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皇帝在乾清宮內听取黨副總管的匯報。
劉總管站在一旁,滿臉的欣慰。
掌管慎刑司多年,黨副總管的能力還是有的,在他耐心的指導下,慎刑司的官吏取得了極大的進展。
張通一案,已有兩家侯府被查。
至于安陽公和敦郡王這兩件大案,也陸續挖出了不少漏網之魚。
一時間,黨副總管被冠上了“魔頭”的頭餃。
今日的稟報,不是階段性的成果匯報,而是有重要事項需要皇帝裁決。
第一件事,是其中的一位侯爵,供出了戶部的一位侍郎。
涉及朝堂上的高官,黨副總管不敢輕舉妄動。
皇帝沒有直接給出旨意,反而詢問黨副總管的意見。
“陛下,朝廷官員,還是交給刑部處理。”黨副總管彎腰回話。
他面聖的機會不多,準備得十分充分。
“你就不怕他們官官相衛?”皇帝追問一句。
“如果他們膽敢徇私,這筆賬就暫且記下,等到將來再一道清算。”
黨副總管的腰快彎成了一只蝦米。
“你干爹教你這麼回話?”
皇帝看了旁邊的劉總管一眼。
“是!”
這是在御前,黨副總管不敢有半個字的謊言。
“那就讓你干爹來說,老劉,這件事你怎麼看?”
皇帝緩緩起身,開始在殿內踱步。
“陛下,奴婢以為,朝堂——亂不得!”
劉總管只得如實回話。
皇帝輕輕點頭,示意劉總管繼續。
“沒——沒了!”
劉總管沖皇帝拱手彎腰。
“沒了?”
皇帝轉頭看了劉總管一眼,心想這家伙恐怕是在藏拙。
“沒了!”
劉總管同樣將腰彎成了一只蝦米。
皇帝揮了揮衣袖,命二人直起腰來回話。
“勛貴宗室與文官一直都互相保持距離,一位侯爵,是如何同侍郎達成同盟?”皇帝微微皺眉。
“陛下,這口供絕無問題!”
黨副總管心中一驚,急忙開口解釋。
“閉嘴!”
劉總管輕聲呵斥。
“朕指的不是口供的問題。”
皇帝語速平緩,面色平靜。
劉總管與自己的干兒子垂手低頭,連大氣也不敢出。
“此案到此為止,不過要將卷宗妥善保存。”
皇帝沒有做出任何解釋。
二人彎腰應下!
第二件事,與安陽侯府有關。
隨著安陽公一案的持續深挖,關于安陽侯的黑料也越來越多。
等到黨副總管稟報完畢,皇帝的臉上已是一片冰涼。
“安陽侯畢竟是朕兩位弟弟的舅舅,同樣將卷宗封存。”
深吸一口氣,皇帝給出了明確的旨意。
二人再次彎腰應下。
皇帝命黨副總管退下。
劉總管站在原地,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杜祥雲遇刺,牽出了吏部的一位郎中。”
等黨副總管退至殿外,皇帝這才開口說道。
劉總管突然愣住!
“如今又冒出一位侍郎,你不覺得有些奇怪?”
皇帝在劉總管的面前停下。
“有人想要朝堂不穩?”
劉總管何等聰明,立刻察覺到其中的蹊蹺。
“你覺得誰的嫌疑最大?”
皇帝的目光停留在劉總管的臉上。
“奴婢以為,那三家諸侯的嫌疑最大。”
略一思索,劉總管說出自己的判斷。
“再想想!”
皇帝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奴婢愚鈍!”
片刻之後,劉總管面有慚色。
“一位是帝國的侯爵,一位是帝國的侍郎。以朝廷的強勢,想要驅使他們,諸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皇帝循循善誘。
“陛下聖明!”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對于這一點,劉總管是極有心得。
“能謀劃這一切的,只有可能是這皇城之中的權貴。”皇帝的語氣極為肯定。
“陛下聖明!”
“你就不能說一點有用的?”
“奴婢愚鈍!”
劉總管的臉上再次浮現出濃濃的慚愧。
“朝堂上暫時還不能出亂子,你在內務府也要提高警惕,當心有人蓄意挑撥。”
“奴婢明白!”
————
從乾清宮退出,劉總管正好遇到前來請示的杜學士。
二人拱手致意,隨即客氣的道別。
黨副總管一直在殿外等候,見劉總管朝自己的方向走來,急忙快步迎上。
“干爹!”
跟在劉總管的身後,黨副總管輕聲喊道。
“陛下的旨意,有沒有領悟透徹?”
走下高高的台階,劉總管略微壓低了聲音。
“涉及到朝廷官員的,卷宗一概封存。”黨副總管心思靈透。
“只悟出這一點,還遠遠不夠!”
劉總管輕輕搖頭。
“干爹,您教教兒子唄!”黨副總管態度諂媚。
“涉及到朝廷官員,除了封存卷宗,你還得從勛貴入手,弄清楚他們是如何勾結。”
剛才在殿內被皇帝拍了拍肩膀,劉總管的心情十分不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樣會不會打草驚蛇?”黨副總管面露猶豫。
“記住,那些勛貴只要進了慎刑司,就不能讓他們活著出去。否則,你會死得很慘!”
劉總管開口警告。
黨副總管急忙謝過。
“既然出去的是具尸體,又何來打草驚蛇一說?”
“兒子明白了!”
“摸清楚以後,不要自作聰明,所有的卷宗,直接送到御前。”
“兒子明白!”
“等到咱家退下,就算你此生都無法得到總管的位置,但是這內務府,始終都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兒子能有今日,全賴干爹提攜!”黨副總管態度端正。
“咱家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將來還得靠你多多關照。”
劉總管的語氣中,添了一絲寂寥。
太監與文官不同!
再風光的太監,也是依附于皇權生存,而且當他們爬到頂端,卻尷尬的發現自己辛苦得到的這一切,卻無人繼承。
運氣好一點,死在任上。
運氣不好的,守靈便成為他們最好的結局。
兩百余年來,不知有多少紅衣太監最後流落街頭!
文官就不一樣了,不管是致仕,還是罷官,回到故土依舊能安度晚年。
調教家中的晚輩,讓他們到死都心懷期望。
黨副總管還無法理解劉總管的心態,只是表態一定不會做出那些忘恩負義的苟且。
就在此時,東線,鄰岳,桐國的世子帶著大批的貢品,已經高調的啟程。
他的目的地是——
京城!
喜歡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