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正全笑呵呵的正要開口,蒙小華卻突然插話道︰"長壽叔,你不用擔心沒事做,家里這段時間在開荒,你們去了以後,田地里的活很多,到時候你不覺得辛苦就行了。"
蒙小華本來看著山路兩側麥地里的麥苗在想著什麼,听到徐長壽的詢問,再看看他隱藏得並不深的戒備,一下子就看出來他在擔心什麼,索性將情況說一下。
反正到了村里,家里的一些活計也要交代給他們,這時候明明白白的說出來,也能讓對方放心一些。
徐長壽聞言一怔,疑惑的問道︰"家里有四十多畝地了還要開荒?剛剛東家不是說家里沒有幾口人嗎?"
尋常人家只要不是家里實在吃不上飯,是不會隨便去開荒的。
開荒不僅勞心勞力,而且剛剛開出來的荒地肥力貧瘠,不但種糧食沒有多少收成,還要防著兔子、麻雀、野豬等禍害,種一粒種子能收回來兩粒就不錯了。
所以,徐長壽對于家里有四十畝地還要開荒感到疑惑不解。
蒙小華笑道︰"長壽叔,我家里的四十多畝地全部是剛開出來沒有多久的荒地,最近家里一直在開荒,以後田地會越來越多,荒地又需要養,就要辛苦長壽叔幫我打理這些地了。"
徐長壽听到蒙小華這話,心里反而踏實了一些。
他本來就是種了幾十年地的老農民,打理田地熟門熟路,反倒是讓他去做其他的事情,那才真真是為難他。
徐長壽拍著胸脯保證道︰"東家放心,我和兒子媳婦都是做慣了農活的人,一定給東家把這些地打理好。"
蒙小華看了看同樣放松下來的秀雲和金花道︰"長壽叔,秀雲和金花妹子以後有其他安排,不一定有多少時間下地,所以地里的活還是要辛苦你和大柱、二柱。"
徐長壽聞言又升起了一絲擔心。
就算他們是買來的下人,需要做伺候東家的事,但是在村里,還能有什麼比種地更重要的事?
想到蒙小華不是拿腔拿調的人,干脆就問了出來︰"東家,不知道你是打算她們做什麼,我擔心她們粗手粗腳的,耽誤了東家的大事。"
秀雲和金花臉上也出現了一絲緊張,也擔心自己做不好被東家嫌棄。
她們現在是蒙家的下人,讓主家不高興了,有的是法子為難她們。
蒙小華笑著解釋道︰"我在村里建了一個工坊,主要的活計就是清洗、蒸煮、晾曬這些,現在人手不太夠,她們需要幫我去工坊里做事。"
秀雲和金花听到是廚房里的一些事,心一下子就放下來了。
反倒是大柱二柱好奇心升了起來問道︰"東家,村里的工坊能生產什麼,不應該建在鎮上或者縣城更方便一些嗎?"
這個時代的工坊不多,一般只有大商戶才會建立專門的工坊生產一些不常見且金貴的東西,比如毛筆、紙張、煙墨等,或者印刷書籍、紡織綾羅綢緞等。
這些工坊一般都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最起碼也是在城鎮中。
在村里建工坊的真是第一次听說,而且還是在這麼偏僻的村子。
工坊生產葛根粉本來就不是什麼秘密,到時候工坊開始生產他們也會知道,蒙小華也沒打算瞞著,直接就說了︰"我們的工坊生產粉條,咋村里更容易找到原料。"
"粉條?"
徐長壽、徐大柱和徐二柱都重復了一下。
粉條在市面上的售價不低,他們也是知道的。
只是,做粉條不是需要大量糧食嗎?一個村子的糧食哪里能供上粉條生產的需求。
或者,這個工坊的產量太低?需要的糧食不多。
蒙小華也不多解釋,反正以後他們就會明白,她的粉條是不需要消耗糧食的,山上沒人要的葛根就行。
揣著心中的疑惑,徐長壽等人跟著蒙小華他們走到了神龍坡下。
這時候,神龍坡下通往村子的道路上,正有一些人抬著兩個自制的滑竿慢慢的走著。
隊伍的最後,跟著一個抽抽噎噎的婦人,正是她曾經的好妯娌—李枝碧。
看著這群人,蒙小華的眼神就冷了下來,扭頭一言不發的上了神龍坡。
蒙正全和蒙洪同樣給了個冰冷的眼神就走了。
徐長壽一下感覺到幾個東家身上的冷氣,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也沒多問,加快腳步跟著踏上了上山的路。
走在最後的李枝碧听到動靜,轉頭看見蒙小華他們一行人,頓時嚎哭的聲音又大了幾分︰"嗚嗚嗚,天老爺,你要睜眼啊,劈死那些昧良心的娼婦吧,一下子禍害了家里兩個人,這日子還怎麼過啊?這世上還有沒有王法啊,殺人的人不處罰,反倒是我們這些良善百姓遭了殃……"
抬著滑竿的人一路走來,又累又餓,早就不耐煩了,听到李枝碧的嚎哭,氣沖沖的道︰"潘義媳婦兒,你有力氣在這里哭,不如早點回去煮飯,我們抬了一路,人都要餓死了,你還在這里嚎喪。"
李枝碧指著蒙小華的背影,對那人道︰"我婆婆和大伯哥變成這樣,還不是蒙小華那個賤人害的,你們要吃飯就去她家吃,我家里沒有糧食給你們煮飯。"
那人被李枝碧一懟,頓時就怒了︰"李枝碧,你給我說清楚,你確定我們這麼多人累了一路,連口飯都沒有吃的?"
其余漢子也紛紛怒視著李枝碧。
李枝碧被這麼多漢子盯著,縮了縮脖子道︰"又不是我喊你們去抬人的,既然是村長安排的,你們有事就去找村長,我一個不當家的媳婦兒,要是把糧食拿出來煮給你們吃了,我婆婆肯定會罵我的。"
其余人也被李枝碧的話激怒了,開口質問道︰"潘義家的,你說的是人話嗎?要不是看在一個村子的,誰願意大老遠的去抬人,結果你家連一口飯都給我們吃,還有沒有一點良心。"
"村長的好心真是喂了狗了,讓我們趕了幾十里去把人抬回來,結果還賴上村長了。這人我不抬了,你們誰愛抬誰抬。"
"就是,潘義媳婦兒也太不是東西了,咱們幾個漢子走了四五個時辰把人抬回來,居然說這種話,氣死老子了,算了,把人扔這兒吧,是死是活,關老子屁事!"
抬著人走了幾十里山路,本就又餓又累,沒想到還要受一肚子氣,抬滑竿的村民說著就撂下了兩人,氣沖沖的走了。
喜歡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