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建業,呂綰得歸吳地,乃見孫權。
言及這些日子侍奉劉備之事。
孫權感覺詫異“如此日久,劉備竟未嘗寵幸于你?”
孫權看著跪地呂綰的絕美姿色,忽而神色一凜“莫非你未嘗盡心勾引于他?”
呂綰趕緊伏地道“綰兒安敢出此念?劉皇叔素未寵渥我六姊妹中一人,更許以若欲適人,當全力襄助。”
“你啊,可別被他騙了,他或是不信,為打發你走。”
“主公,並非如此!劉備曾言,若得歸荊,亦誠心相待。”
“既如此……”
孫權捏了捏手中扳指,想到了後計“這樣也好。汝且于江東休憩數月,待歸荊時,但言安送二老往生,已妥善安葬,再請侍奉玄德公。便又歸至其身旁。”
呂綰溫婉一禮“是,主公!”
孫權點點頭“刺殺之技可曾暗習?”
呂綰答道“未嘗輟之。”
孫權囑咐道“切記,不可于劉備之前展露殺技,免為其所防備!”
聞此言,呂綰神色間顯出一絲遲疑“知道。”
孫權觀察敏銳,立刻警覺“你怎麼了?”
呂綰立刻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我殺劉備自不會手軟,然香香小姐與劉備情感日深,綰兒……恐小姐傷懷。”
出于照顧自家小姐的情緒。
綰兒此言挑不出任何毛病。
“這樣啊!”
孫權的語氣又恢復如初“不到萬不得已,孤亦不想取劉備之命……對了!”
孫權想起什麼事“你離荊之時,香香可有身孕?”
“未有。”
孫權沉思良久“孤還有一件事要你做。”
“何事,主公?”
“汝此番歸荊,必委身于劉備。務使腹中留其血脈,再托言乃攜至江東乃為質子。有此子在手,我江東便可反制于劉備也。”
綰兒抿抿嘴,紅著臉道
“是,主公!”
“好,下去吧。”
……
打發了呂綰,孫權眉宇間生出憂慮之色。
“叫魯子敬先生來!”
不多時,魯肅乃至。
“子敬啊,近一個月來,又有幾將乃歸長沙而去?”
魯肅喟然一嘆,拱手道“上月至今,已有偏將王昂、都尉李銳、軍正馮野三人,皆率部曲投長沙而去。”
孫權目微閉,長嘆道“此等皆非信孤者也!”
“主公無須掛懷,此皆太史舊部,亦非我江東權重之人。”
孫權當然知道,重要人物還沒有投奔長沙之人。
但他亦心中清楚,肯定有人已生有異心。
是公瑾,亦或是孫邵呢?
“公瑾現在何處?”
魯肅回答道“主公您忘了?自太史慈入長沙後,山越于我揚州南部作亂,公瑾率部剿賊,已有數月。”
“哦……”
“曹操那邊有什麼消息?”
“聞荊州友盟所傳,言其往漢中而去,然此訊未足憑信。合淝已立曹操旌旗,又有流言稱,曹操實未離壽春也。”
“哦,原來如此!”
“主公,近當何為?”
孫權認真道“當固江東民生。疏浚河渠以溉田,設官教民精耕;許兵卒親眷輸租免徭役,置官平抑物價、通商充庫……還是以上為要。就辛苦子敬先生了。”
魯肅點點頭,主公理民之道,思路之清,向來都有明主之姿。
但似乎主公忽略了一件事,是沒想到麼?
他有必要提醒一下“主公,無論曹操是否在壽春,然軍主力在西北與劉備軍大戰,很不趁此時機……”
“不……”
孫權很果斷的擺擺手“江東內憂未靖,孤實難分心與劉備共圖北伐之事,不若先靖內患,再議他策。”
孫權說的也有道理。
魯肅沉吟片刻,想說什麼,到底還是放棄了。
拱手道了一聲“是。”
……
法正得入成都,乃復見劉璋。
劉璋便問法正此行如何?
法正心思早日依附劉備,當勸說劉璋與曹操為敵。
當即進言“主公,切勿輕信曹操!張松獻益州圖于曹操,說曹操待得漢中之後,設席埋刀斧手謀害主公,圖取我益州之地也。主公不妨探之,我沿河池而歸,那河池之地,已被曹操屠城也!”
“啊?”
劉璋大驚,又疑惑問道“可……可你怎知道他欲害我。”
法正面露無奈之色“他欲拉攏我入伙,我裝作答應,趁其不備,乃暗道歸于蜀地也!”
法正的話是真的。
但又不是真的。
比如張松獻圖,亦或設席埋刀斧手這都是真的。
也是與其最早商議的。
但法正最初之心,乃與張松一道。
或助曹操,或助劉備,乃害劉璋于酒席間。
而現在,法正坦言此事,乃為使劉璋與曹操決裂。
非真實為劉璋著想。
劉璋見法正歸行如此狼狽,臉頰也消瘦了幾圈,又兼其邏輯合理。
亦對其信之。
“張松乃我別駕,怎能有此歹毒之心?這如何是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法正念及與張松割袍時之恨意,知舊情已斷,乃言“主公,張松之兄張肅素與曹操勾連,暗探益州虛實。今宜速拿其兄及張松妻兒家眷,以防生變。”
“你平日素與張松交好,今日怎麼……”
“早先以為張松乃忠誠之士,故結為友朋,及聞其為曹操所使欲害主公,乃奸佞之輩,便恨之切齒。”
劉璋冷汗涔涔而下,抓著法正之手“法孝直,你才是忠臣啊!”
當即下令,囚禁張松兄長張肅及張松家眷百余口。
法正看著堂下還未撤去的舞女,心下暗忖吾之忠肝義膽,非為爾等愚魯無能之輩。
唯劉皇叔這般仁德之主,方是我法孝直畢生所歸!
但此刻,卻不能表現分毫。
“孝直,當用何計,保我身安?”
“別無他計,當請皇叔入川。”
“此……有人進言,稱劉玄德亦窺吾基業!”
“主公勿慮。劉玄德素以仁善聞于天下,昔居徐州、後入荊州,兩地之民皆仰其善道,陶謙劉表皆贊其仁德。主公與他同為漢室宗親,義同兄弟,豈有害主公之理?”
“這……”
劉璋似被法正這番話說動了。
畢竟舉著匡扶漢室之大旗,怎能迫害漢室宗親?
劉備素有仁德之名,這麼做怎麼都說不過去。
當即有了棄曹結劉之心。
然而,就在這節骨眼上,遠在荊州的大獄中又發生一件意想不到之事。
披頭散發的劉琰終于明白了一件事。
覬覦主公之妻妾,是件多麼危險和愚蠢之事。
必致主公尋一借口,治我死罪。
他心生悔悟,他心下悚然,他惶惶不可終日。
他嘗修書使人呈于劉備,書中極言悔悟之心,痛陳己過,深恨不該對主公姬妾生非分之念。
伏望主公開天地之恩,赦琰無德之罪,勿與琰再計較此事。
然得問送信之人,主公見信,何等態度?
送信之人無奈坦言“主公見信,為之大怒,將書信擲于地上。言劉威碩此人無可救藥也!”
“什麼?”
劉琰大驚失色,乃知自己觸得天怒,必不得免死。
倉惶之際,心膽俱裂,竟驚斃于獄中。
喜歡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