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第346章 諸侯的反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卿卿是婕妤 本章︰第346章 諸侯的反應

    睿親王的困惑,也是太子的困惑!

    不過太子反復看過幾人的供詞,沒有從中察覺出什麼。

    隨著人頭落地,這困惑只能一直縈繞在二人的心頭。

    直到在時間的沖刷下慢慢淡去,最後化于無形。

    邸報,從來都是風向標,朝廷雖然已無力約束諸侯,不過關于朝廷的動向,諸侯依舊十分關注。

    如果踩準了節奏,等來的不是潑天的富貴,而是——

    一個新王朝!

    能在史書上佔據大量篇幅的王朝。

    關于最近這段時間的邸報,大部分諸侯王瀏覽的時候,比以前要更加用心,讀後感也是各不相同。

    魯王是個例外,同往常一樣,邸報送來後,他只是匆匆掃上幾眼,隨後就扔到一旁。

    如今,他的注意力,已全在魯軍同矮人的戰事上。

    矮人凶殘,魯軍遭遇到頑固的抵抗,但是打起仗來的谷汝安要更加殘暴。

    屠城!

    只要攻城的損失超過十人,谷汝安就會下令屠城。

    當然,通常矮人所謂的城池,也就是魯國一座縣城的規模。

    有儒生認為這個數據極不合理,跑去找谷汝安理論。

    面對來自魯國的讀書人,谷汝安收起了渾身的殺氣,並認真听取了意見,最後表示這個數據確實不太合理。

    二十人!

    數據整整上調了一倍。

    刷完存在感後,儒生心滿意足的告辭,谷汝安也認為自己已經變得十分仁慈。

    皆大歡喜!

    就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谷汝安就佔據了大片的土地。

    魯王派世子親自渡海,前去安撫已經臣服的矮人。

    世子登島後不久,就收獲到一個大大的驚喜。

    銀礦!

    在佔領的區域,發現了數座銀礦。

    魯王原本還有些擔心,想著過去後無法自給自足,不過沒想到矮人佔據的島嶼不但能種糧,還有銀礦。

    對自己的戰略布局,魯王覺得十分滿意。

    而且,同朝廷的邸報相比,魯王明顯的對一封來信要更加重視。

    重視到一有空就會拿出來仔細揣摩的地步。

    那封信來自京城,是太子派人送來的。

    這時空的魯王自然不會听過趙孟的名字,不過他依舊認為太子的書法雖然有些奇怪,不過確實令人賞心悅目。

    太子的親筆信中沒有寒暄,直截了當的闡明自己的觀點。

    第一、太子坦誠的表示清楚魯王的謀劃,而且他對魯王的戰略眼光極為欣賞。

    第二、太子建議魯王不要顧慮什麼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對于膽敢反抗的矮人,要給予最殘酷的鎮壓。

    第三、在沒有徹底穩定局勢前,不能讓文化和技術在那塊土地上傳播。

    第四、矮人就是矮人,世世代代干些苦力活就可以了。政壇,絕不允許他們涉足。

    第五、如果有需要,太子願意向魯王提供幫助。

    每一次的細細品味,都會讓魯王生出無限感慨。

    不過有一種感覺倒從未變過,那就是如果被其他人看到,還以為魯王是在替太子復仇!

    這封信,魯王給相國看過,相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如今的東宮早已是密不透風,相國也沒有辦法能打探到太子的消息。

    同樣是鎮守海疆,吳王對邸報上的內容,比魯王要重視得多。

    先拿下江東,再拿下魯國,到時候背靠大海,進可攻,退可守!

    這是吳王制定的戰略。

    攻打江東時,魯國表態會全力配合,至于佔據魯國,則是魯王主動退出。

    從魯國兩百余年都沒有移動界碑來看,歷代魯王,確實對血雨腥風極為厭惡。

    或者說,他們不願意看到戰火再起。

    帶著願意離開的百姓遠走海外,眼不見為淨,是魯王為子孫後代謀劃的一條安穩之路。

    吳王判斷,朝廷從輿論上打擊燕宋兩國,看似是對兩國表達不滿,實際上包藏禍心,打算置兩國于死地。

    當然,以朝廷目前的實力,是沒有辦法親自動手,不過他們可以借助徐國和梁國的力量。

    如果徐國合法的吞掉宋國,梁國合法的吞掉燕國——

    特別對梁國來說,他們的大軍可以直抵河西和西原,而無需穿過長嶺,同長嶺卒廝殺。

    到時候,就是吳、徐、梁三國爭雄。

    至于陳國和越國這兩個安于現狀的諸侯,不在吳王的考慮範圍。

    梁王的看法,同吳王高度一致。

    雖然梁王與燕王的交情一向不錯,不過雙方都是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在本國的利益前面,再好的交情也不值一提。

    等到吞並燕國,騎兵就可以直入西原,帝國的京城,會在鐵蹄下發出恐懼的哀嚎。

    另一位大諸侯,也就是徐王,他沒想得那麼長遠,他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加九錫。

    當他在邸報上看到徐軍的壯舉,心中無比興奮,立刻命令京城的徐王府,給東宮送上了一份厚禮。

    五十萬兩銀票,太子應該會滿意吧?

    兩位苦主,也就是燕王和宋王,暗地里在緩沖之地踫面,商討如何應對朝廷的制裁。

    敢期盼天下大亂的諸侯,不可能是蠢貨,二人早已從中嗅到了危機。

    反?胡羅素的大軍同河西軍加起來差不多有十萬人,燕宋兩國已沒有機會快速推進到京城。

    而且,就算大軍能兵臨城下,京城只要四門緊閉,兩國的大軍就得用人命來填。

    最終的結局,就是為他人做嫁衣!

    不反?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兩位諸侯王商議了半日,打算暫時向朝廷低頭。

    于是,兩國的相國,帶著大批的禮物朝京城趕去。

    還有誰?

    哦!越王和陳王!

    在其他諸侯的眼中,不思進取的越王確實依舊沉溺于享樂。

    至于邸報,他甚至懶得瀏覽,而是命世子或者相國大聲朗讀。

    越王的心中無比清楚,與其說這是朝廷的舉措,還不如說這是太子的想法。

    他認為如果太子的實力再強上一些,管他什麼王,恐怕都沒有入主京城的機會。

    所以,只要南邊的那些猴子老老實實的蹲在樹上,只要自己的那群兒子都安分的混吃等死,何須去管邸報上到底在說些什麼。

    同樣不思進取的陳王,在做什麼?

    陳國,開始擴軍了——

    喜歡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第346章 諸侯的反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第346章 諸侯的反應並對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