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明白,主公雖承帝業,但亦不能草率而為。
當先遣使遍告天下,詳述天子血詔托孤之實、漢室危亡之境,以正視听;
再擇吉日設壇祭天,昭告列祖列宗與蒼生祈願;
繼而依循大漢禮制,完備登基全儀
定年號、設百官、修歷法、正服色。
待一切就緒,再受萬國朝賀。
終將正統之名傳遍四海,讓天下知漢室有繼、天命所歸。
但這些事的細節,法正也不是特別清楚,畢竟禮制儀軌向來繁瑣,需得精熟漢家典章者方能周全。
但有荀𨘥@冢 磺卸加姓驢裳 く蛭摶皇⑴ br />
而且不止有荀𨘥@ 砭噶醢駝擼 嘍院杭夜實洹 靡侵評檬 諦模 曬哺 聳隆 br />
然而,還有比他們更了解此事的人。
那就是劉禪。
自劉備入蜀後,劉禪的授業恩師已從來敏換成了許靖。
先前,來敏早已坦言“公子天資卓絕,才冠同輩,敏才疏學淺,實難承此教席。”
而彼時荊州一帶的名士,或因敬畏劉備父子的身份,或自認難當此任,竟無一人敢應允執教。
直到劉備尋訪到流寓蜀郡的文壇宿老許靖,知其德高望重、熟諳經史,這才鄭重延請他為劉禪師,專司公子的學業啟蒙與德行教養。
許靖早年便以才學名動天下,與堂弟許劭並稱“二許”,曾主持“月旦評”品評海內名士,一言一行皆能影響時人聲譽。
曹操之“治世能臣,亂世奸雄”便出自二人之口。
後許劭去世,許靖四地輾轉,名為周游,實為避難。
先往交州,後去巴蜀,為劉璋禮遇。
再後來,曹操入蜀,未能力敵,無奈而降。
最後,劉備入蜀,趕走了曹操,許靖與諸多蜀將一道歸于劉備。
雖說有“擇主而事”的爭議,但卻是巴蜀之地無可爭議的文壇領袖。
劉備曾問其“先生觀阿斗如何?”
許靖看了半天未說一言。
最後,在劉備的追問下,許靖才言“公子眼底卻有不符年齡的沉靜,絕非尋常稚子。此子如蒙塵明珠,來日必光華自現。”
按說,劉禪的表現已經比前世好太多。
但似乎在許靖看來,他還遠遠沒有表現出最佳的狀態。
阿斗自己也納悶難道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許靖最終答應收劉禪為弟子。
但並不教習章句訓詁、經史細義,只與他論述治國之道。
阿斗的觀點往往令許靖震驚。
根本不像七歲孩子能說出的話。
此等天選之子,自當精雕細琢,以助其成偉器。
然此時,許靖需為主公籌備登極諸事,無暇親授阿斗學業。
阿斗卻自告奮勇,躬身而言“先生,阿斗願為先生稍分煩憂。”
許靖撫髯一笑“呵呵,主公登基,你便是太子,未來大漢的皇帝,這些瑣事,自有人操持,不必親歷。”
阿斗輕輕搖頭,語氣懇切“若太子一味安坐,不食煙火,豈非失職之君?我雖不知能擔何等大事,但若因此了解諸事本末原委、利弊權衡,將來能做出正確決斷,為朝中勞心勞力之士明斷是非,分憂解難,那便再好不過了。”
許靖聞言,心中不禁感慨
若此子登基,必為朝臣之幸,社稷之幸,百姓之幸也。
于是,讓他擬出一篇劉備稱帝後,規範朝堂禮儀、明確百官職責的詔令草稿。
坦率而言,這任務多少帶些“刁難”的意味。
畢竟此時的阿斗才七歲。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並非刻意為難,而是許靖有意稍挫阿斗的銳氣。
他想讓這少年明白,莫因一時聰慧便過于自信。
這朝堂之上、治國之間,總有許多事,不是僅憑一腔熱忱便能做好的。
但阿斗欣然接受。
而且真的認真去做準備。
在阿斗看來,前世就因為自己太耽于安逸、疏于理政,才讓相父獨撐危局,終至積勞成疾。
這一世,拼了命也要做個像樣的皇帝。
不要讓相父太過于辛勞。
阿斗也明白,很多事他不敢去做,是因為怕做不好,反拖相父後腿。
他自知自己不是很聰明,但亦並不愚蠢。
只有真正有把握做好的事,他才著手去做。
可怎麼樣才能讓事情有把握?
那就需要一次次的親身歷練和對經驗的沉澱總結。
前世,相父無數次的教導自己,讓自己親理庶務、體察民情。
可因為懶,他都擱置了,全權交給相父。
終究錯過了成長的時機,才讓相父獨力難支。
這一世,決不可再讓相父失望。
故而,阿斗用盡平生所學,凝神提筆,將對朝堂禮儀與百官職責一一鋪陳于簡。
當許靖看到工整漂亮的字體,條理清晰、言必有中,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這還是七歲的孩子麼?
這是天生的君王吧!
許靖便將此事細細說與蜀中官員听。
因這愈發能印證,劉皇叔實乃天命所歸的帝王,方能育出劉阿斗這般聰慧早慧、心懷社稷的子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
許都,白布幔帳終于遍布了整個皇城。
陛下之死的消息,也終為天下人所知。
強按不住的事,唯有坦然應之。
曹丕也穿上了白衣白袍,為先帝披麻戴孝。
領百官祭奠劉協之時,他終于知道了這一切之局出自荀𨘥@ 幀 br />
欲捉拿荀𨘥@ 燎住 br />
卻不知,早已為魏諷轉送他處。
曹丕為此大罵不止。
欲尋荀氏親族斬之泄憤,乃為司馬懿所止。
他亦穿著白袍跪在曹丕的身旁。
“荀文若以一身清名換一次詐死,于天下人眼中,乃盡漢室之忠。今王上欲立劉康,不宜遷怒向漢士族。況且,荀公達與丞相共殉國,忠烈之名昭于日月,若再加害其親族,豈不寒了天下忠義之士之心?”
曹丕按捺了自己的激動“可如此一來,劉備便有了法理!”
司馬懿嘆了一口氣,他也沒辦法。
“王上,先帝嫡長劉馮早夭,劉康乃先帝之嫡孫劉馮之嫡子,亦有法理尚在。”
“但終是不如劉備,是麼?”
司馬懿未多言,只是無奈的點點頭。
荀𨘥@ 首印ゝ 椋 囊謊 急日飭偈鼻芾吹囊吧 』仕鋦 興搗 Α br />
“當下,除了立新帝之外,又該如何?”
司馬懿低聲道“允世家之利,固中樞之權,聯江東之盟,共抵劉備!”
曹丕亦頷首嘆道“願江東此行若能挫劉備之勢,便允其徐州,亦無不可!”
喜歡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