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

第67章 高產作物種植計劃(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蒙蒙的元寶 本章︰第67章 高產作物種植計劃(下)

    山藥,又名淮山、懷山、懷參、薯蕷、山芋等等,功能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等。

    《神農本草經》記載︰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最有名的山藥,無疑是河南出產的鐵棍山藥,售賣全國。

    山藥不僅是一味溫補的藥材,也是一種美味的食物,不僅用來炖湯是上上之選,還可以炒菜,做糕點、做主食等等。

    就算是不用來炖湯,將山藥洗淨蒸熟,同樣可以作為主食填飽肚子。

    或者將山藥去皮切片焯水,與木耳、胡蘿卜、青椒一起翻炒,做成一道非常美味的素菜。

    另外山藥還可以做成山藥糯米餅、糖醋山藥丸子等美食。

    山藥的種植比較簡單。

    每年四月,挑選土層肥厚、排水較好、疏松的砂質土,用山藥上部的蘆頭或山藥豆播種,蓋上幾公分的土壤,就能生根發芽。

    而且,山藥並不需要太多的田間管理。

    成熟的山藥塊睫肉茂肥厚,略呈圓柱型,垂直生長,可大一米,直徑27公分,一根就有好幾斤,畝產在30004000斤左右,是一種產量完全不輸給土豆的作物。

    所以,蒙小華想到山藥的時候,已經將它列入了明年重點種植的農作物清單。

    紅薯,又名番薯、紅苕、地瓜,是一種原本產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的植物,紅薯塊根為白、紅或紅色,具有乳汁,睫生不定根,喜歡溫暖多光不耐霜凍,抗旱耐堿。

    紅薯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髒毒,舒經絡,止血熱渴。

    與紅薯的藥用價值相比,其最大的特點在于產量高,廣種耐瘠,無地不宜。

    在後世的華夏,除了極北的一些地區,紅薯被推廣種植到了全國絕大部分地區,是一種適應性極強,易于保收的植物。

    紅薯產量之高,有"一造番薯半年糧"的說法。

    紅薯的產量比土豆絲毫不弱,在常規種植條件下,穩定在3000至5000斤之間,高產的情況下,畝產甚至可以達到6000至8000斤。

    而且,紅薯的種植更加簡單,只要春季用種薯育苗,夏季用繁殖的薯蔓進行繁殖,就能進行大面積種植。

    因為紅薯易于生長繁殖,可以說是沾地就能活,就能有收成。

    紅薯的味道甘甜可口,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就是對紅薯味道的形容。

    吃法更是豐富多樣。

    在蒙小華的記憶中,烤紅薯、炸紅薯、紅薯丸子等等,各類美食制作方法早就被華夏人開發到了極致,到時候她拿來就能用。

    蒙小華相信,只要她能把土豆、山藥、紅薯這三樣高產作物推廣開來,別說區區一個小石村,就是整個遂寧縣,乃至整個明夏朝廷的老百姓,都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

    所以,蒙小華發現,她推廣高產農作物,不僅僅是為了讓小石村的人富起來,更是一件利國利民、功德無量的大事。

    蒙小華不知道未知的神秘存在將她送到這個時代有什麼目的,甚至她是不是在原來的藍星上都不知道。

    但是,既然讓她來到了這里,而且給了她系統商城這個神器,她更希望能夠通過自己逐漸改變這個時代,給日子過得艱難無比的百姓們一條生路。

    土豆已經種下,紅薯和山藥的種在計劃中。

    蒙小華想起來,雇佣小石村村民們開出來的二十幾畝土地,除了五畝水田,其他已經被她用完了,她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居然是無地可種。

    好在距離山藥和紅薯的種植還有差不多半年的時間,她還有足夠的時間為自己的計劃儲備土地。

    無奈之下,蒙小華主動去找了老村長。

    在老村長詫異的目光中,蒙小華提出了需要雇佣一批村民幫她干活的要求。

    根據蒙小華的想法,這一次她雇人主要做兩件事。

    一個是繼續幫她開荒。

    無論是接下來種冬小麥,還是準備在明年開始推廣的山藥、紅薯,都需要大片的土地。

    而她手頭已經沒有了現成的土地,就不得不在神龍坡上開出更多的土地來,才能實施她的計劃。

    另一件事就是準備建立一個工坊。

    既然準備接下來要帶領村民們挖葛根,發展葛根產業,她必須未雨綢繆,將制作葛根粉的工坊提前建起來。

    當然,葛根粉的制作不復雜,工坊也不需要建多好。

    所以,蒙小華打算初期只需要建三間土坯的茅草屋就行,等到以後再想辦法逐漸改善工坊的條件。

    建土坯茅草屋,就不需要請專門的工匠們來施工,小石村的村民就足以完成這項任務。

    畢竟,村子里村民們自家的茅草屋,基本上都是他們自己建的,可謂是熟門熟路。

    對蒙小華要再次雇村民們干活,蔣洪瑞的態度當然是舉雙手贊成,歡迎之至。

    當前的小石村什麼都缺,唯獨不缺勞動力。

    與其去外面找活干,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它不香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可是清楚的記得,之前蒙小華雇村里的人干活,可是給村里家家戶戶都帶來了一大收入,讓村民們的日子好過了許多。

    問清楚蒙小華的需求,蔣洪瑞就讓大兒子蔣才國出去喊人了。

    很快,村民們就三三兩兩的聚集到了蔣洪瑞的院子外。

    這段時間,村民們手里沒有急著要完成的農活,一听說蒙小華要雇人干活,丟下手里的事情就趕了過來,生怕去晚了就錯過了掙錢的機會。

    唯獨一個例外,應該就是老潘家。

    就在潘義猶豫著要不要也去爭取一個干活名額的時候,他就被錢桂芬阻止了。

    按照錢桂芬的說法,她老潘家現在日子蒸蒸日上,又不是吃不起飯,干嘛要去一個潘家棄婦的手里求飯吃。

    她手里除去給潘輝娶親和買地的開支,還剩下了二十來兩銀子,足夠讓潘家越來越好。

    所以,潘義在老母親的阻攔下,最終打消了去干活掙錢的念頭。

    等村民聚集得差不多的時候,村長親自說明了蒙小華雇人的要求。

    首先是需要二十個人幫忙帶土坯,建茅草屋。

    村民里但凡覺得自己有能力干這個活的人,齊刷刷的舉起了手。

    畢竟,打土坯、建茅草屋是個技術活,給的工錢可不低,每天二十五文的工錢,當然要爭取一下。

    蔣洪瑞根據他對眾人的了解,從舉手的人中挑選了二十個人。

    接下來就是挑選開荒的三十人,工錢照舊,每天二十文。

    這個更簡單,在場的都是種地的一把好手,幾乎人人都舉起了手。

    蔣洪瑞再次挑選了三十人。

    喜歡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方便以後閱讀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第67章 高產作物種植計劃(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第67章 高產作物種植計劃(下)並對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