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王上奏,主動將邊界的兩座城池拱手相讓。
受益的,自然是吳國。
內閣嗅到了濃濃的危機,將奏折立刻轉送內務府。
劉總管的政治覺悟,讓他親自將奏折送進了乾清宮。
皇帝沉吟片刻,命杜公公前往東宮,請太子前來。
太子看後,心底一片冰涼。
皇帝在殿內踱步,開口垂詢。
“兒臣毫無辦法!”太子欠身回話。
“那就任由吳國拿下這兩座城池?”
“是!”
太子看向皇帝,滿臉的苦澀。
“此例一開,最多三年,小諸侯將不復存在。”
“恐怕還會更快一些!”
太子可不認為吳王有多大的耐心。
“朕看你怎麼還有些期待?”
“父皇,大亂就在眼前,既然朝廷的軍隊已沒有平穩壯大的機會,就讓他們在戰爭中成長。”
還有一點,太子沒有說出,那就是朝廷的財政,不允許軍隊穩步擴張。
薅高原人的羊毛已經告一段落,太子打算在戰爭中尋找獲取財富的機會。
“西原,不能亂!”
沉默許久,皇帝開口叮囑。
“兒臣明白!河西,也不能亂!”
河西一亂,高原人說不定又會卷土重來。
“鎮西軍和虎賁軍需要補充,又要組建新的定西軍,河西恐怕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持。”
“父皇,兒臣打算讓虎賁軍在京畿一帶補充兵員。”
“京畿?禁軍也要在京畿補充,會不會受到影響?”皇帝深深的看了太子一眼。
“虎賁軍此次損失不大,補充的數量不多,不會對禁軍造成影響!”太子態度恭敬。
略一思索,皇帝點頭應允。
魯王的奏折,不是在請求皇帝的首肯,而是在告知。
事實上,當奏折出現在御案之上時,吳國同魯國已經完成了交割。
兩座城池的百姓擁有一次選擇的權利,可以留下,接受吳王的統治。
也可以搬出城池,前往魯國其他地方居住。
有七成的百姓選擇追隨魯王!
吳王有些尷尬,不過並不介意。
他想要的,是其他幾家諸侯的醒悟。
原來,還可以這麼玩!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陳王。
當然,這也跟陳國與吳國相鄰有關。
此時,迎親的隊伍已進入代國的境內。
陳國與梁國之間也有一小國,不過陳國並不感興趣。
土地貧瘠,連貢賦都要拖欠,在陳王的眼中,這就是個累贅。
梁王的想法,同陳王保持高度一致。
陳王想要的,是代國!
沒錯,就是那個擋住梁國南下的代國。
陳王派出使者前往代國,打算以兩百萬的價格,買下邊界的幾個小村落。
代王不一定會同意,不過陳王相信,缺錢的代王一定會動心。
只要他動心,等到陳王下一次開價,就有達成合作的可能。
魯王並不介意自己幫吳王推開了那一扇窗戶,除了考驗太子,魯王的大部分心思,早已放在了東邊的那座島上。
鐵甲軍登陸後,以平推的方式,摧毀了幾座城池,那些身著奇裝異服的矮人,毫無還手之力。
膽敢提刀反抗的,全部被砍成了碎塊。
太子的預測是對的,許多矮人主動跪在了世子面前。
五月裝船,六月啟程!
橫貫東西的奴隸貿易,即將拉開帷幕。
軍隊還在源源不斷地運往大島,最近出港的戰船上,出現了不少僧人。
原本,魯王是不打算讓這些僧人插上一腳。不過在看過他們的教義後,魯王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對于魯王讓出城池的舉措,太子的心中,充滿了濃濃的失望。
好在只是失望,不是絕望!
不過,太子好像很難對某件事情,產生絕望的情緒。
既然要開戰,軍隊建設,自然是重中之重。
鎮西軍除了在軍餉上無法向虎賁軍看齊,其他方面,已經沒有什麼差別。
優厚的待遇,讓胡羅素在征兵一事上,表現得極為自信。
虎賁軍要在京畿補齊,張統領讓樂善公帶著一半的虎賁軍,趕著戰利品先行回京。
優秀的京畿子弟,不能讓禁軍給耽誤了!
想法很好,不過這一次,張統領實在是有些多慮。
囂張跋扈的安陽公,還來不及過問禁軍的補充。
如今的他,已是官司纏身。
順天府收到幾張狀告安陽公的狀子,由于都涉及到命案,順天府認為事關重大,于是主動將辦案權移交給內務府。
為此,順天府尹還受到了內閣的口頭表彰。
內務府如今管著這一攤的是平郡王,收到狀子後,他立刻傳喚安陽公府的相關被告。
無一人前來!
平郡王是皇子,又上了太子的戰船,再加之德妃平日里受了皇貴妃的不少擠兌,平郡王罕見的展現出了自己的強勢。
托人帶話給安陽公,如果在四個時辰內見不到被告,那麼慎刑司的人就會前往安陽公府拿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個時辰,足夠他們串供,這也算是平郡王給安陽公留了余地。
安陽公只得命府中的幾位管事前往。
慎刑司自有審案的郎中,在內務府花樣繁多的刑具下,幾位管事不但認罪,還將知道的吐得干干淨淨。
安陽公提出抗議,認為內務府是在嚴刑逼供。
平郡王將謄寫的供詞遞到安陽公面前,問他哪一句有假?
安陽公自知情況不妙,前往乾清宮請罪去了。
在乾清宮內,安陽公聲淚俱下,表示這一切都是為了禁軍那巨大的窟窿。
而且,他對府中管事過激的行為,事先並不知情。
皇帝溫言撫慰!
召來平郡王,皇帝命他釋放安陽公府的管事。
“已經晚了!”平郡王沖皇帝拱手彎腰,面露遺憾。
“晚了?”
“那幾人自知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已在獄中自盡!”
“怎麼可能?”安陽公大驚失色。
安陽公這些年累積的家財,這幾人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平郡王沒有理會,只是保持著那極為恭敬的姿勢。
皇帝的嘴角微微一彎,命平郡王直起腰身說話。
幾名管事而已,死就死了,還不值得為此事責備平郡王。
皇帝命平郡王將供詞封存。
平郡王應下,不過稟報順天府與三法司各自謄寫了一份。
安陽公听後,只覺得眼前一黑。
喜歡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