面,昨夜那是激動得沒怎麼睡著覺。
萬青柳樂道︰“誰也別說誰,我還不是一樣。這次我們有機會和省級總站搭上,要是成了,以後全省的國營商店都會賣我們的東西了。多好的機會啊!”
吳木香笑著感慨︰“是哦,時代變化得好快喲,以前只有國營廠子,現在不僅可以村里開廠,還能把東西放進國營商店賣了。”
萬青柳想著後世景象,樂呵呵道︰“這才哪到哪哦,以後滿大街都是私人商店,國營的說不定都見不到咯!”
真的會有那樣的場景嗎?
吳木香簡直無法想象。
前面幾十年都是從計劃經濟過來的,就算是現在,允許市場經濟發展了,很多人做起了生意,比起國營的單位來說,也像是小打小鬧。
她不是不知道發展趨勢,她只是想象不到,最終的場景會是什麼樣的。
“滿大街都是私人經濟……”
吳木香暢想著,然後笑道,“起碼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了。”
萬青柳笑道︰“是啊,不像先前那樣,什麼都靠計劃供應,賣什麼的人都有,只要有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新縣到昌市的火車要五個小時,路途倒也不遠,但這條線路上的火車很慢,搖搖晃晃搖搖晃晃,大清早出發,得中午才到站。
兩人都帶了吃的,用飯盒裝了一盒的酒糟魚,還有一盒饃饃,一口酒糟魚,一口饃饃,那霸道的香味飄散整個車廂,周圍的人聞著一陣羨慕。
真香啊。
吃完飯,離到站還有段時間,萬青柳掏出一些牛肉干,“再吃點咯,正好吃到下車。”
瞅著這熟悉的牛肉干,吳木香也確定了,萬青柳八成也是神仙眷顧的人。
也不曉得大方村到底有什麼東西,神仙竟然好心地眷顧了好幾個人。
吳木香也掏出了芒果干,笑道︰“萬嬸,你也吃。”
萬青柳對此見怪不怪,這麼些年了,也沒有收回當年散出去的金手指。
吳木香能拿出空間里的芒果干,實在是很正常的。
隨著廠子的業務步入正軌,利潤已經足夠覆蓋正常的成本,吳木香也逐漸增加了外部原材料的采購。
誰也不能確定,神仙會眷顧到什麼時候,過度依賴神仙,要是神仙突然走了,最後會完蛋的。
所以,不論是吳木香還是花自強,都在利用神仙教給她們的技能尋找自己的出路。
萬青柳瞅著芒果干,突然想到吳木香收養的第一批小孩現在都十歲了,過兩年也要上初中。
自然,她們上學,村里會補貼。
不過,“木香,你家的那些小孩,最大的過兩年要上初中了吧?你供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