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官員從吳國出發,被派往密國各地。
他們將取代密國的官員,成為這片土地新的統治階層。
在朝廷還沒有明確承認的情況下,吳王的這種行為,是赤裸裸的挑釁。
吳王會不清楚?
他的心中無比清楚!
不過,他不在乎,一點都不在乎!
面對那幾家諸侯的無動于衷,吳王的心中早已燃起了熊熊的怒火。
憤怒的吳王,在對付密國的同時,答應了韓巡撫的請求。
只不過,不是吳魯聯合,而是由吳國一家完成。
魯國大方的借出了自己同江東的邊界。
“來了多少?”
長興城內的巡撫衙門內,韓巡撫笑著問道。
“六萬!”
回話的,是面帶微笑的謝維安。
“還是少了些!”
“撫台說得極是!”
“把江東軍全部拉出去,讓吳王看看我們的實力。”
“末將立刻去辦!”謝維安面露興奮。
韓巡撫一手抓軍政,一手抓民政,有著極大的自主權。
他按照虎賁軍的標準訓練江東軍,也用羽林衛的待遇犒賞江東軍。
上千萬的銀子砸下去,也該露出獠牙讓鄰居們看看。
免得他們還以為自家門外躺著的,是一只病貓。
東邊暗流涌動,剛剛平靜下來的西線,又突然熱鬧起來。
徐軍與宋軍在邊界爆發了一場克制的沖突。
起因很簡單,徐國的一小支軍隊在邊界巡邏時迷路,然後誤入了宋國的地界。
軍人嘛,說話都直來直去,很快就從言語沖突升級為肢體沖突。
誤入的徐軍寡不敵眾,被宋軍拿下。
然後就是雙方交涉!
一邊交涉,一邊繼續沖突!
沖突的規模不斷擴大,直到徐軍拿下了宋國邊界的一座城池。
宋國調動數萬軍隊,在緩緩朝邊界集結。
反觀徐國,佔據城池後,卻沒有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不退!
不談!
不打!
雙方就這麼僵持下去!
宋王的奏折先一步送到京城。
皇帝震怒,下旨命徐國退兵,同時要求徐王做出合理的解釋。
聖旨還在路上,徐國相國的申辯就出現在內閣。
內容很簡單,徐王正在前線同高原人作戰,不宜分心。
一切,得等到徐王從高原回來再說。
誰都能看出其中的貓膩,可誰都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只有奏請皇帝定奪。
皇帝召諸位大佬前往乾清宮商議。
“徐王好算計!”鄭親王佩服不已。
“世代聯姻又如何?”趙院長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清楚,這句話實際上是說給自己听的,于是沖趙院長微微一笑。
心中卻不以為然!
“內閣打算如何應對?”皇帝想先听听內閣的意見。
“下官認為,應該勒令徐國先退還城池,至于孰是孰非,等徐王回國再說。”
杜學士是首輔,他的看法就代表著內閣的意見。
“如果他們不退,又當如何?”皇帝追問一句。
“申斥!”杜學士欠身回話。
太子心中一嘆!
這幾十年來,朝廷的脊梁被諸侯一點一點地抽掉,再也直不起來了。
“太子什麼意見?”
皇帝的心中涌起了濃濃的失望,將目光轉移到太子的身上。
“如果徐軍不退,可命宋國自行處置,宋國若是沒有能力,可邀請虎賁軍替他們解決。”太子沖皇帝拱手彎腰。
眾人听後,皆是神色一變!
“徐國的實力,甚至還在梁國之上,請殿下三思!”杜學士沖太子拱手。
“朝廷一再示弱,怎能樹立中央的權威?”太子反問一句。
“可萬一宋國要是同意,虎賁軍就會直接與徐軍發生沖突。”杜學士顯得憂心忡忡。
“宋國是不會同意的,他們若是同意,會淪為其他諸侯的笑柄。”
“不過,孤倒是希望宋王點頭!”
“朝廷的軍隊,只能在六省之地活動,這是朝廷的恥辱。孤不想挑起同徐國的戰爭,孤只是想讓朝廷的軍隊,能踏出六省的邊界。”
太子極有耐心,開口解釋了幾句。
“正如殿下所說,若是宋王真的點頭——”趙院長在一旁突然開口。
到底是同一個系統出來的,如今雖然同內閣對立,不過思維方式還是保留了下來。
“他若真敢點頭,就讓虎賁軍去會會徐軍。”太子表現得極為自信。
“殿下就不怕徐國趁機反叛?”
“虎賁軍是替宋國張目,徐國還不敢借機生事。”
“如果——”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如果?”
鄭親王實在是有些不耐煩,開口反駁。
“威嚴,是打出來的!朝廷如今實力不弱,不能再一味的遷就諸侯。若是恭順也就罷了,要是不听指揮,那就打到听話為止!”
眾人有沒有被鄭親王的霸氣所感染,只有他們自己心里清楚。
但是,所有人都听清了四個字︰
實力不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朝廷,何時變得實力不弱了?
鎮西軍、定東軍,再加上江東軍,朝廷已有了十余萬凶悍的軍隊。
再加上太子的數萬軍隊,至少能同吳國一較高下。
覺醒的大佬,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腰板。
皇帝同意了太子的建議。
燕宋兩國,唇亡齒寒。
燕王命準備返回都城的軍隊,從緩沖地帶朝宋國的方向移動。
提及緩沖地帶,那里的百姓已經返回到家園,面對著被踐踏的莊稼和毀壞的房屋,他們沒有絲毫的焦慮和痛苦。
太子答應他們,將以二兩一石的價格,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糧食。同時房屋的修繕,也由太子負責。
在十里長廊負責修建防御工事的營造隊伍,已經出現在緩沖地帶。
莊園主們商議一番,請求朝廷派官員管理。
對朝廷來說,莊園主們的請求,政治意義要遠遠多過于獲得的利益。
正好三月份已經放榜,許多三甲的進士,都免去了漫長的等待,直接被派往緩沖地帶任職。
朝廷上這些經歷過科舉洗禮的家伙,一旦認真起來還是十分厲害,他們將緩沖地帶劃分為兩府十縣,準備築城。
至于築城的經費,則來自于這一次的贖金。
太子大度的表示,如果用他的營造隊伍,朝廷只需要出材料的費用。
至于工匠的工錢,太子願意自掏腰包。
這是天大的好事,內閣立刻同意。
與此同時,太子也挑選了十幾名三甲的進士,充實詹事府。
喜歡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