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第256章 子義的目的,公瑾的覺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滿地是菠蘿 本章︰第256章 子義的目的,公瑾的覺悟

    周瑜之言,如石入水,令在場眾人心中皆為之震動。

    他們細思此言,都猜出了太史慈的目的。

    呂蒙凝眸于地圖之上,雙眉微蹙,思忖片刻後緩緩開口道︰“此番欲往吳縣,道途迢遞,且山越匪患頻仍,險阻重重,他又如何能抵達?”

    周瑜听聞,唇角微微一抽,輕哼道︰“路途迢迢,安能礙其前行?山越匪寇,又豈足擋其去路?汝等休要忘卻,那可是太史子義慈啊!”

    眾將不禁回想當年,小霸王孫策橫掃江東所向披靡,唯得一人相阻,便是太史慈。

    然其不被劉繇所信,其襲孫策,唯一卒相隨,擋住了孫策及麾下一十三員大將。

    神亭嶺下,二人單騎酣戰,難分伯仲。

    後周瑜獻計,打散劉繇,逼太史慈率數十騎逃亡涇縣。

    後又三面攻涇縣,逼太史慈出走東門。

    憑孫策之勇,並周瑜之智,再加上兵力上的碾壓太史慈為給劉繇報仇,募民兵兩千,大半山野之民,不諳紀律,非為強軍),方得以伏兵擒獲太史慈。

    孫策打心眼里敬服太史慈之忠勇,邀之上座,誠心款待,才有了後面釋縛候返,信諾必歸的故事。

    周瑜是清楚太史慈的能力的。

    縱觀江東之境,論勇毅果敢,若孫策為魁首,次者非太史慈莫屬 。

    昔率殘卒鄉勇,猶難攖其鋒;

    今于海昏屯練數載,麾下必蓄銳卒,其勢之烈,較昔倍蓰矣。

    這讓周瑜產生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按現在的局勢,最理想的做法是兵分兩路。

    一路揮師向東,餃尾急追太史慈所部;

    另一路快馬加鞭,迅疾北上,稟明吳侯,速于吳縣增置戍衛之軍,暗中將公子紹護送至柴桑屯兵之所。

    周瑜認為,只要能有機會,能再和太史慈聯系上,他憑三寸不爛之舌,有信心勸說太史慈罷手。

    他了解太史慈。

    此人斷非背信棄義之徒,其行若此,蓋因識見有所舛誤也!

    于是周瑜和眾將一抱拳,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諸公,太史慈或因孔融之歿,或對吳侯餃恨于心,欲挾持孫紹另立江東之主。他信念伯符舊恩,我等何不念之?然吾等皆明,此般做法,于江東百害而無一利。吾等必當盡力止之。”

    其實,周瑜也有一層擔憂!

    今之江東,吳侯遭逢變故,其威德驟損,人心幾呈分崩之勢。

    眾將受魯子敬規諫,皆懷體諒之心,願襄助吳侯重振。

    然人心難測,安能保無他念者?

    就算眼前諸將,亦恐有人私意贊同太史慈之舉。

    坦率而言,除了太史慈,周瑜是最該對孫權有怨氣之人。

    他也的確心有怨氣。

    但此時此刻,他必須得以大局為重。

    他相信,若得伯符在世,也不想江東一分為二!

    故而,周瑜當率先表明立場,以示決然不贊同太史慈今日之舉。

    眾將縱有為周瑜鳴不平之人,見周瑜今日此言,亦皆頷首稱是。

    然後,周瑜開始安排︰“程老將軍,煩勞你速至柴桑,稟明吳侯,速派兵至吳縣,既要據險要而守,亦要暗中將公子紹轉移至他處!”

    程普點點頭,忽然反問︰“那你做什麼?”

    周瑜一怔,他覺得程普的語氣多少有些失禮。

    但他並未放在心上。

    畢竟是江東資歷最深的老將軍。

    有點脾氣和架子也是應該的。

    “哦,我率一支兵馬,沿途追襲子義大軍。”

    程普慨然道︰“為何不讓老夫去追太史子義?你去稟明主公?”

    周瑜自是不擔心程老將軍對江東的忠誠。

    只是,追擊太史慈的難度太大。

    不是說不好追。

    而是追上了該怎麼辦?

    直接打?

    不妥。

    恐激化矛盾,鬧得事情無法挽回。

    周瑜的想法是能勸則勸,不能勸則拖,拖到吳縣布好防御,孫紹轉至他處,使他徹底失去另立新主的希望。

    就算追不上,也正好能夠攔截。

    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必能使太史慈回心轉意,重新為我江東所用。

    而若使程普追擊。

    其或為太史慈言辭所動,畢竟皆乃伯符舊屬,共擁孫紹為主,亦非絕無可能。

    或可與太史慈火並,到時事情就真無法挽回了。

    故而,周瑜拒絕了程普的主動請纓。

    “老將軍功高望重,柴桑防務攸關根本,非您莫屬。某與子義曾有舊誼,追擊途中可相機斡旋,以情理相勸,或能消弭干戈于無形。”

    周瑜的話很給程普面子。

    程普想了想,也未做多言,不咸不淡的一拱手,道了一句︰“喏!”

    于是,命蔣欽暫管海昏軍防事務。

    二人各領一路兵馬,程普北上柴桑,周瑜追擊太史慈。

    很快,蔣欽發現,海昏馬匹俱被調用,府庫軍糧也少大半。

    原來,太史慈一人三馬,駝糧行軍。

    周瑜聞訊不禁驚駭,連忙下令,加快行軍速度。

    很快,這個消息傳到了孫權的耳中。

    孫權心中大驚,忙道︰“速請子敬!”

    侍從立退,然待其退至門口,孫權又道了一句︰“慢!”

    侍從停步,躬身下拜︰“主公,還有何吩咐?”

    “先……不要叫他。”

    孫權伸出雙指沉思片刻︰“叫步騭、呂凱、陸遜至孤堂中!”

    “喏!”

    未幾,三人抵,皆伏地參拜吳侯。

    較之子敬,此三人皆為吳侯親自提拔,都是年輕俊杰,更屬腹心。

    尤其是呂凱。

    自呂岱死後,孫權對其子呂凱多加提拔重用。

    呂凱也勤勉任事,竭誠圖報,每有差遣,無不盡心竭力,以不負吳侯知遇之恩。

    孫權讓斥候向三人稟明海昏之局。

    三人亦是大驚。

    孫權遂問道︰“海昏之局,可有解法?”

    陸遜今年不過二十有六,英俊倜儻,卻面相沉穩,未嘗領過兵,如同久經沙場的宿將。

    他首先上前一步︰“主公,當速派兵至吳縣,按周公瑾之言,于各隘布防,再暗將公子紹移至柴桑。”

    孫權點點頭︰“此為良計。然,孤卻有個擔憂。”

    步騭問道︰“主公,有何憂慮?”

    “孤心憂者,公瑾與子義皆乃兄長處之股肱重臣。若公瑾假追擊之名,暗與太史子義合兵,突襲我京口要地,屆時又當如何?”

    喜歡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方便以後閱讀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第256章 子義的目的,公瑾的覺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第256章 子義的目的,公瑾的覺悟並對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