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蒙小華趕在午飯前回到家的時候,卻發現神龍坡上下都是一副忙碌的景象。
山腳下,先前打算建工坊的地方,二十幾個人分工合作。
老村長拄著拐杖親自在這里看著,眾人清理場地的,打土坯的,修理樹干做柱子的、扎茅草準備搭屋頂的,一樣樣有條不紊的做著。
通往山上的石板路兩側,則有三十幾個人。
在曾經整理過梯田的人指導下,一些人清理雜草雜樹的,搬石頭壘田埂的,另一些人搬土填坑,焚草增肥,配合起來相得益彰。
在忙碌的身影中,甚至還有幾個村子里的中年婦女。
在她的房子前面的曬壩中,整齊的排放著兩列竹籮。
其余人或許是有事去忙了,只有蔣才國和另外兩個人坐在堂屋里喝著水,負責看守他們運回來的糧食。
見到蒙小華回來,蔣才國幾人急忙走出來,對她道︰"華兒,你回來了,運回來的糧食都在這里,你清點一下,我們幫你搬到儲藏的地方。
蒙小華接過聞言而來的春杏遞來的水,狠狠的喝了一口才回答道︰"好,麻煩國伯幫我裝麻袋以後,搬到糧倉里去吧。"
有人幫忙,不用白不用。
今天這一趟來回,蒙小華可是給了十文錢的報酬雇村里人幫忙的。
如果不要銅錢的,也可以找她拿一斤大米或白面。
無規矩不成方圓,蒙小華並沒有假裝客氣,拿來抬秤一個籮筐一個籮筐的過秤,然後裝進麻袋搬進糧倉。
運回來的糧食,上好的精米和白面各佔了一半,都是蒙小華在商城中挑選出來的精品。
這些糧食不僅是用來兌換藥材,都是品質上好的,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頂級的糧食,當著蔣才國幾個人的面,自然好好保管起來。
家中日常消耗使用米面,蒙小華則是另外從商城中兌換的,無論品質還是口味,比這些用來兌換藥材的米面又上了一個檔次。
將二十幾麻袋糧食稱重完搬進糧倉,早已到了飯點,山上山下的村民卻都沒有回家吃飯。
村里人閑時吃稀,忙時吃干。
農忙是一天三頓補充體力,農閑時就是一天兩頓飯。
眼下這個時節,在村里正是屬于農閑,所以絕大部分村民都只吃兩頓飯。
再則,今年村里因為挽聯稅和徭役,許多人家都借了錢,此時正是節衣縮食的時候。
所以,雖然已經到了吃午飯的時候,村里卻沒有幾家升起了炊煙。
眼看著蒙小華家的廚房傳出飯菜的香味,蔣才國和另外兩人連忙準備離開。
人家馬上要吃飯了,他們留下來,這不是腆著臉讓人家叫吃飯嗎?
村里人深知糧食金貴,誰也不會無故去別人家里蹭飯。
蔣才國和蔣春牛、廖鐵蛋年紀相仿,與蒙正全的年紀不相上下,蒙小華對幾人也很尊重,非常熱情的挽留幾人,讓他們留下來一起吃午飯。
蔣才國幾人自然不同意,連連推說家里已經做好了午飯,就等著他們回去開飯。
眼見幾人堅持,蒙小華無奈之下,只得讓潘山潘峰去把老村長請了上來。
老頭子幫她在拄著拐杖在山下幫她監工了半天,請他吃頓飯理所應當。
蔣洪瑞上來的時候,明顯還帶著些茫然,待听蒙小華說明之後,沉吟了一會兒才道︰"國兒,春牛、鐵蛋,華兒既然客氣留你們吃飯,你們就留下來吧,往後做事的時候,更用心一點就是了。"
蔣才國三人聞言,這才答應下來。
蒙小華家的飯菜自然是讓眾人驚嘆和羨慕的。
主食自然是蒸的大米飯。
白花花,晶瑩剔透的白米飯散發著香氣,就算沒有菜也能干上幾大碗。
菜沒有幾個,一個韭菜炒雞蛋,一個油渣大白菜,一個素炒菠菜和一個肉片青菜湯。
最後是一盤鹵豬肉和一筲箕的烙麥餅。
韭菜就是山下菜地中新收割的鮮嫩韭菜。
雞蛋卻是前段時間村民們送來的母雞下的蛋。
蒙小華養著這麼多雞,既然用不著攢雞蛋賣錢,自然把雞蛋全都變成了家里日常的吃食。
今天人多,蒙小華就吩咐春杏多打了幾個雞蛋在里面,以至于韭菜炒雞蛋的盤子里全是雞蛋,以至于韭菜顯得少得可憐。
油渣是豬板油煉油後留下的,白菜是地里的新鮮大白菜,但是佔了一半比例的金黃油渣在大白菜中格外顯眼。
菠菜上明晃晃的油星,讓人覺得今天這菠菜似乎特別勾人。
再看看放在筲箕里放了油的烙麥餅,幾個人忍不住口水往外流,好不容易才沒讓自己出糗。
最後端上桌的是鹵豬肉和肉片青菜湯。
在蒙小華建房子的時候,眾人見過干活的工匠們的飯食是鹵豬肉配白面饅頭,他們沒想到自己居然也能有吃到的一天。
表面漂著油水的青菜湯端上來的時候,撲鼻而來的香氣將眾人的食欲推到了極致。
當蒙小華拿起勺子給老村長盛湯的時候,蔣才國幾人更是瞪大了眼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居然看到了大片大片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沉在碗底,被蒙小華撈出來倒進給老村長的碗里。
蔣洪瑞在蒙小華家吃過飯,自然知道她家的伙食豐盛,所以還穩得住。
蔣才國幾人哪里見過這樣的午飯,在視覺、味覺、嗅覺的沖擊下,再也忍不住口水,喉結不停的上下鼓動。
蒙小華給老村長夾了菜,又拿了一個麥餅放在他碗里之後,蔣才國幾人終于能動筷子了。
幾個人的理智雖然讓他們極力克制著自己的動作,但不停揮動的筷子和快速消失的飯菜卻暴露了他們對美食的渴望和貪婪。
見到他們這樣,蒙小華並沒有在意。
剛剛搬進新房子開火的時候,四小只的吃相比幾個成年人可要夸張得多了。
只是一段時間下來,現在已經習慣了每天的飯菜,所以才能稍稍克制住自己。
一頓豐盛的午餐,讓幾個客人吃得眉開眼笑,摸著微微鼓脹的肚子,想想自己家里每天的吃的粗糧配野菜,他們心里升起了無限的羨慕。
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啊。
什麼時候,他們也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啊!
即便是村里條件數一數二的老村長家里,精糧也是留著農忙的時候才會拿出來吃,平時 的一日三餐同樣是以粗糧為主。
他們這些小商隊里的人,因為每天的收益緣故,加上消耗不小,才敢在這個農閑的時候,保持著一天三頓飯。
和蒙小華家里日常的飯菜比起來,他們自家的飯菜簡直是天壤之別。
他們自己家里,哪里這麼好的伙食,也不敢如此奢侈的浪費。
恐怕,只有鎮上的大老爺家才有這樣的伙食吧。
喜歡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